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莉,范 升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两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原理,进行建筑施工图的设计。所以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同学普遍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侧重于结构等课程的学习,对房屋建筑学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
该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为国家的规范、标准的解释,教材中的作业、插图较陈旧,无法跟实际工程相衔接。建筑构造部分叙述性强枯燥无味且内容繁多,该课程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但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量较少(48学时左右),由于该课程是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对大部分建筑及建筑构配件等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再加上大部分上课都是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甚微,造成学生掌握不牢固。
作业内容内容片面,大多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考察。这种单一的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检查,但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即知识覆盖面窄,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直以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都是采用同一个设计选题,造成学生懒于思考,对课程设计不负责任,甚至互相抄袭,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和目地。
教材中建筑设计、构造原理及节点详图等内容是通过文字叙述和平面图纸表述的,对学生来说,空间想象力差,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中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本校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建筑物的体型组合、立面设计、构造作法等,在不能现场讲课的情况下,教师利用图片、照片、图纸等将建筑构造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精选了各类典型工程实例来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建筑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在课堂上集体交流,图书馆、校园网、建筑工地等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项目法教学是以一个或几个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托,将一门课中的某个或全部核心内容串联在该项目中,理论直接用于实践。为此在授课时特别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混合结构住宅楼和框架结构教学楼这两个工程项目把整个教学环节联系起来,每一章节的作业都围绕这两个工程项目展开,特别注重学生绘图的作业,比如方案设计,墙身大样、楼梯平剖面、楼板布置、屋面排水、变形缝构造节点大样等一系列图样,几乎覆盖了每一章的内容,设计内容贯穿在一学期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且两个工程项目的作业分别采用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相结合,手工设计、作图主要巩固学生对基本设计原理和制图标准的掌握,但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迅猛发展,在设计部门已完全采用计算机绘图的今天,学生对手工绘图的积极性不高,及早引入计算机绘图熟悉土木工程CAD的应用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在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优先选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构造方案,以使教学内容和建筑业的发展相适应,要达到上述要求学生必须查阅相关设计资料,促使他们认真思考和分析设计中的问题,并针对作业定期安排课堂专题讨论,进行分析、评阅,这样的设计作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加大了,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课程设计,是将其所学的房屋建筑学知识和一年级所学的建筑制图和建筑材料等课程结合起来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所以充分利用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对原有的课程设计选题进行了扩充和更新,经过分析研究,我们选择了住宅楼设计和教学楼设计两个学生较熟悉并对其设计原理清楚的设计题目,学生以设计者和使用者身份参与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采用计算机绘图和手绘相结合,要求手绘图只占三分之一,其余采用计算机绘图,学生根据兴趣喜好自主选择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对所学绘图工具进一步熟悉和锻炼,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做法不断涌现,国家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教学工作必须不断改革才能跟上学科的发展,只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才能有所提高,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七院校.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蒋宁山,张克雪.《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思考[J].魅力中国,2010,(9):115.
[3]王崇杰,岳勇,崔艳秋.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