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立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
笔者通过近些年的实践与观察发现,目前在各设计院、设计事务所等设计单位中,从事建筑设计的设计人员不甚了解工程施工工艺、熟知施工常识的设计师并不罕见。这一现状给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带来了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譬如施工困难、成本增高、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等等。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工程的建设中一般都追求低造价、高质量和短工期。合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成为市场经济对施工单位的要求,也是满足业主要求的必要条件。符合模数的尺寸、合理的构造设计、简洁的细部与节点设计将简化模板支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使施工进度大大加快。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时期,城市在扩展,农村在更新,建筑的工业化是每一位参与建设的人都会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施工的方便快捷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方向之一。简洁的设计并非意味着细部的缺失,并非等同于简单的堆砌,反而更注重建筑的空间品质和造型的比例与尺度。标准化的设计将使工程施工得以简化,从而缩短施工工期。
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工程技术文件是建设工程投资确定的重要依据,是反映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内容、标准、功能等的文件。我们依据工程技术文件,对工程的分部分项即工程结构作出分解,得到计算的基本子项;并且依据工程技术文件及其反映的工程内容和尺寸,能测算出工程实物量,得到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数量。因此,无论是在工程决策、可行性研究阶段还是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技术文件都将对工程造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充分了解当地的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前提下,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文件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推进的基础。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各个专业的设计文件都将对工程投资产生影响,如果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能够设计出更加简洁、易于实施的方案,那将使投资成本大大降低。譬如建筑基础设计,面对同样的地质报告和工程方案,不同的结构设计师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而且这些方案的投资成本相差巨大,那么我们经过科学的验证和探讨之后就要选择结构合理、施工简单、投资成本低的方案进行实施,从而保证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性。
工艺的创新主要包含三种情况,一种是施工技术的改进,一种是施工机械的升级,还有一种是建筑材料的革新。作为设计师,在熟知现有的施工工艺的情况下,还需不断学习并掌握最新的建筑施工技术与材料的运用,了解其施工工艺,深入研究其优点与不足,并结合工程实践加以创新,指导工程施工。
知悉建筑施工常识意义深远,那么针对目前很多设计人员此类知识和经验不足的现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也许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弥补:
1)从书本学起。书本知识是成熟技术的总结,是我们最直接的知识来源。设计人员读书应不同于学堂里的学生,其一是要有针对性,针对自己某一方面的知识漏洞去读;其二是要结合工程实践,结合设计施工中的经验与教训去读,这样就会加深体会,事半功倍。
2)向前辈们学习。前辈的经验无疑是我们珍贵的财富,我们应该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前辈们求教。前辈的经验也是他们学习、实践、积累的结果,将这些有价值的知识传承下去是年轻的设计人的责任。当然,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更替,有些经验可能已经不再适用,那我们就可以摒弃掉或者加以改进和创新。善于学习同事及其他合作者的长处和智慧,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是一个长期的历练过程。
3)在实践中磨练。“实践出真知”是金玉良言,我们每接触一个工程案例,都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未曾接触到的东西,随着设计任务的不断积累,这些知识就会不断丰富你的经验宝库,使之不断成熟化、立体化。失败之处同样可以提醒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提高警惕。实践和真实的经历会让你质疑现状并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方法。只要做到了知行合一、具体而微、善于思考、善于总结,那我们在设计中就会游刃有余。
4)迎接新鲜事物。阅读最新的杂志和报纸、上网了解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专业厂家保持联系并知晓他们的科研方向与成果。接触了新事物之后,可以打破自己固有的局限,打破自己原有的思维束缚,可以开拓视野,扩大眼界。时代在向前演进,新生事物会不断涌现,并不断替代旧事物,你拥护也好,反对也好,新事物都会按照自身规律,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学会辨识新事物,认清新事物的成长特性,自觉抛弃不正确的观念,适应新形势,张开双臂,拥抱新事物。新鲜事物将使原来的不可能变为可能,给整个建筑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带来革新。
了解施工常识,完善建筑设计是一项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任务,希望与设计同仁共勉。建筑产业是一条长长的链,设计师是这条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让我们把这一环打造得更加坚实、更加完美、更有价值。
[1]《房屋建筑建造师》编委会.房屋建筑建造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卜一德.房屋建筑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