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四川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入城市的各行各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束缚以及农民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等因素,他们家庭中的女性却被留在了农村,形成了农村独特的“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通常是指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务工而自己留守农村的妇女。2006年叶敬忠等人组成的“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课题组对此进行了较为准确的界定:“留守妇女,是指丈夫每年在外务工6个月及以上且不在家中居住、而自己长期留守家乡的55周岁及以下的农村妇女。”[1]农村留守妇女独自承担起了本应由夫妻共同肩负的生产劳动、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责任,同时还要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农村留守妇女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身却默默承受着沉重的劳动负担、巨大的心理压力、较少的学习机会和匮乏的精神生活等多种困扰。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摆脱这些生存困境,既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又是成人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
随着农村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留守妇女不得不成为家庭坚强的“顶梁柱”。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承担起农业生产、照顾双亲和子女的重担,在促进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扮演多种角色的同时,留守妇女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劳动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教育子女困难”、“精神生活匮乏”可以说是对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
丈夫外出务工后,农村留守妇女便独自承担起生产和家务劳动的双重压力。据统计,留守妇女日常平均劳动时间约四至八小时,若在农忙期间其劳动时间则长达十几小时。劳动力不足、没有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生产资料购买困难等是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妇女还要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在丈夫的辅助作用降低甚至完全没有的情况下,家里的粗活、重活、忙活都由自己承担。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家务劳动,留守妇女承担的比例都在85%以上,这充分说明留守妇女劳动负担沉重。高强度的劳动不仅使农村留守妇女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休闲,而且造成她们身体健康状况下降。2012年全国妇联开展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辽宁省凤城市大约有2/3的留守妇女表示自己身体状况欠佳,体力大幅度透支;四川省宜宾市68%的留守妇女感到体力无法承受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江苏省高邮市70%的留守妇女表示家庭劳动力不足,55.5%的留守妇女感到整日忙碌,非常疲惫;湖北省丹江口市24.1%的留守妇女表示长期超负荷体力劳动导致身体不好,主要患有妇科病、肩周炎、关节炎等方面疾病。[2]
与沉重的劳动负担相比,农村留守妇女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也是其面临的生存困境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孤独寂寞。农村留守妇女的丈夫每年在外务工时间平均有8个月至10个月,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在农忙季节回家帮忙,大部分是在春节才会回家,留守妇女的多数时间是在没有丈夫陪伴的情况下度过的。当留守妇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只能通过电话向丈夫倾诉,有些妇女还怕丈夫担心而独自承受心灵上的痛苦。其二,安全感下降。农村大部分男性劳动力外出,留守人员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即构成了所谓的“386199”部队。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致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农村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压抑、缺乏安全感。其三,对丈夫的担心。这方面的担心首先表现在对丈夫人身安全的担忧上,因为留守妇女的丈夫大多从事建筑、运输、采矿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增加了她们的担忧;另一方面的担心反映在对于婚姻的担忧上,留守妇女担心丈夫常年在外,接触的环境纷繁复杂,和留守妇女存在“城市化不同步”的现象,夫妻双方发展上的差距容易导致夫妻之间观念远离、沟通不畅、情感淡漠甚至婚姻危机,害怕被抛弃、担心丈夫感情出轨的心理也笼罩着留守妇女。
在丈夫外出后,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表示在子女教育方面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感觉到负担加重并力不从心。关于家庭教育力不从心的原因,留守妇女反映出以下三点:其一是认为孩子的教育本来应该是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但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平时缺乏对子女的有效沟通,难以进行有效的心理关怀和家教指导,造成父亲的亲情缺位,仅由留守在家的母亲一人的教育和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其二是留守妇女自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同时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于子女在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往往很难进行辅导,当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时,留守妇女通常会因为着急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三是在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的观念中,对子女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师的责任,自己平时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只要能够保证满足孩子吃饭、穿衣等物质需要就可以了。另外,在农忙或者家务繁忙的时候,留守妇女又不得不占用孩子学习时间,要求他们帮助做一些家务。这些原因都使得留守妇女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和与子女关系的处理上陷入两难境地。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场所等资源较为匮乏,加之农村文化休闲活动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导致农村地区很少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开展文化社交活动,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活动比较单调,精神生活匮乏。2010年邓倩针对全国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出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体验平淡、闲暇活动单一的结论。她在调查中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网络利用率做了专门区分,结果显示:“73%的农村留守妇女不上网或极少上网……这使她们被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社会边缘化。”[3]大部分留守妇女的闲暇方式如下:“84%的人看电视,66%的人打牌,28%的人赌钱,51%的人继续工作挣钱”。[4]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妇女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参与低层次娱乐活动,这不仅不利于她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也非常不利于她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大多数留守妇女在精神上较为空虚,对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表示不满意并且有强烈的改变意愿。
造成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困境的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留守妇女自身因素的综合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为工业服务的现代化模式,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壁垒由此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改革的步伐相对较快,而农村的改革相对滞后。多年来的不均衡发展策略使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决定了农村生产环境的发展程度远远低于城镇,形成了城市与农村的“剪刀差”。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远离农村涌入城市寻找致富道路,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衍生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等一系列制度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壁垒却无法在短时期内彻底废除,这些问题使农民工难以在城市中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客观上加大了农民工举家迁移后城市生活的经济社会成本,成为制约留守妇女在城市生存、就业和发展的主要障碍。虽然许多农村留守妇女很想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但迫于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的压力,使她们不得不选择一人进城打工、一人留守家中。这是整个家庭经过权衡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却蕴含了太多的辛酸与无奈。
农村留守妇女现象的产生还深受农村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有了很大改观,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开始被普遍接受,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夫为妻纲”的封建思想并未完全根除,加之农村大多数家庭以男性为户主,留守妇女的土地等相关财产权益就掩盖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家庭利益下,使她们必须依附于土地、家庭和男性而得以生存。长此以往,“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传统父权思想已在农民的意识深层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在农民的传统观念里,女性不仅在体力上较男性表现出明显的劣势,在智力、能力及处理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不如男性。让女性从事一些较为简单的工作,被普遍认为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另外,从封建社会伴随着纲常、礼数传承下来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仍然被广大农村普遍认可,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合理的模式。男性“主外”,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务工谋生;女性“主内”,操持家务,照顾老小。这种传统的观念和分工模式使农村妇女被束缚在农村,女性往往作为男人的附庸而被忽视,自身的价值难以得到完全体现,女性独特的优势也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根据2012年全国妇联进行的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辽宁凤城农村留守妇女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八成,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不到两成,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大部分只上过小学,少部分小学都未毕业;四川宜宾的留守妇女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江苏高邮90%的留守妇女为初中文化程度;湖北丹江口94.4%的农村留守妇女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综合我国东西部4个省份农村留守妇女的受教育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和认知水平偏低,自主学习能力差,这使得她们在接受新理念、新技术上存在很大局限性。另外,自身素质偏低使她们的参政意识和法律意识也比较薄弱,对于自身权益难以做到有效维护。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综合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她们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造成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影响因素确实需要通过长期而艰难的体制改革才能得以解决,而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素质偏低、思想观念和认知水平不高等影响其生存发展的内在原因,可以通过接受成人教育得以显著改善。“成人教育的使命不是准备而是帮助——帮助成人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做出良好的决定和较好地完成成人职责中所固有的任务”。[6]“成人教育应该凭借自身所拥有的学习资源及对它的良好组织等优势来帮助成人成为‘他自己’并过上完满的生活。这既是成人教育的根本使命,也是成人教育的基本价值所在”。[7]针对农村留守妇女所陷入的生存困境,把她们纳入整个成人教育体系进行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成人教育以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谋求发展和幸福为使命,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兼顾女性特质,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生存技能的提高、心理压力的缓解以及精神层次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从微观层面来看,成人教育是应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困境的一剂良方;从宏观和更长远的层面来看,农村留守妇女的继续教育是对终身教育理念的有力践行,并有利于整个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完善。
农村留守妇女沉重的劳动负担与她们较低的农业科技素质存在很大关联。文化水平低、不懂技术、不懂经营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迫使留守妇女在田间地头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因此,要减轻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负担,关键在于对她们加强农业科技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文化水平和运用科技的能力。农村成人教育应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示范基地和农村妇女培训学校为阵地,同时依托当地高、中等农业院校的力量以及民间科技组织的补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在培训内容上,要根据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除了常规的种养殖方法、病虫害防治等培训内容,还可以引导留守妇女学习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技术,转变传统思维,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四个课堂”的配合,即“教室课堂”、“田间课堂”、“流动课堂”和“空中课堂”的有机联动。“教室课堂”以现场讲座和面授的形式进行农业新技术、新理念的讲解,开阔留守妇女的视野;“田间课堂”即选派专人到田间地头,针对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和示范;“流动课堂”通过科技培训下乡的方式深入农村,进村入户为留守妇女解答问题和提供信息;“空中课堂”即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及时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和致富门路。
沉重的劳动负担使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而常年独自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又使她们出现心理上的严重失衡。把身心健康教育作为农村留守妇女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农村留守妇女进行训练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留守妇女普遍还未形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往往使小病成为大病,因病返贫,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成人教育要重视留守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比如在合理饮食、运动健身、环境清洁、生理保健等诸多方面,增强她们的保健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另外,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辅导尤为需要引起成人教育的重视。一方面,因为社会上尤其是农村认为健康就是身体上无疾病,而忽视了心理是否健康;另一方面,许多农村留守妇女虽然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无法进行自我排解。如果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把她们推向无助甚至崩溃的边缘。因此,如何引导农村留守妇女从心理困境中解脱出来,激发她们乐观面对现实是成人教育的重要责任。成人教育机构中需要专业人员向留守妇女提供心理学帮助,通过健康心理的解说、团体心理辅导及个别咨询等方式,引导她们通过正确渠道宣泄情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成为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亲职教育是对家长进行的,促使其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它涵盖着父母的自身教育与父母对子女教育等两大范畴的家庭教育素质内容,它是立足于亲子关系基础之上的对家长实施的家长职能与本分的教育”。[8]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观念的限制,对子女往往“重养轻教”,当孩子出现问题时通常以家长的权威进行管制,效果反而不尽人意,使农村留守妇女对家庭教育倍感力不从心。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关于家长教育的讲座、培训,逐步完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同时,农村亲职教育还可以依托当地学校的有利资源开展活动。中小学教师受过专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培训,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使教师和家长共同切磋教育问题,将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相配合,为子女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还可以联合各种相关社会团体,丰富教育途径。亲职教育立足于帮助家长通过自身接受教育了解青少年成长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学习如何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沟通,尊重孩子。农村留守妇女通过接受亲职教育使自身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加之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势必改善家庭教育的效果,深切影响子女的行为和心理。
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体验平淡,精神生活较为匮乏,迫切需要成人教育带领他们走出“精神荒漠”。成人教育可以开发、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资源,如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学习需求和自身特点建立乡村图书馆或图书流动站、阅报栏、文体室、文艺活动队,贴近农村生活;针对农村留守妇女身心特点,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愉悦身心;农村广播站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除了播报乡镇通知外,还应传播最新的农业政策、科学知识、法律常识以及文艺欣赏等;地方电视台要提高节目质量,以更丰富、更新颖的内容满足留守妇女群体的精神需求。互帮互助、淳朴善良是农村留守妇女固有的品质,成人教育可以采用互助组的形式,针对留守妇女的兴趣爱好,开设相应的课程,如手工、缝纫、插花、茶艺、绘画等。留守妇女通过合作,既能提高综合素质,又能使彼此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排解内心的压力。同时,有条件的农村还可以将留守妇女的兴趣发展成一种独特的乡村产业,实现留守妇女自身发展与增收致富的双赢。
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是密不可分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传统农村相对封闭、保守的状态之间形成了一种撕扯式的拉力,农村留守妇女在留守的生存困境中默默忍受着这种痛苦。农村留守妇女所面临的困境、痛苦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不仅需要成人教育进行深刻的思考,更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走出生存困境,充分发挥她们作为女性的独特魅力,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1]叶敬忠,贺聪志.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7.
[2][5]中国妇女网.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EB/OL].http://www.women.org.cn/,2012-11-3.
[3][4]邓 倩.从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现状谈乡镇图书馆建设[J].图书与情报,2010(3):16-19.
[6][美]达肯沃尔德,梅里安.成人教育——实践的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100.
[7]杜以德,姚远峰,李醒东.成人教育发展纵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9-150.
[8]张萌萌.浅议我国农村家庭亲职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2(11):126-127.
[9]孙晓莉,胡占江.统筹城乡发展是五个统筹的重中之重[J].求是,2012(4):39-41.
[10]陈 联.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2(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