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契合

2012-08-15 00:53吴贵春
关键词:诚信评价发展

吴贵春,吴 潇

(1.安徽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诚信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契合

吴贵春1,吴 潇2

(1.安徽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性,诚信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契合,要求诚信教育必须做到人本化、体系化、持续化。

诚信教育;科学发展观;体系化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性。面对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就大学生诚信教育怎样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诚信教育的人本化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诚信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做人做事诚实守信的素质,奠定其全面发展的根基。“以人为本”关键是理解“以人的什么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同西方抽象的人本论和自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所在。诚信教育以人为本,即诚信教育的人本化过程,即诚信教育要立足于现实的人性和人的发展,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基。为此,要实现二个教育本位的转变:

1.客体本位向主体本位的转变。受“人力资源教育本位”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诚信教育及其研究过多地强调和重视其经济功能、市场功能,“诚信契约论”则把诚信归结为经济交往、物质交换的产物。这些都背离了“以人为本”,把诚信和诚信教育经济化、市场化和物质化了,使诚信和诚信教育沦为经济和市场的附属物。这就使学生不是把诚信当作做人、立世的根本,而是看作就业谋生和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这样就势必造成一种错误和扭曲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关注经济利益、物质利益而过少地注意诚信人格,当诚信与经济利益相矛盾时舍诚而取利。经济本位教育的错位导致诚信教育本位的错位。教育当然要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依靠人的发展,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把经济诚信化而不是把诚信经济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诚信教育的经济客体本位向生命主体本位的转变。

2.理性本位向实践本位的转变。人、主体、实践是统一的,以人为本归根结底是以主体的实践为本。诚信的法律规范、道德戒律、理论观念都是抽象的普遍的理性原则,只有同现实的实践,同大学生的德性、智性、心性和生存发展相契合才有意义。目前的诚信教育过多地强调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戒律,忽视对学生的心性教育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力、约束力;过多地强调诚信的理性原则,忽视和回避解决学生的生存发展问题,漠视学生生活、学习、就业、恋爱等现实的需要;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张口孔子、孟子,闭口法律法典;言必称美国的诚信、英国的诚信、WTO的诚信。这些都是脱离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理性本位”的教育。人以诚信为本,诚信以人为本。大学生诚信是其本质层面的存在,诚信教育最终要靠大学生的自因、内因,而不是它因、外因。重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修养、自我认知和行为能力的提高是诚信教育的立足点。

二、诚信教育的体系化

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矛盾动力,体现了其全面的价值取向。诚信教育是由相互关联的各要素构成的总体。“以人为本”只是强调了诚信教育的根本性、目的性,强调了诚信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诚信教育的体系化强调的是系统的各要素、各层面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展现的是诚信教育的关联性、总体性。目前我国诚信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特别是片面强调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为此,必须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二者互动的诚信教育体系。

1.建立教育者诚信体系。“教育者首先是受教育的”。教师、员工以及整个学校的教育诚信直接影响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目前大学的教学诚信、学术诚信、分配和管理诚信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教师照本宣科,脱离学生需求和社会实际,这种不诚信的教学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诚信的学习。管理诚信还存在违法、违规乱办学和乱收费现象,这不仅导致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而且也败坏了学校声誉,助长了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假文凭的泛滥也愈演愈烈,一些干部、甚至是高级干部,为了仕途的发展和顺利,不惜通过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在高校混个硕士、博士文凭。而一些高校则从自身利益考虑,主动迎合这种不正当的要求,从而导致文凭贬值,“权学交易”盛行。一些高校为了追求发展,急功近利,盲目要求教师发表论文、申报课题,导致垃圾论文的泛滥,课题低水平重复。还有些学校为了扩大生源,在招生宣传工作中,弄虚作假,置教育信誉于一边。这些不良现象对社会的诚信建设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诚信教育体系化,首先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分配等方面建立教育者的诚信体系。

2.建立受教育者的诚信体系。教育以人为本最终要体现在以学生为本上。建立教育者的诚信体系最终是为培养学生的诚信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加强对学生诚信治学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树立正确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强调科学治学的精神,要有对自己、家长、社会负责的态度。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倡导学术廉洁,不搞学术腐败,不搞学术盲从,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辩和质疑能力,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切实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要加强诚信交往的教育。由于应试教育偏重知识与技能,忽略了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至撒谎、作弊、偷窃、诽谤、言行不一等行为时常出现在学生身上。要分析学生出现的缺诚失信行为的原因,加强诚信实践,帮助、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知道诚信做人才是受社会欢迎、受人尊重、具有光明前途的人,加深其对诚信交往价值的认识。要加强诚信社会行为的教育。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就业合同意识淡薄和擅自毁约、毕业生推荐材料随意“灌水”、助学贷款和拖欠学费按期偿还率持续下降、恶意欠费、考试作弊等失信现象,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入了解诚信品格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

3.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评互动的诚信评价体系。诚信评价是诚信教育的重要方面。当前,诚信教育的评价体系非常欠缺,互评互动的评价体系更为贫乏。古往今来,我国习惯于官评民、老师评学生、家长评孩子这种上对下的评价,而下对上的评价制度缺失。这种评价体系必然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造成了评价标准的混乱和被评价主体诚信水平缺乏真实性。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评的诚信评价体系,就是让学生实际参与对学校教学诚信、学术诚信、管理诚信、招生办学诚信的评价。学校对学生的诚信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学业、生活和择业等方面,并且将评价结果归入学生档案,作为今后入党、评优、评奖等的重要参考,使遵守诚信的学生得到褒奖,失信学生受到应有惩罚。

三、诚信教育的持续化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先进发展理念。“发展是扬弃”,“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诚信教育以人为本,系统开展、总体运作,必然导致其持续发展。诚信教育的持续化强调诚信教育是一个全面协调的发展过程,它展现的是诚信教育的连续性、发展性。这种持续性在时间上表现为阶段性和过程性的统一,即诚信教育要贯穿大学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门课程、每一个专业,而不仅仅是一两门课程、一两个专业、一两个学期;还表现为要把学校诚信教育和就业后的社会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实行终身诚信教育。时间的持续性同时也是教育内容的持续性,反之亦然。下面从时间与内容双重持续的层面上,重点谈一谈诚信教育的传统性和现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1.传统性与现代性。自古以来,我国崇尚以德治国,重视诚信的心性教育,并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诚信教育体系,产生了影响世界的诚信文化。这是我们应当继承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逐步走上了法制化道路。但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上仍然过多地停留在道德谴责的层面,忽视法律的约束。这一思维定势至今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思想观念中,由于法律的缺位、道德谴责的无力,导致失信行为屡禁不止,这也是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所在。因此,要在整个社会弘扬诚信,就必须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使道德的力量和法制的力量共同发挥作用。

传统诚信教育重视道德的作用,主要依赖于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来维系社会的诚信行为,靠受教育者的心性自律去实施,具有“本位”优势,但缺乏约束力。现代诚信教育强调法制性、惩戒性。法制是他律机制,它要求必须得到遵循、贯彻和执行。但他律要通过心性自律和主体实践去实现,所以,他律的诚信机制要统一于以人为本的诚信教育。中国传统崇尚性善,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以德治国;现代崇尚法制,奖善惩恶,强调依法治国。我们要发扬传统心性教育的自律性,光大现代诚信教育的法制约束性。

2.民族性与世界性。全球化时代要求我国的诚信教育要把民族性和世界性统一起来。我国的诚信教育,着重强调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如在为人上,强调“诚信为本”,在做事上,强调“为事以诚”,在人际关系上,强调“以诚相待”,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应该坚持的。世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经济诚信和信用诚信,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和借鉴的。诚信既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经济活动的要求。离开诚信内涵来谈经济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经济至上论”大有市场,在一些企业,“利润最大化”成为其追求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道德缺失。因此,加强经济领域的诚信建设,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让民族的诚信教育与世界的经济信用规则相融是社会诚信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G641

A

2095-0683(2012)01-0058-03

2011-12-30

吴贵春(1962-),男,安徽桐城人,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吴潇(1990-),女,安徽桐城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校刘正花

猜你喜欢
诚信评价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