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东方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从态度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态度的主体是个人,客体是某一对象,使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的媒介是实践活动。作为主体存在着性别、年龄、文化、民族、经历、工作、职务、个性、价值观的差异,因此对同一客体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态度。作为态度的客体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物、团体、制度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等。同一人对各种不同的态度对象会有不同的态度,甚至同一人对同一态度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内也会有不同的态度。作为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的媒介,其作用可以在劳动、学习、生活、交往等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在这些过程中,主体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地与客体发生作用,通过自己的价值系统来衡量客体对自己是否有利,从而采取相应的行为倾向。
通常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及意向三个成分。
认知成分是指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某个对象的认识与理解、赞成或反对。
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对于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敌视、喜欢与厌恶等。
意向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定势作用,又称为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管理过程中人们对事物态度的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人的态度通常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特征。
(一)社会性:人的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它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在社会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二)针对性: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对象,是针对特定对象而产生的,因而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平常我们谈及态度时,总要同时提到态度的对象,如对职工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
(三)协调性: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因素往往是协调一致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
(四)稳定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一贯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不会轻易改变,从而成为个体性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间接性:态度主要是个体的一种内在心理体验,它虽然具有外在行为倾向,但并不一定会表现出来,因而态度不能直接观察,只能从人们的言语、表情及行为举止中间接地分析和推测。
(六)价值性:态度的核心是价值,态度来自价值。价值是指作为态度的对象对人的意义。人们对于某个事物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意义的大小,也就是该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大小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大小。也就是说,态度的实质是表明外界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的态度会对其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在管理中如何利用态度这一因素,提高管理效率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态度有好坏之分和强弱之分,因此在管理中要尽量保持职工好的态度,以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尽力改变职工坏的态度,使他们从消极转变为积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努力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职工好的态度由弱到强,坏的态度由强变弱,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是重要的。
(一)态度的形式和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能期望职工好的态度立即形成,坏的态度立即消失。态度的形成不是天生的、遗传而来的,而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态度的改变和消失也需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注入新的东西或态度的对象 (客体)增加了有利于个体(主体)的新的内容,个体重新评价态度对象(客体)对自己的作用及价值,从而确定新的行为倾向,形成新的行为态度,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鉴于此,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对职工的态度需要客观些,在使职工的态度发生改变的问题上要有耐心,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思想。
(二)由于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有机而相对独立的成分,一般来说要形成和改变主体的态度,先要形成和改变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或改变情感,从而形成或改变意向,最终形成和改变主体的态度。我们也可以同时使主体对客体形成和改变认知、情感和意向,从而更快更有效地形成和改变态度;也可先从情感和意向之中的任何一方入手,从而形成和改变态度。这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灵活地确定,不能僵化地固守教条,要使形式和方法多样化。从管理上讲,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首先要研究形成态度的历史,有的放矢,改变其认识或情感,最终导致态度的改变,不能认为道理讲清楚了,态度就会改变。
(三)毫无疑问职工对工作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其工作效率,正是由于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所以管理学家对此研究较多。但是我们并不能认为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是直接的函数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甚至并不存在某种一定的关系。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对一般职工来说,生产效率并非最主要的目标,而只是他们借以达到其它目标的手段,如完成生产可能是维持生活,也可能是维持自尊、实现自我价值等的方式。因此,即使一个人对生产持消极态度,但为了自己心中目标的达到,还必须以高生产率为手段。二是马斯洛说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当个体生活上的需要获得满足后,目标便转到社会性需要上,如希望获得朋友和同事的好感,希望自己在某一组织中获得“归属感”等,于是对自己喜爱的工作,个体认为其工作效率若过高地超出同伴,就可能被同伴指责为“出风头”而遭排斥,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效率降低到与大家一致的水平。相反,对自己不喜爱的工作,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也会加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鉴于此,组织中的管理者不要以己度人,根据自己的态度去推测职工的愿望和目标。在研究态度影响职工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要研究其它影响因素,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要善于把管理目标转化为职工积极的态度对象,即要把管理目标和职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使他们在评价管理目标时能形成好的印象,从而使之成为自己的主观需要,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从管理角度说,企业职工是否对企业共同的目标具有良好的态度,应作为衡量管理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思想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尺度之一。
(五)对于一些有碍于管理的人、物、制度、观念等,要使职工对其形成消极的态度,从而促使这些阻碍因素得到改进。为此,必须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把这些不良因素的弊端及其危害性讲清、讲透,使每位职工听后都会意识到这些因素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不清除这些不良因素就会破坏自己的切身利益,从而形成对这些不良因素的消极态度,形成积极的态度来代替它。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宣传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要能让职工接受,否则就会形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六)由于态度一旦形成具有一定的持久性、稳定性,比较难改变,因此,在管理中应密切注意职工的需要和想法,研究他们可能会出现的态度,对积极的态度要热心地扶植,使其尽早形成;对有碍于工作的消极态度要坚决地、有效地进行阻止,使其消灭于萌芽之中。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有碍于工作的消极态度,我们都要有超前意识,防患于未然,不使其形成定势。
总之,态度和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利用态度理论更好地进行管理活动,是一个值得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进行探讨的问题。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4]卢盛忠.管理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白振汉.现代管理心理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