刍议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思想

2012-08-15 00:51
山西建筑 2012年32期
关键词:院落民居气候

柏 强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是适应当地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的有机产物,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是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对传统建筑技术的发扬,从而保护和培育地域建筑文化特色。随着生态学的悄然兴起,用生态和技术的眼光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在处理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关系方面的巧妙之处,特别是保存在民居建筑中朴素的生态建筑思想和技术经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1 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生态的哲学思想

我国古代文明是以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为基础孕育出来的,这种原始的农业自然经济,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敬畏自然的状态中找到了一条理想的生存道路,即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进而形成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生成和发展的自然生态观。几千年来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始终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崇尚天地,适应自然,对自然资源既合理利用又积极保护成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成长发展的主要特征。

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农耕社会,造就了我国先民具有相当水准的生态环境意识。由于农耕生活的影响,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希望与自然建立起一种顺畅的关系。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如天地、日月、风云、山川等不自觉的成了人们崇拜祭祀的对象,这种对自然的崇拜,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而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并升华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是指大自然,“天道”则是自然规律,而“人”是指人类,“人道”则是人类的行为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说明,天、地、人虽有各自内在含义,但最终都统一于生生不息、经久恒亘的自然规律。因此,“天人合一”的思想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既不存在人对自然的征服,也不存在自然对人的主宰,人和自然是和谐的整体,从而明确地强调了人与自然共存的积极性。“天人合一”不仅体现了我国先民的生活理想,而且从根本上成就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精神,自然也就直接影响着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变,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生态观和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在村落的选址及其建筑活动中,在特定地域环境因素的限制下,表现出重视自然、顺应自然的积极态度,以及因地制宜,力求与自然相协调进而达到有机融合的环境意识。

2 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生态特点的具体表现

2.1 以土木为主的构筑方式

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能够体现生态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确立了以土木为主要的构筑方式,进而发展和完善。

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从最开始的雏形起,在长期与自然的斗争中不断继承和沿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构筑技术,首先表现在建筑材料上由直接选用粘土、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发展到砖、瓦等人工材料。有了什么样的材料,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能有效发挥材料性能的力学特性、防护功能相应的结构方法与形式。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正是按当时对材料的认识和要求来取舍,并根据一定的经济条件,充分利用土木为主要材料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构筑形态,北方四合院、豫西及陕北窑洞,南方干栏式建筑等无不如此。

2.2 我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与延续

建筑形态是由文化物质材料、精神及社会等因素综合造就而生成,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承载文化的民居建筑形态异常丰富多彩和具有相当的延续性,尤其是以北方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其对我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的礼制宗法观念、居中求“合”的处世原则、营造家园乐趣的人文主义精神等,可以说是以一种延续的、谦和的姿态出现,并延续了几千年。而豫西和陕北的窑洞民居建筑类型利用黄河流域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有壁立而不易倒塌便于挖洞作穴的特点,在原始部落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并作为一种营造传统,久而久之演化成了一种文化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可以说,窑洞这种民居建筑承载着厚重的远古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朴素的生态观念上、原生的自然材料上以及对自然界尊重和畏惧的观念上。因此,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将我国传统文化完完全全的进行承载与延续,并发扬光大。

2.3 对气候、环境因素的适应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环境因素差异较大,但总体方面以秦岭淮河作为地理分界线将我国分划成南北两方。北方气候多为夏热冬冷或气候严寒,空气干燥,而南方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四合院、窑洞及南方的干栏式民居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对这种气候、地理和环境因素适应最直观的体现。

现以豫西陕北窑洞民居建筑为例进一步说明。

我国中西部地区气候类型多为冬冷夏热型和冬季严寒型,且风沙较大。作为民居建筑的围护结构,解决保温和防风是其主要目标。同时,这些地区降水量有限,属半干旱和干旱地带,对生土建筑的自然破坏力较小。建筑的墙体不易返潮,即使有水分进入,也容易散发出去。利用生土围护有一定的可呼吸性能,可以动态调整室内的空气湿度,从而改善生活环境。黄土和湿陷性黄土在中西部地区有广泛的存在,这些唾手可得、取之不尽的天然资源,自然地成为当地民众最易于使用的建筑材料。这些天然材料空隙率较高,含水率不高,且在干燥的环境中日益坚固,所以作为民居建筑围护,基本上益多害少。挖土构屋不仅便宜,而且土壤的特性是冬天能蓄积热量,夏天能保持凉爽,是一种并非最完美,但却最适于当地环境和生活条件,对地球环境危害较小的居住方式。可以说,窑洞这一民居建筑形式正是一个适应区域性的地理环境及与气候互动的结果。

2.4 院落中的生态策略

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多个建筑单体之间相互围合成一定的院落,因此院落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以北方的四合院体现的最为充分。院落是我国传统建筑体现人文精神和生态特色的一个焦点,是在建筑类型上针对地区社会结构形态和自然气候条件的具体创造,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改善小区域气候的建筑创作。尽管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院落空间各具形态,尺度不一,但其共性在于院落是盛载气候要素的容器,通过建筑对自然的包容和调节,能够对恶劣气候以及气候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比如地坑院式窑洞,其地下院落作为每个窑洞的呼吸入口,院落下沉于地面之下,往往低于黄土塬面6 m左右,各功能房间按照一定的方位围绕院落展开,不但让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通过院落的媒介与房间亲密接触,同时也能在缺少雨水的季节接纳收集宝贵的雨水资源,可以说院落是一个调节小气候的容器。

而北京典型的四合院也是一个利用院落来处理空间,利用院落来调节小气候的绝佳例子,在整个布局中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院落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比较狭长的矩形格局,夏季可以迎来凉爽的自然风,冬季又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能够抵御西北风的侵扰。在保证院落开敞、亲切、尺度宜人的情况下,又恰到好处地兼顾了种种自然因素。因此,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院落是在充分尊重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因素而进行布局和规划的,是一种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3 结语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体系中,包含有具体而明确的生态思想。我国传统人居环境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关注人居环境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核心价值。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以其特有的生态文化思想充分展现,并且根据地域环境和各民居建筑的生活习惯,合理有效的利用环境和资源,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与周围环境协调共生、满足人们生活习惯、充满浓郁地方特色、具有朴素生态思想的建筑类型,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的具体体现。这和当代社会付出高昂代价换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相比,更具有实用性和使用价值。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对城市和建筑生态建设而言,这些哲理、经验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1] 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M].第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院落民居气候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院落(外二首)
民居智库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奇趣民居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