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办学实践的探究

2012-08-15 00:54费新岸
关键词:制度化人性化校长

费新岸

(黄石市第二中学,湖北黄石435003)

人本办学实践的探究

费新岸

(黄石市第二中学,湖北黄石435003)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人本办学的两翼,二者各有侧重,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不可偏废。人性化管理有了合理规范的制度作保障,可以保证管理的公正、公平;制度化管理如果没有人性的彰显,则显得冰冷呆板,难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者应找准制度化和人性化融合的切入点,从而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兼备的现代学校管理。

人本办学;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

如何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以提高教育质量,如何创新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成效,是一个值得学校管理者思考和探究的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管理者亟须更新教育观念,以合乎新课改需要的规章制度和切合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教育理念来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促进学校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提高。笔者认为,重视学校制度建设,尤其是学校核心制度的建设,可以规范学校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这些制度必须倾力创建和不断完善,从而实现依章办事,依法办学。但面对具体校情,应对世事变化时,又必须审时度势,以人为本,机智稳妥地落实这些制度。这需要管理者利用好管理资源,把握好管理时机,掌握好主动权,巧妙融合制度化、人性化管理的内核,以实现人本办学。

一、学校管理的现实审视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管理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从权力管理到制度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非理性管理到理性管理,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在一次又一次对旧管理思想、模式的突破和超越中,我们的办学水平和效能得到了不断提高。”[1]但是反观现实,我们也发现一些过去,甚至今天仍然在发挥作用的管理方式,如,借鉴行政管理而来的权利主义管理方式、借鉴企业管理而来的纯科学主义的管理方式等,在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如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破坏公平、压抑人性等。

(一)学校制度形式化

俗话说“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有力保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常规管理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许多学校为了防止管理活动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制定了系统的制度措施。但由于制定程序不规范,具体内容不合理,执行落实不公平,有些制度往往是一种摆设,成了应付上级检查和装备档案室的工具,有的学校盲目复制、照搬别校的制度,制度设计形同虚设,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能,成为制度垃圾。

(二)教师考核数字化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学校管理热衷于引进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注重于量化考核,从上班迟到的次数到备课、听课节数,从作业批改的数量到差生的辅导记录,都进行量化。在对教师成绩考核时还引入了“学科权重系数”、“工作量计算公式”等,以体现量化的科学性。量化管理无可厚非,到校考勤、备课节数等也确实可以量化,但老师付出的心血和备课质量等是难以量化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的人格魅力等也是无法简单地转化为数字的,单纯地数字量化不可能代替综合的考核评估。

(三)管理行为专权化

有别于西方国家校长公开聘任或民主选举,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办学拥有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经权[2]。客观地说,校长负责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减少了干部的内耗,调动了校长的办学积极性,增加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它的弊病也愈益显露,从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实践来看,“一支笔”现象普遍存在,决策、财务、人事等权力集于一人,对校长缺乏必要地、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有些学校的校长负责制沦为了校长专权制。这种管理权力的集中,使得个别校长侍权自傲,粗暴对待教员和其他社会公众,不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通过民主决策来促进学校的发展。

(四)教育评价单一化

当前,唯分数论仍然盛行,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仍然普遍,很多的教育管理者对教学结果非常在意,而忽视对教学过程的关注,从而使教学过程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性。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是继续以考试分数来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只看结果、忽略过程,只重成绩、忽视素质,只顾眼前而不顾将来的行为是危险的,直接影响到学生健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二、人本办学是必然选择

造成如此现状,诚然有文化传统和管理体制的因素,更多的是管理观念的异化、人本思想的缺失,制度、政策没有为人所用,没有更好地服务于人。当前很多学校都在努力改革原有的经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科学管理,大力建章定制,实施量化管理。这种管理追求速度和效率,具有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特点,却忽视了学校管理中人的因素,往往使得教师教无精神,学生学无兴趣。学校管理需要现代教育理念,它不仅包括科学的效率观念,更应以人的自由生命为本,重视被管理者的情感需要、自由个性、尊严价值和道德信念。为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在核心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让教师们在爱岗敬业中充分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乐学、勤学中充分挖掘潜力,茁壮成长。

这种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将补充甚至代替传统的唯科学、唯制度倾向的管理模式,成为新时期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本”就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全面协调发展为根本。强调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办学中应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

强调人性化管理,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学校制度建设;相反,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人本办学的两翼,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制度设计影响管理的目标和效益,一套好制度,是造就一所好学校的根本保证。“天下纷扰,比合于律吕。”制度化管理就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共同认可的平台上进行约束与自我约束的管理过程[3]。制度化管理注重刚性要求,讲求管理的规范性、严肃性,强调管理的约束、检查和监控功能。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全面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4]。人性化管理强调人是事业之本,尊重人的个性价值和独立人格,重视人的个性塑造和自主发展。

制度化与人性化各有侧重,也各有利弊。一味强化制度化管理,可能会使管理显得刻板残酷,缺少人性关怀,挫伤员工积极性,导致被管理者消极怠工,甚至产生逆反情绪,对抗管理组织。而过于强调人性化管理,又可能使被管理者放任自流,讲求自我所得,忽视责任义务,放大个性追求,不顾集体利益,从而出现一盘散沙、管理失效的局面。只有扬长避短,用制度来制约人性的弱点,人才能遵规守纪;用人性来弥补刚性制度给人带来的伤害,人才能获得尊严和安抚,心悦诚服,达到“道之以德,齐之以乱,有耻且格”的管理境界,这才是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人本办学的实质和智慧就是寻找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的契合点,将两种管理模式有效结合,优势互补,刚柔并济。

三、人本办学实践的策略探究

人本办学是坚持以教师为本促进学校发展,以学生为本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校本实践。因此,人本办学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以育人和服务为宗旨,注重质量和效率,不断探索和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力求辩证地处理好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的关系,努力营造依法办学、崇尚人性、严谨有序、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人本办学的效益指标和实施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

托马斯·潘恩说:“公共利益不是一个与个人利益相对立的术语;相反,公共利益是每个个人利益的总和。”[5]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善于制定全校师生的共同目标,谋取共同利益。制定共同目标的过程,实际上是凝聚合力,打造团体意识的过程,在这个共同目标之下,相关制度的约束就成了集体共同的意志。

学校管理者要善于不断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校的发展目标和管理思路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行动指南,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实现集体的共同目标才能取得个人的长足发展,完成个人的目标任务也是为了学校整体目标的全面推进。善于管理的领导,就善于制定学校的远景目标,更善于分解目标,通过制度化的过程,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调配学校管理力量,不断创造学校管理中的“兴奋点”。在确立工作目标的时候,让全体教职工形成共识,个个有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落实工作目标的时候,人人有责任,千斤担子众人挑。各条线的工作目标,其实也是一条条工作制度,从目标的制定到目标的落实、达成、评估等都可以以制度化的形式进行展现。协力完成目标的过程就是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相融合的自觉过程。

(二)订一个信得过的制度

建章立制,应以集体利益为原则,具体条款需经过师生反复讨论,仔细推敲。只有制定制度时充分发扬民主,落实制度才会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内在需要。制定制度的一般程序,先是认真调研,研究制度制定的必要性、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接着结合学校的宏观目标、管理原则草拟规章制度,再召开教代会或学代会,充分修改,最后试行完善。这样,师生从制度的被动接受者和袖手旁观者变成制度设计的积极参与者,否则,制度的执行将难以得到保障。尊重师生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表决权,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学校制度不是为了约束和限制师生的行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更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提升了广大师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度,才能增强凝聚力,让制度管理发挥更大的效益。

在建立法治化管理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的合理需要,把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教师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使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在制度建设中应着重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制订制度时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事为本”,明确制度不是用来管教师、卡学生的,而是用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二是坚持民主管理的特色,所有重要的规章制度,都必须经教代会表决通过才能生效;三是坚持以激励为主的原则,不能激发人的内在力量的制度和做法是不会被认可和接受的。

(三)找一个好的执行方式

美国 ABB公司名誉主席巴尼维克曾经说过:“一位经理人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可见制度落实是整个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校长不仅要注重制度的制定,更要关注制度的执行。没有执行,再卓越的战略、再巧妙的策略、再严密的管理制度都等于零。制定制度的初衷就是要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有序管理,不能执行的制度只是一纸空文,是对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甚至会大大降低管理者的威信。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被理解、尊重、信任的需要,执行制度时需要在秉公执法、保持制度的严肃性的同时,充分考虑教师的情感感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如果生搬硬套,不知变通,挫伤了教师的自尊心,破坏了干群的和谐关系,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工不出力”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充分考虑教师的情感感受,并不是说将制度执行大打折扣,或网开一面,更不能朝令夕改,降低制度的威信。相反,应该建立有效的制度运行、监督机制,赏罚分明,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增强学校制度的执行力。这就需要在不违背原则、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选择一个较好的执行方式和策略,或在严格执行的时候采取良好的态度,执行后做好信息反馈和思想沟通工作,力争将制度执行达到最佳效果。制度的执行不应是管理者的强迫命令,应该变成被管理者的一个自觉行为。

(四)给一个让人暖心的评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指出,责任感、成就感、上级赏识、理想追求等因素影响人的工作动机。这些因素是激发教职工工作动力、调动其积极性的根本因素。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对精神享受、价值实现的追求远胜过于物质利益的追求。因此,为使教师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做事情,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管理者必须学会尊重他们的人格,正确评价他们作出的贡献。校长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可能成化为他们满腔的热忱和不竭的动力。

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和奖惩制度能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学校内部的良性竞争。对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可以量化处理的力求数据科学全面,适宜定性分析的力求用词准确精当。同时,还要及时公布评价结果,表彰先进,使他们感受到付出的成就感,享受到被肯定的快乐。

(五)做一个让人亲近的领导

校长作为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是威严的象征,如何在刚性的制度中渗透人的柔性因素,追求“合情合理”、“刚柔相济”,这是对校长提出的新挑战:校长自身的精神状态与人文素养,校长对教师的尊重与关心,校长在制度执行时把握人性的艺术等,都将成为影响制度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有效管理的文化氛围和实施背景,包括班子和谐、干群和谐、教师和谐、师生和谐、生生和谐等多个层面[6]。其中班子和谐、干群和谐可以起到一个先导的作用。校长的自身修养、人格魅力、工作作风对学校管理层也会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做一个有亲和力的校长,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到以德感人、以才服人、以情赢人。一般说来,校长的威信主要来自于非权力性威信,即由校长的学识水平、工作能力、领导素质等使教师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形成的信服威信。形成这种心理之后,就会对领导者发出的各种信息,包括做出的决策,都会认为是真实的、可靠的、正确的、可信赖的,值得全力以赴地为之奋斗。一个校长应当是一个品行正派、道德高尚的贤者,是一个知识渊博、善于研究的智者,是一个勤奋踏实、讲究艺术的能者,是一个胸怀坦荡、心中有爱的仁者[7]。只有这样的校长,才能办出一所高质量的学校。

“得人心者得天下”,校长要十分注重把人心当做一项伟大的工程来“经营”,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优厚待遇留住人心,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作为校长,以身作则,正己为先,以增进师生员工对自己的信任度;放下架子,对师生员工主动关心,坦诚交心,与师生员工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友好、融洽的关系,师生员工才乐于亲近,凝聚在领导群体的周围,尽心尽力工作。

(六)建一个幸福的大家园

把学校建成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园,要努力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和活动,使之成为师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为了使学生能更多地体验到校园生活的愉悦,首先要着力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其次要倾力打造“安心工程”,想方设法释放教师的心理压力,使教师身心健康、事业有成,使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给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最适宜的土壤。所谓生命成长,不仅仅是授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润泽生命。教育的真谛是人文关怀,心灵沟通,生命互动,精神感召。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注重整个校园生活的人文性,如,开办科技文化文化节、道德实践周等教育活动,让学生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角;还可以尝试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学会安排时间,学会自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担任食堂卫生监督员、校内商店物价监督员、考勤和纪律纠察员等,实现自我教育、民主管理,从而使学生能力得以提升,社会责任感得以增强。

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最宽阔的平台。为让教师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学校需要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着眼于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创建和谐的充满活力的团队。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真正做到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通过趣味运动会、文艺联欢、生活座谈等活动和方式,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增强教师幸福感。教师最主要的需要是“尊重、信任”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有计划地向教师提供进修学习、校际交流、考察学习等机会,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还可以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帮助老师申请科研课题,出版学术专著,为教师成名成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使教师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很多学校忽视了教师工作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实行严格的坐班管理。其实,学校在确保管理效益的前提下,不实行坐班制,解放对教师工作的束缚,也是一种有益尝试。教育家肖宗六就曾提出“不要要求教师像机关干部那样实行‘坐班制’”的观点[8]。这未尝不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化自主发展的一条探索之路。

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是实现人本办学的双翼,缺一不可。制度约束是学校民主管理、个性发展的制度保障,人文关怀则是学校刚性管理的一个情感调剂。这两种方式并不矛盾,需要探究的是如何把握好之间的度量。两者相辅相成,保持一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平衡,学校才能实现有序发展、和谐发展。

[1]秦孟益.实施校本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7).

[2]张东娇.中国与西方国家中小学校长职位权力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7).

[3]周燕,苏雪梅,王楠.刍议制度、制度权威与制度化管理[J].制度建设,2011(22).

[4]王兴,李立.人性化管理思想溯源及其现实性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9).

[5]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M].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6]苏玫.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J].中国学校文化,2011(9).

[7]张敬方.优秀校长的治校之道[N].现代教育报,2010-07-16.

[8]肖宗六.学校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for Running Human-centered School

FEI Xin'an
(Huangshi No.2 Senior High School,Huangshi Hubei 435003)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and human-oriented management have different focuses.But it shouldn't be neglected that both of them are the wings of running a human-centered school,and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On the basis of a reasonable standard system,human-oriented management can guarantee the fairness and equality in the management.Meanwhile,if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doesn't demonstrate the human-oriented character,it will become cold and dull.In that case,it's very difficult to provoke teachers'enthusiasm.As a core person in charge of a school,the principal must explore how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and human-oriented management,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skills to realize the modern school management equipped with science and humanity.

to run human-centered school;institutional management;human-oriented management

G471.2

A

1671-7422(2012)01-0058-05

10.3969/j.ISSN.1671-7422.2012.01.014

2011-11-01

费新岸(1963— ),男,湖北阳新人,特级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龚 勤)

猜你喜欢
制度化人性化校长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