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璐
(湘潭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湘潭411105)
话语误解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现象。国内外对误解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语言学家或者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误解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哲学家(Richards[1])、社会语言学家(如:Tannen[2])、应用语言学家 (如:Gumperz et al[3],Thomas[4],Kasper[5]、Yus Ramos[6],王得杏[7]等)、语用学家 (Thomas[8],Sperber和 Wilson[9],何自然[10]、程雨民[11]、熊学亮[12]、宗世海[13]等)和逻辑学家 (王建平[14])、语法家 (徐思益[15])、修辞学家 (王希杰[16])等。前人从不同的视角对误解进行了多维度研究,为我们研究误解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对误解形成机制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误解是一种借助于话语和语境假设而进行的推理活动,其形成应当有一个总的根源;不管是普通交际还是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都应能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模型来解释,而不是针对不同误解有不同的解释[13]。宗世海在他的博士论文[13]和《误解研究的历史、现状和问题》(2003)一文中都提到用关联理论可以解释误解的形成机制,但却没有进行详细分析。我们认为关联、顺应理论可以对误解的形成机制做出全面的、更有效的解释。在理想化的语境中,单独采用关联、顺应理论,对于交际中产生的误解只能进行理想化的解释,而在现实交际中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采用顺应—关联解释模型 (认知语用模型),才能对于交际中产生的话语误解进行有效地、动态地解读,对话语误解的形成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阐释,从而丰富与拓展误解的语用研究。
对误解的形成机制,学者们各有看法,莫衷一是 (参看:赵毅1995;Yus Ramosa 1998b;Linell 1995;Bremer 1996;程雨民1997;Thomas 1983;Humphreys-Jones 1986;Sperber&Wilson(1986 1995等)。对于误解的成因,Sperber&Wilson[9]认为:一个期望自己的话语被以某种方式解释的说话者,必然也期望听话人能够提供重新获得那种解释的语境;说话人设想的语境与听话人实际上使用的语境的不一致 (mismatch)可能导致误解。他们指出,要保证误解不发生,除非保证听话人实际使用的语境和说话人所设想的语境一模一样。显然,这种理想化的语境假设在实际交际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宗世海[17]认为,误解的产生既有说话人话语方面的原因,也有听话人心理方面的原因,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提供了误解的可能,后者促成了误解的最终实现。本文认同宗世海先生的说法,任何一个误解的形成都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说话人话语方面和听话人心理方面的因素。本文着重探讨误解产生的心理方面的因素。
误解形成机制中的心理因素指影响听话人调用语境假设的某些特定心理。通过对大量汉语话语误解实例的概括和分析,我们发现影响话语理解、导致误解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普通心理,这些心理类型可以概括为常规心理和先入为主心理等[17]。例如:
1.A:Will you have some coffee?
B:Coffee would keep me awake.
上例中,误解的认知根源是普通心理中的常规心理;而从说话人的话语来说,其导致误解之处就在于B话题意图的自相矛盾性:肯定的答复或否定的答复(常规心理语境—咖啡可以提神,B需要咖啡,咖啡让我精力充沛,干劲十足;B不需要咖啡,咖啡让我无法入睡)。在这种情况下,B的随意表达妨碍了心理语境的正确传递,对听话人而言,误解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
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9](P63)。自然语言的使用是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对说话人来说,交际是一种保证取得关联的明示行为;对听话人来说,交际是一个识别说话人意图的推理过程,以扩大双方的相互认知环境,这是一种语用取效。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看,语言使用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决定其话语方式的选择,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选择的话语,进行以最佳关联为取向的推理,以搜寻说话人的交际意图[9]。
推理机制只能使交际成为可能,但却无法保证交际成功[9](P90),因为交际意图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正确识解交际的隐性意图,需借助于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调整、意义显现及关联推理等思维机制,才可以实现意图从源认知域到目的认知域的意义转化。在目的认知域中,关联假设和最佳关联原则对其认知环境的调节起指导作用。上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共有知识作语境补足,意图的投射在目的认知域中呈多重性而显模糊,关联假设和最佳关联原则无法起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而在语境推理中,任何一个语境信息的不足或模糊(如常规心理语境模糊),都可能引发推理失败,从而导致话语误解或者交际破裂。虽然误解的产生不可避免,但是对于误解形成机制的解释在理论上还是符合关联理论精神的。
关联理论对于话语误解的普通心理因素给予了很恰当的解释,却忽视了其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17]。而Vershueren[18]的顺应理论弥补了关联理论在这方面的缺陷。
有不少误解的产生与听话人的社会心理有关,即由听话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其在具体交际中的角色等所决定的某些社会心理影响了他们对语境假设的调用以及对说话人意义的理解,这些社会心理类型可以概括为自我价值观心理、自我利益心理、自我防卫心理、文化价值观心理等[17]。例如:
2.专栏作者盛钟蓓在她博客里所写的“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与冲突”一文中,说她很欣赏北方人的豪迈和爽快,和他们能够相处愉快。她这样讲述:
在一次谈话中,我称赞他们对我还挺了解的,没想到其中一位学生马上大言不惭地说,“那当然了,你一撅起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拉几个粑粑蛋!”我当场差点没晕倒,几乎处于半惊恐状况下,“你怎么可以说出这么粗俗的话?这么没礼貌?”那个学生愣住了,用一种疑惑的眼光看着我。而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息……
上例中,误解的产生是由于听话人的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心理的社会因素所导致的。误解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但如果及时了解和掌握地方文化差异并正确顺应交际双方的文化语境,不仅能够让误解降到最低限度,而且对于成功的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Vershueren的顺应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和人类生活中的认知、社会以及文化因素紧密相关。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进行选择的过程;“选择”包含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由此来看,交际过程应该是一个策略选择的认知过程,也是语境成分和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
上例中,在盛钟蓓的心理语境假设中说出“撅屁股,拉粑粑蛋”这样的言语与粗鲁、没礼貌的表现没什么两样;而在东北人的认知语境中这种言语行为是他们对对方表达亲密关系的沟通方式。所以“我”的心理语境假设和那个学生的认知语境假设发生了冲突,因不了解对方的交际方式而无法及时顺应对方的地域文化及其语境假设,无法对交际话语做出最佳关联选择,话语误解也就在所难免。这种由于社会文化心理因素而导致的误解例子不胜枚举。
话语误解是交际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交际差异性、动态性和顺应性的产物[19]。从认知语用的视角来看,关联性可以对普通心理引起的话语误解起指导和解释作用,对于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话语误解却无能为力,不能保证交际的成功。顺应理论对语言结构和语境的描述十分具体、充分和到位,但它缺乏应有的解释高度和深度[20]。关联理论则偏重于理论的解释,在描述话语使用的具体规律方面,其描述的充分性十分不足[21]。因此,整合二者优点,将顺应理论与关联理论结合起来,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运用顺应—关联解释模型,则可克服单独运用理论的不足,对于话语误解的形成机制做出更加完善、更合理有效的解释。
顺应—关联解释模型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听话人寻求语境顺应和关联选择的过程。顺应的过程也是寻求关联的过程。顺应语境,寻求关联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境永远是个变量;为了取得交际成功,面对具体语境中的纷繁复杂的因素(普通心理和社会心理),交际者应顺应那些符合关联的成分;话语交际目的在于寻求最佳关联,从而达到对话语的成功理解。按照此解释模型,语言使用过程包括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两个方面。在交际过程中,听者对于言者发出的相关信号,根据具体语境对话语做出顺应语境的选择。另一方面,在语境关系和语言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中,以最佳关联为取向,选择适当的话语形式或语用策略,确定与言者交际意图相一致的推理结果[22],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消除话语误解,实现成功的交际。请看电影《时尚女魔头》中的一个对白:
Miranda:I don't understand why it's so difficult to confirm an appointment.
Emily:I know.I'm so sorry,Miranda.I actually did confirm last night.
Miranda:Details of your incompetence do not interest me.Tell Simone I'm not going to approve that girl that she sent me for the Brazilian layout.I asked for clean,athletic,smiling.She sent me dirty,tired and paunchy.
预设前提是:Miranda是时装界顶级刊物《天桥》的主编、一个传奇人物,同时也因严格、苛刻而出名;Emily是她的助手,Miranda对她比较苛刻,但 Emily认为能成为Miranda的助手毕竟是很体面的事,因此Emily一直小心翼翼,在Miranda面前唯唯诺诺,生怕丢了这份工作。在该对话中,我们知道Miranda的语境假设是抱怨Simone所选的模特在质量上不符合她所规定的要求,她认为选出符合她要求的高质量模特应该不难。而Emily由于自我防卫心理(社会心理)在作怪,把Miranda的假设理解为抱怨Simon在挑选模特方面不符合要求,认为Miranda的抱怨是在针对她,抱怨她作为一个助手工作效率不高,没有通知或没有及时催促Simone挑选模特,导致模特还没有选出来。由此,她的认知语境和Miranda的语境假设相抵触,当Miranda发现Emily误解了她得意图时,及时重构自己的语境假设,顺应了对方的认知语境假设,做出了更加关联的选择,于是Miranda said:“Details of your incompetence do not interest me.”,从而消除了话语误解,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又如3[19]:(John is a doctor,but he has been ill for a few days.John'swife,Ruth,and her friend,Mary,are talking.)
1a)Ruth:I found him an experienced doctor.
1b)Mary:You're so kind to him.
1c)Ruth:He got out of it by himself.
1d)Mary:Oh,he's great!
例句中原来的预设语境是“约翰是个医生,但他却病了很长时间”,1a)中Ruth提供的语言结构有两种语义“我为他找到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和“我发现他是一个有经验的医生”,而后者是她的真实意图。在1b)中Mary所理解的语境假设是“你给他找了一位医生,你对他真好”,Mary的语境假设与Ruth的认知语境相抵触,这样就增添了新的语境因素“Mary理解错误,没达到交际目的”。见自己的语境假设给Mary造成了误解,于是Ruth重构语境假设,然后进行合理的估计与顺应,做出更为关联的语言选择—“约翰自己治好了自己的病”,于是出现了1c)。这样语境又转变成“约翰得了病,他自己治好了”,1d)中Mary意识到自己产生了误解,为顺应对方的认知语境,她又以“哦,他真行”来回答,这样二者的话语交际达到最佳关联,听者在不断地寻求语境顺应和关联选择的过程中,使交际中产生的话语误解逐渐得以消解,从而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
顺应—关联解释模型克服了Sperber和Wilson[9]的关联理论描述性不充分的缺点,在强调普通心理因素的同时,还兼顾了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对话语选择的影响。同时克服了Verschueren[18]顺应理论解释不充分的缺点,从认知关联的高度解释了顺应的机制。此机制有坚实的认知心理以及生物进化论的基础[20],对于交际中出现的话语误解的形成机制可以进行合理有效而令人信服的解释。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视角解释了话语误解产生的普通心理因素,忽视了误解的社会心理因素。而顺应理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误解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给予关注。对于解读交际中发生的误解,Sperber和Wilson只强调了语境假设的开放性和一旦错误必然发生误解,却没有同时指出,听话人据以推理与动态顺应的话语对于合理有效解读话语误解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交际中,从关联理论来看,推理机制只能使交际成为可能,但却无法保证交际成功[9](P90)。为实现成功的交际,达到交际目的,听着还要在不断变化的具体语境中进行恰当的言语与语境的相互顺应。
顺应—关联解释模型在强调语言认知关联功能的同时,使认知、社会和文化语境具体化,使顺应理论的描述充分性和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得到和谐统一。文章验证了顺应—关联解释模型对话语误解的形成机制解释的可行性,丰富与拓展了误解的语用研究。限于篇幅,该文涉及的语料分析有限;另外,采用此理论模型对从交际语料库中提取的话语误解进行实证研究,作者将另文探讨。
[1]Richards,I.A.The PhilosophyofRhetoric[M].NewYork.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2]Tannen,D.You JustDon't Understand: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M].New York:Ballantine Books,1990.
[3]Gumperz,J.,Jupp,T.C.&C.Roberts.Crosstalk:A Stud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The National Center for Industrial Language Training,1979.
[4]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91-112.
[5]Kasper,G.Interlanguage pragmatics[J].ROLIG-papir,1996.
[6]Yus Ramos,F.The“what-do-you-mean syndrome”.A taxonomy of misunderstandings in Harold Pinter's plays[J].Estudios Ingleses de la Universidad Complutense,1998,(6):81-100.
[7]王得杏.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 [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8]Thomas,J.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95.
[9]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 1995.
[10]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程雨民.语言系统及其运作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2]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3]宗世海.汉语话语中误解的类型及其因由 [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14]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15]徐思益.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5,(5).
[16]王希杰.修辞学新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17]宗世海.论误解的形成机制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18]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9]余璐.顺应—关联交际模式与歧义现象 [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0]杨萍.关联—顺应模式 [J].外国语,2001,(6).
[21]廖巧云.合作·关联·顺应模式与交际成败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
[22]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J].外语学刊,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