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坤
(潍坊市潍城区望留街办中学,山东 潍坊 261053)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学科一样具有教育性,因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仅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同样也贯穿到学校体育乃至一切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体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养及发展身体三项任务的辩证关系,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中的德育教育,这不仅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适应素质教育,完成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是体育教学形式上的形象性、直观性、易行性为学生喜闻乐见;二是学校体育的健身性、趣味性可满足多种心理需求。
这种向往和归属感所转化出的凝聚力,对个性品质和活动本身所涉及到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体育活动特有的氛围中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与集体主义的高尚情操。
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产生的刺激和反应能力是参与者在日常劳动和学习中很少出现的。比赛的胜负,可以促使学生正视社会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困难与挫折,从而造就坚定不移、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而比赛成绩对参赛者个人、团体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道德规范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师应首当其冲担负起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中的重任。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楷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育教师因其学科特点,决定他的言行仪表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体育道德观念,严于律己,凡是违背道德规范的事坚决不做,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首先自己做到,如炎热的夏天要和学生一起在烈日下活动,严寒的冬天要和学生一起顶风冒雪,以自己的这种不怕艰苦的精神感染、教育学生。
由于各项教材内容的深浅、难易和练习形式的不同,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中其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全面地熟悉教材,深入地钻研和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和品德教育的因素,订出每堂课的思想教育的具体任务,提出相应的措施,把课堂中的教书和育人的任务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如体育教材中的田径、体操、武术等项目,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耐劳、机智、灵敏、果断、拼搏等品质。又如球类和游戏的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的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诚实、沉着、坚毅的优良品质。不少体育项目还可以培养学生开朗、乐观、朝气蓬勃的良好性格,陶冶学生的品行情操。
合理的组织和运用组织教法,不仅对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发展学生的体力与智力是重要的,而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都是在选择和运用组织教法进而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把知识、技术技能教学、体质训练和德育教育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实践告诉我们同一教材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教法,同一教法也可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其教育效果各自不同。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开动脑筋,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组织教法,如在跳箱分腿腾越教学中,一开始就要解决学生的惧怕心理,启发诱导,培养学生藐视困难、敢于超越障碍的顽强意志,同时可采取多种诱导练习或降低练习难度,在落地区放置高垫子等,都对消除学生顾虑有积极的作用。又如学生情绪低落时,为使课堂气氛活跃,可有目的的选择些铿锵有力、鼓动性强、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热情,鼓起他们跃跃欲试的劲头。
课堂常规本身包含着德育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常规,并针对其内容和要求清楚地进行解释,使学生懂得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这是上好体育课的前题和保证。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把德育教育的内容同德育教育的条件结合起来。例如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好品质就可在取放体育器材上提出要求,如搬移垫子不许拖拉、不许用脚踢排球等。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进行,易受气候、场地、器材及周围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好坏学生会有不同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好的条件如果不注意引导和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会产生消极影响;而不好的条件,如果引导教育得法,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如经常在室内上课的学生,一到室外就会产生怕晒、怕热、怕冷、怕风吹的思想,经常在室外上课,可以利用自然条件锻炼耐热、耐寒、不怕风吹雨打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因时因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先进人物的体育锻炼和磨练意志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着直接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讲述我国许多优秀体育健儿都在教师、教练员和各级领导的教育培养下,自觉树立起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荣誉感。经过艰苦努力,夺取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得极大的荣誉。例如我国女排姑娘为了祖国荣誉,长期苦练,夺得“五连冠”。用这些事例激发学生们爱国热情、荣誉感与责任感,使他们愿以体育健儿为榜样,立志为祖国的事业而奋斗。
发挥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作用,首先要解决领导的观念问题,使各级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一优势的客观存在,不能把体育教学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像对其他学科一样,使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真正发挥其优势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克服对体育的片面看法,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可以弥补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的不足,以其独特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达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目的。
一是教师自身思想建设,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奉献精神,以崇高的思想修养来影响学生;二是教师自身的业务提高,体育教师很大程度上是以身作则为主,所以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当前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一代优秀的人才,而育人则成为这一任务的最高目标。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现育人这一目标,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德,提高其意志力、自我约束能力和对付困难、挫折的承受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任务,良好的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体育教师应作出艰苦的努力,使体育教学真正发挥在育人方面的独特功能。
[1]曾娟.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甘肃农业,2004,(3):53.
[2]王友忠.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技信息,2010,(12):762.
[3]赵惠敏.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