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的生力军
李 莉
(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红旗之所以在鄂东地区三十年不倒,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人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而先进知识分子更成为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的生力军。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是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的先驱,旅汉鄂东籍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的主力军,李汉俊、恽代英等非鄂东籍先进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在鄂东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鄂东;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开篇。以《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二十多年后,中国人就开始零星地有所接触。19世纪70年代,香港《华字日报》、《中外新报》等曾介绍过巴黎公社的情况。最早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介绍到中国的是外国传教士。1898年夏,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委托中国人胡贻谷翻译英国人卡普的《社会主义史》,在上海广学会出版《泰西民法志》。该书专辟“马克思”一章详细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及思想。[1](p7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正式流传是经由日本中转的。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日本已经广泛传播开来。受其影响,一些流亡日本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及留学生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的有识之士开始翻译日文马克思主义著作或著述。孙中山、梁启超、朱执信等人曾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形式介绍过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开来。湖北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始终是传播新思想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从时间上看,马克思主义在湖北的传播虽然比北京、上海稍晚,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规模和影响并不比北京、上海逊色,尤其是鄂东地区,更成为马克思主义在湖北传播最活跃的地区。
在鄂东,董必武(188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县县城,今红安县)是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早在日本留学其间,董必武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当武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之时,身在四川的董必武直到1918年春才得知消息,他立即写信给在日本的友人,索取相关资料,探询十月革命的情况。此外,他还经常到利川县外国教堂借阅英文报纸,以浓厚的兴趣阅读报纸上有关十月革命的新闻,对俄国人民的胜利“深感敬佩”。[2](p38)新的救国思想开始在他的头脑中激荡,而促使他思想转变的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老师”[3](p292)李汉俊。1919年3月,董必武在上海主持湖北善后公会,结识了刚从日本帝国大学留学归来的李汉俊。李汉俊几乎天天到公会与董必武等人交流对时局的看法,热情地介绍俄国革命和布尔什维克的情况。他还将从日本带回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和刊物,包括李汉俊等人创办的《星期评论》,李大钊、陈独秀主办的《每周评论》,以及《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政治经济学入门》等,借给董必武阅读。[4](p75)董必武认真研读李汉俊带来的书籍,对照辛亥革命以来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俄国革命中列宁党的宗旨和工作方法与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宗旨和工作方法迥然不同”[5](p504),中国革命“要搞俄国的马克思主义”,[6](p370)必须走十月革命道路。五四运动爆发后,尤其是上海人民的“三罢”斗争,给身在上海的董必武的思想以新的推动。这期间,他经常会晤来自湖北各界的爱国人士,他们畅谈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经过艰苦的探索和艰难的抉择,董必武五四运动前后在上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与董必武不同的是,陈潭秋(1896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县陈策楼,今属黄冈市黄州区)没有留学海外经历,但五哥陈树三(同盟会员,参加武昌起义,后在南京遇难)的民主革命思想对年幼的陈潭秋影响很深。十月革命爆发时,陈潭秋是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他思想活跃,密切关注国内各大媒体对十月革命的报道。当得知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俄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的消息时,陈潭秋与其他青年学生一样,他们奔走呼号,兴奋异常。五四运动爆发后,陈潭秋带领武昌高师学生参加游行,他们手持小旗,沿途散发传单,揭露帝国主义罪行。1919年6月中旬,陈潭秋随武汉学生参观团到南京、上海参观学习,交流斗争经验。经同学倪季端介绍,陈潭秋在上海结识了董必武。由于对十月革命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共同理想,他俩“一见如故”。[7](p23)这期间,董必武和陈潭秋经常在一起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分析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政治形势。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锻炼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书刊的学习和讨论,陈潭秋开始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秋,陈潭秋与董必武等人筹建了武汉共产主义研究小组。
相比较而言,林育南(1898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县林家大湾,今属团风县)接受革命思想的时间虽然稍晚一点,但他自中学时代起,就积极创办各种革命团体,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林育南为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学生,他参加了由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五四运动前,他与同学胡业裕、魏以新、汤济川等在中华大学发起组织了“新声社”,创办《新声》半月刊。五四运动爆发后,林育南6日获此消息,立即与恽代英商印《四年五月七日之事》六百份传单,于7日在武汉三镇张贴传单,并参与组织在中华大学召开的“五七”国耻纪念会。由于在学生运动中表现突出,林育南被推选为武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6月中旬,全国学生联合会在上海成立。武汉学生联合会应邀增派林育南等人赴沪交流工作经验。1920年,林育南与恽代英等人创办了“利群书社”,还与陈学渭等在武昌蛇山成立“诚社”。同年9月考入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常与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刘仁静等人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讨论改造中国社会等问题,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8](p161-163)1921 年 7 月 16 日至 21 日,正当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湖北共产主义研究小组前往上海参加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林育南与恽代英、林育英、李求实、李书渠等人在黄冈浚新学校召开互助社年会,成立“共存社”,主张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同年8月,林育南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是鄂东地区最早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领悟时代的呼唤,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以及对中国革命前途的讨论,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由于个人的经历不同,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间有先有后,但是,一旦接受马克思主义,他们都义无反顾地以各种途径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作为从鄂东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不仅在鄂东旅汉学生中积极培养传播马克思主义种子的革命骨干,扩大马克思主义阵营,而且指导鄂东籍旅汉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回乡建立党团组织,宣传革命思想,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能力,使马克思主义这颗红色种子在鄂东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是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的先驱。
鄂东地区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虽然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但离武汉较近。19世纪末20世纪初,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还向日本等地派遣留学生。当时,鄂东地区青年学子纷纷前往武汉、日本等地求学,涌现出了居正、黄侃、董必武等一批忧国忧民的革命知识分子。特别是1920年董必武等人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正式招生以后,黄安、麻城、黄冈等县前往武汉各大中学校求学的青年迅速增加。在董必武、陈潭秋等人的培养和教育下,武汉中学、省立一师、启黄中学、省立女师、第六中学、共进中学、中华大学、师大附中等学校的鄂东籍学生思想活跃,他们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武汉地区的党团组织。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23年,仅黄安县在武汉中学和省立一师读书的学生中,就有董贤珏、王鉴、雷绍全、程亚主、余泽涵、戴季伦、王文焕、徐希烈等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杨仆、王文凤、王度等人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9](p19)这些鄂东旅汉青年学生在董必武、陈潭秋等人的悉心指导下,利用寒暑假时间回到各自的家乡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通过各种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的主力军。
武汉共产主义研究小组成立后,陈潭秋回到家乡,在黄冈八斗湾组织了鄂东地区第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八斗湾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有林育英、肖人鹄、陈学渭、胡亮寅、刘念祖、华振远等,他们经常在一起阅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马列著作和《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新青年》、《共产党》、《武汉星期评论》等进步书刊,研究十月革命的经验,围绕改造中国的道路、革命方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武汉利群书社成立后,恽代英、林育南等人决定在黄冈农村开展教育实验。1921年1月,恽代英来到黄州重建浚新学校。不久,陈潭秋回到家乡改造聚星学校,刘念祖对青藜学校也进行了改造。浚新学校、聚星学校和青藜学校成为鄂东地区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农村阵地和革命活动的据点。7月,由恽代英、林育南、李书渠、林育英等人发起,在浚新学校成立了共存社,吸引了大批鄂东进步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为鄂东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1月,陈潭秋、林育南回到黄冈,在聚星学校和浚新学校建立了鄂东地区最早的共产党组织——陈策楼党小组和八斗湾党小组。翌年,这两个党小组又发展成为两个党支部,肖人鹄、胡亮寅分别担任书记。后来,青藜学校也建立了党的扬鹰岭支部。这三个党支部分别组建了团支部。1923年冬,黄梅县的党员李子芬、熊映楚、吴致民、宛希俨、邓雅声等组成了党团特别支部。[10](p210)鄂东其他地方的党团组织也由旅汉学生党团员先后建立起来了。这样,在鄂东各县党团组织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
1923年暑假,省立一师学生成立革命团体“启人社”,由张卓群、程亚主、李镜唐等人组成宣传团赴黄安、麻城等地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团由新洲仓子埠出发,途经李家集,到黄安八里湾、七里坪,再到麻城转宋埠、歧亭等地,他们沿途散发传单,将革命思想传播到了黄安、麻城等鄂东广大农村地区。之后,张卓群等人在黄安县八里区陈家田创办“启人小学”,编印《启人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同年年底,旅汉大中学校各县党团员毕业生组成党的工作组。翌年初,党的工作组成员率旅汉学生回乡后大力开展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妇女解放的宣传活动,促使马列主义书刊油印和传抄本在鄂东地区广为流传,十月革命的信息受到群众的推崇,党的宗旨和主张三民主义的标语和传单路人可见。1924年春,旅汉黄安藉学生在董必武的指导下成立了黄安师范讲习所。该所成员不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而且积极向群众宣传爱国思想和社会主义革命道理。此外,鄂东籍旅汉学生还创办了各县青年协进会等进步组织,积极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
鄂东旅汉青年学生既是马克思主义在鄂东的传播者,同时又是实践者。他们在董必武、陈潭秋等人的领导下,不仅通过各种渠道,以通俗的形式向鄂东人民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使鄂东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而且积极投身于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伟大实践之中,他们不愧为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的主力军。
客观地说,无论是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等鄂东籍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还是鄂东籍旅汉青年先进知识分子,他们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到大力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都与李汉俊、恽代英等非鄂东籍先进知识分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李汉俊、恽代英等非鄂东籍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汉俊(湖北潜江人,生于1890年)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期间,结识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授河上肇先生,并深受其影响,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李汉俊是我党早期最有理论修养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先后发表了近百篇文章,或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或译介诠释《资本论》等著作的通俗读本,或畅谈对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这些书刊成为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在武汉各中学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物。此外,武汉中学成立后,李汉俊还多次应董必武的邀请来学校宣讲社会主义和妇女问题。所有这些,更加坚定了鄂东籍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恽代英(原籍江苏省武进县,1895年生于武昌)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的另一位重要的非鄂东籍先进知识分子。恽代英早期革命活动主要在武汉地区,他与鄂东旅汉青年林育南等人交往颇深。早在中华大学学习期间,恽代英与黄负生等人创办了进步团体互助社。五四运动爆发后,恽代英与互助社成员积极响应,成为武汉地区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恽代英与林育南等人创办的利群书社是鄂东旅汉青年学生接受新思想、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1921年1月,恽代英来到黄州,约卢斌、林育英、林洛甫等人在回龙山八斗湾重办浚新学校。学校“注重实地观察、野外生活、自治互助、乡村实用,尤注重学生的成就,使成为我们的运动有力的生力军。”学校初期办学经费主要由恽代英在武昌开设的利群毛巾厂负担。学校由胡亮寅担任校长,教员有唐际盛、吴景钟、李求实、林育英、林洛甫等人。[11](p1-2)同年 7 月中旬,恽代英、林育南、李求实、李书渠等人聚集在浚新学校成立共存社,其宗旨是“以积极切实的预备,企求阶级斗争,劳农政治的实现,以达到圆满的人类共存为目的。”[12](p353)在恽代英、林育南等人的影响下,武汉等地先进知识分子经常来浚新学校召开秘密会议,浚新学校成为鄂东早期革命的策源地之一,这为马克思主义在鄂东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非鄂东籍先进知识分子中,如果说李汉俊是马克思主义在鄂东传播的引领者,那么恽代英对马克思主义在鄂东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都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在鄂东的传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于鄂东人民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发明权属于谁并不重要,是通过日本还是通过欧洲传入中国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思想本身的价值,以及它在鄂东人民心目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当各种救国思想在形形色色的报刊上纷然杂陈时,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等鄂东籍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甘愿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马克思主义在鄂东真正全面、广泛地传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旅汉鄂东籍青年学生和其他非鄂东籍先进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这颗红色革命种子撒播在鄂东大地上,使星星点点的马克思主义在鄂东大地上闪烁着光芒。
[1]邓剑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董必武年谱》编纂组编.董必武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董必武.创建中国共产党[A].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一大前后(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董必武传》撰写组.董必武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董必武.私立武汉中学简记[A].《董必武选集》编辑组.董必武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董必武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湖北共产主义小组[A].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一大”前后(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陈乃宜.中共一大代表丛书·陈潭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8]中共黄冈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办公室.黄冈革命史资料(第一辑)[Z],1985.
[9]红安县革命史编写办公室.红安县革命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10]中共黄冈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鄂东革命史资料(第一辑)[Z],1983.
[11]黄冈市革命老区教育研究会.黄冈市革命老区教育史料汇集[Z],1997.
[12]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共产主义小组(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K82
A
1003-8078(2012)01-0028-04
2011-11-19
10.3969/j.issn.1003 -8078.2012.01.08
李莉(1967-),女,湖北麻城人,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黄冈师范学院科学研究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0CB175。
责任编辑 张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