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枝兵,郑思亭
高等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吴枝兵,郑思亭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效果整体不理想,课堂教学学科理论化倾向严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严重,课堂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教材体系繁杂,缺乏时代性和可操作性等。需要重新厘清“公共教育学”课程的目标和定位,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形成教育问题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实现“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等。
公共教育学;教学现状;调查
“公共教育学”是高校师范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师范类专业标志性课程之一,它对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了解、掌握现代教育的规律、方法和技术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公共教育学”的境遇却是相当“尴尬”,出现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消极局面。对于这种反常现象,国内众多学者纷纷撰文表达自己的关注。邱小健认为,教学过程技术化、方法模式化、内容理论化是导致“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1]。王世娟认为影响公共教育学教学效果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学方法单调机械[2]。要满足和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理论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情感目标;精选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等等[3]。而教师教学理念模糊、课程资源单一的现象也影响到“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4]。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这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但“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真实现状到底如何?是哪些因素导致现状的产生?针对现状又该如何进行策略方面的研究?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思考,我们展开“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和相关策略研究。
(一)问卷设计发放
为了准确了解“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设计了一份开放式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公共教育学”的总体印象、课堂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机会、教师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内容与新课改结合情况、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广度、教材的新近性和时代性等等若干方面。以师范类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于9月中旬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6份,剔除无效问卷12份,共获得有效问卷334份,回收率95.4%,问卷有效。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采取人工和计算机两种方式统计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1.总体现状
对于上学期所开设“公共教育学”的总体印象,有38.5%的学生表示印象不深,对总体教学效果不满意,24.1%的学生表示没什么印象,对教学效果持无所谓的态度,另有17.2%的学生对教学效果持一般满意的态度,只有20.2%的学生对“公共教育学”的总体印象不错。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公共教育学”的总体教学效果不理想。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具体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学科理论化倾向严重。“公共教育学”存在理论和实践两种取向,因此,教育基本理论的讲解和传授对于师范生形成专业思想和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调查中发现,有69.8%的学生认为老师基本没有课堂实践活动的安排,这表明任课教师更多的是偏向于理论化教学而忽视或轻视了“公共教育学”实践性的一面。而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养成主要有两点决定因素: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二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注重学生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
课堂教学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育问题的解决,而教育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有教育问题意识、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此次调查中有不少学生反映,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较为普遍,有67.9%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次数较少,甚至有13.4%的学生表示课堂根本没有师生互动的情况。这就说明,有部分教师课堂上没有问题产生,更谈不上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研究问题,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观念也就难以得到培养。
课堂教学内容不能紧扣课改背景。高校教师大多不具备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平时也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深入基础教育阶段了解情况,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关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何种程度,有哪些新情况新问题等了解有限。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也得到验证。有47.6%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内容较为陈旧,很少涉及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内容,就是涉及到课改内容也是泛泛而谈,不能具体深入,当下教育改革背景脱节严重,可操作性不强。
课堂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检验“公共教育学”教学效果的最佳场所在课堂教学。如何做到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这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要保证“公共教育学”课程对学生既有说服力又有吸引力,则应该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但调查中也发现,有46.3%的学生觉得老师上课教学方法呆板,缺乏灵活性。到目前为止,一些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一支粉笔一本教案,老师讲学生记,上课讲教材考试考笔记的现象依然存在。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关于本门课程的评价问题,多数教师采取平时和期末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平时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到课率、回答问题次数、参与教学活动次数等来评定,而期末评价则主要依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采用标准模板,范围大多是任课教师事先确定好的,内容多是课本知识的再现和再认,较少涉及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的问题。
(一)重新厘清“公共教育学”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公共教育学”课程的价值被人为抬高了,仿佛把它当作教师成长之路的“金钥匙”。表现为:既要给学生传授教育与教学的理论,又要教学生掌握方法和技能;既要努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又要使学生学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既要教学生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教育管理[5]。这些现象说明人们对“公共教育学”课程给予过高的期望。“公共教育学”不是“万金油”,它只是师范教育众多课程中一门公共基础课而已。因此,有必要对“公共教育学”课程的目标和地位重新厘清。就目前情况来看,“公共教育学”课程应主动迎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关注当下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并试图解决教育问题能力为目标。教学过程应更多关注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
(二)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性”
关于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争论历来已久。尽管现在教育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客体,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其价值在于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品德等满足学生求知发展的需要[4]。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同时,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顾问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和观点,以开放、民主的心态包容学生,以便师生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引导学生形成教育问题意识
教育观念的形成有赖于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新课程强调知识本身的生成性,因此,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问题意识,经常深入基础教育的实际中调研,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是要善于根据自己的研究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共同探索。虽然思考教育问题不代表一定能解决它,但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却大有裨益。
(四)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
在“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中,所用教材只能当作教学参考书、文献范本和学习资料,课堂教学更多的内容应来自教学实践。首先,教师应当深入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了解课改的进程和最新动态,并将所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教学内容,穿插到教学中去;其次,教师可以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自己产生的问题或学生产生的疑惑),加以总结和提炼后在课堂中提出,实现问题和内容的就地转化;再次,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科学的课程资源系统,从而实现教学信息多元化。
(五)实现“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课堂教学都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好操作,省时省力。殊不知,学生的需求会因具体的教学目标、任务、内容不同而不同,只有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才能得到满足。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分析自己面临的教学情境,从实际条件出发来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创造性地运用、发展它们[6]。同时,教师还要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像讲授法、对话法、小组讨论法、指导阅读法、案例分析法等等,都要因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加以综合运用。
(六)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来源于课程的考核评价。因此,“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考核评定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办法和机制。对将来从事基础教育的师范生而言,“公共教育学”既是一门必修的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从实践角度看,“公共教育学”带给学生的对于教育问题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正确教育观念的形成,其意义要远远超过对“公共教育学”知识本身的掌握。就目前情况来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应当是“公共教育学”课程考核评价的趋势。平时的考核应注重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等方面,而期末考核中,课本知识性的考点应适当降低份量,关于教育问题的理性分析、能力测试应适当加强。
[1]邱小健.“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现状反思、理念重建与改革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2-34.
[2]王世娟.案例教学法对提高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9):128-129.
[3]彭明芳.对新课程背景下“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76-77.
[4]甘火花,程华.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策略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1-164.
[5]卢曾娟.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J].陕西教育,2009(6):55-56.
[6]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261.
G642.41
A
2095-0683(2012)03-0177-03
2012-02-27
宿州学院校级教研项目(szxyjyxm201039)
吴枝兵(1974-),男,安徽宣城人,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讲师,硕士;郑思亭(1958-),男,安徽砀山人,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校刘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