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内涵的研究溯源与论析

2012-08-15 00:47:13何美然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对象化本质工具

何美然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对制度的研究和关注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制度是什么?人们的回答则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将系统考察中西方关于制度内涵的种种看法,加以总结和概括,并阐述自己对制度基本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一、西方关于制度内涵的研究

在西方的语境中,“制度”一词有“系统”、“体系”、“组织”、“制度”、“体制”等含义。

在古代,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曾研究过社会制度,在他的名著《共和国》中,曾经详细阐述了奴隶主阶级的等级制度。近现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学科对制度进行系统研究。

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把社会制度看做是促使社会平衡稳定的力,英国学者斯宾塞在《第一原理》中首次对制度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社会学研究,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把社会制度看成是民风和民德的高级结晶,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开始把制度问题变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正像社会行为可以被聚集为习俗一样,一组组这样的行为也可以被聚集为角色,围绕着某个中心活动或社会需要而组成更为复杂的角色结构也可以被聚集为制度。”[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凡勃伦、康芒斯等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派,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制度问题。凡勃伦认为,制度是由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固定的思维习惯组成的,康芒斯认为,制度可以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新制度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制度经济学那里,一般都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规则、规范。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包括支配政治权力的配置与使用的宪法中所内含的规则,以及确立由市场或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则[2]。诺斯更是明确地指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3]

马克斯·韦伯就是从法学角度给制度下定义的,他对制度的定义更为简单:“制度应是任何一定圈子里的行为准则。”[4]他进一步说:“一种制度应该称之为:(1)惯例,如果在偏离它时,在可以标明的一定范围内的人当中,会遇到某种(比较)普遍的和实际上可以感受到的指责,在外在方面,它的适用有这种机会保证的话;(2)法律,如果在外在方面,它的适用能通过(有形的和心理的)强制机会保证的话,即通过一个专门为此设立的人的班子采取行动强制遵守,或者在违反时加以惩罚,实现这种强制。”[4]64

德国学者特莱奇表达了把理性与制度联系起来的思路,他指出:“我们所知道的所有人类共同体都具有某种政治秩序,无论它多么原始。如同语言是人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国家是人类建立政治秩序的理性要求的外在表现形式。”[5]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教授则认为,“所调制度是指稳定的、受到尊重的和不断重现的行为模式。”[6]

二、我国制度内涵研究的追溯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制度的论述。近现代以来,一些早期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受西方学说的影响,开始关注社会制度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些重要成果。如吴泽霖教授1930年出版的《社会制约》,孙文本教授1940年出版的《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吴文藻教授1941年发表的《家制与政体》,费孝通教授1947年写的《生育制度》。上述学界前辈运用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度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关于制度基本内涵的新看法,如著名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制度“是社会公认的比较复杂的而有系统的行为规则。”[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制度内涵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郑杭生教授认为,“社会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8]他们在这里对作为制度的社会规范体系加上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限定词。陈颐从更加普遍的意义对制度进行了界定,即“制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和创造出来的决定人们社会关系、安排社会生活秩序、整合社会结构、规范人们行为的文化现象。”显然,陈颐在这里所说的制度,比一般社会学著作所讲的制度或仅仅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性文化”的层次更高,内涵更丰富。他认为,制度除了包括法律规章形态的制度外,还包括诸如风俗、习惯、道德等在内的非法律规章形态的规范。[9]

受西方经济学影响,我国相当多的学者也用规则来定义制度。林毅夫认为:“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10]黄少安给出的定义是:“制度是至少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对单个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起约束作用的一系列规则。”[11]张宇燕认为“制度的本质内涵不外乎两项,即习惯和规则。”[12]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刘李胜对90年代之前的制度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从哲学角度揭示了制度最一般的含义。他指出:尽管人们对制度的定义非常繁杂,但主要是两种思路,“有的研究者着重强调制度是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有的则着重强调制度是人们行为方式的规范体系。其实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行为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为任何社会关系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地位结构,—组组互补而又互动的角色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行为模式当然也就不同。因此,把制度概念的内涵界定为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就能在大体上涵盖诸家界说,昭示制度的本质。”[13]

进入新世纪,关于制度的研究继续走向深入,如贺培育提出,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受一定社会需要(价值目标)支配的、有高度组织保障的、规范化的社会‘礼义’体系。”[14]

三、制度的基本内涵论析

对制度内涵的研究源流的梳理不难发现,制度内涵的界定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对既存社会关系的确认,或者说用制度的形式维护和稳定既存的社会关系;二是对社会成员行为的规定和限制,是社会成员行为与活动的规范化。当然,这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实际上,社会关系本身就是由一系列社会活动构成的,社会关系的规范和社会行为的规范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相对而言,笔者更偏好从社会关系角度界定制度,因为这样更容易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趋势和特征,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这一角度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和价值。所以,本文从社会关系入手界定制度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制度是人类在实践中把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社会关系对象化的产物,[15]是社会关系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规范体系。理解上述定义,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类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的诸如智力、体力、实践的、思维的等多种能力的总和。应该说,人的本质力量首先体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

人同自然界的作用表现了两种模式:一是“人——人——自然界”的模式,二是“人——工具——自然界”模式。[16]就“人——工具——自然界”模式来说,工具代表着受到人的支配的自然力。由于人本身的物质力的相对弱小,人不断发展着工具系统。这种工具系统包括人工自然力和人控自然力。一般来说,人的工具系统最早是以替代人的体力为主的,包括各种手工工具和机器。在当代,由于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出现,工具系统开始替代人的脑力。

“人——人——自然界”模式表明,人是利用与他人的关系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的。人类脱离动物界毫无疑问是由此出发的。人作为社会化动物,社会关系的工具意义一开始就存在。在原始社会,人们对社会关系的依赖并没有超出动物界的水平,人对他人力量的借用,直接表现为对他人体力的借用,而这种借用关系是相互的、平等的。在出现社会大分工后,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不再直接表现为对他人的依赖,而是转变为对他人劳动产品的依赖。从农业经济时代到工业经济时代,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间的物质交换,只不过在农业经济时代交换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在工业经济时代是获得价值。现在是信息时代,物质和能源的流动趋于符号化,脑力在人的生产劳动中的作用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这种支配和主导表现在为生产过程提供软件形式的精神产品。可以说,信息或智能交换成为新的社会关系的基础,这标志着以物质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一次飞跃。社会关系质态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的,或者说是“人——工具——自然界”模式的变革引起的。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人们的工具系统不断升级换代,从而人与人的关系——作为人们组织起来面对自然界的工具或手段,也必须加以改变。人把社会关系作为实践的工具或手段,是人类与动物界的一个根本区别。虽然有些群居动物也利用集体的力量谋取生存资料,但他们的结合是出于本能,只是借用同伴的力量。人与人的关系则有着远为丰富的内容。如果说生产工具解决的是加工自然界的武器问题,那么,社会关系则解决的是将人力组织起来的武器问题。

以上所说的自然界是纯粹的客观世界,是与人这种主体相对应的客体,其实,人在改造外在于人的纯粹自然时,也在改造自身的自然界,其成果就是人的体力、智力、道德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不仅在人的生产实践中具有工具意义,而且在人自身的生产实践中也具有工具意义:社会关系是真正属于人类自己的世界,个人的生命来源于这个世界,发展依靠这个世界,满足精神需要离不开这个世界。

综上,社会关系不仅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工具系统,也是处理人与自身关系的工具系统。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的本质力量——社会关系的对象化是制度的形成机制。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与其他对象性存在物不同之处在于,人的本质力量能够以实践、认识、价值、审美、交往等活动方式全面、完整地“化”于对象之中,其主要表现就是人真实占有、支配对象。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全面展开、确立、实现,以达到人真实理解自身本质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生产、工业、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同时他还指出,人的劳动不仅生产出产品,而且生产出生产行为的关系,不仅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而且生产出他同这些人的关系。因此,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不仅表现在工业方面,而且表现在社会关系方面。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也可以对象化。社会关系对象化中所产生的产品就是制度。

当然,对象化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主体本质力量塑造对象,对象规定、制约主体。对象化的双向特征,表明主体与对象在实践活动中相互规定、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对象化过程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所以,在社会关系对象化中,人在改变社会关系的同时,人自身存在的形态和性质也受到社会关系的塑造和制约。人类社会制度正是在这种人与社会关系双向对象化中向前发展的。

3.制度作为社会关系对象化产物,其属人性质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在社会关系对象化实践中,人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制度的设计对社会关系进行能动作用和改造,使社会关系按人的目的发生符合人的需要的变化,从而实现对社会关系占有、支配,达到对自身存在的真实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力量也由此得到确证、实现和拓展。但是,在实践中,结果往往不是这样。从人类历史来看,自人类社会产生,直到今天,社会关系作为人类结合起来应对自然挑战的组织方式是外在于人的,人们形成社会关系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矛盾,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但社会关系外在于人却使人受到社会关系的奴役,作为社会关系对象化产物的制度也是这样。只有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自主控制,这样制度的创制才能真正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制度才会成为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应该承认,虽然现实中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还有与人的本质相违拗的方面,但制度的属人性质却是以累积方式增长的。

4.社会关系的对象化不是机械的复制现有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对象化是按照人的基本尺度,在历史所提供的可能限度内对社会关系进行确认、改造和维护,其间有坚持也有创新,有因循也有变革。社会关系对象化,不是停留在既有社会关系的性质和水平上,如果这样,就不会有人类的解放和进步。在社会关系对象化中,人完全能够从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诉求出发,结合社会生产方式的客观要求,通过制度变革和创新来改变和完善人的社会关系。制度作为社会关系对象化的产物,不仅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同时还是人改变既有关系、发展自身的工具。

5.制度主要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根据不同的角度,制度可划分为多种类型,而最为常见的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类。正式制度是人们自觉创制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一系列成文规则,是行为约束的外在形式,通常由权力机构来保证实施。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是行为约束的内在形式,是一种心理约束或自觉约束。

作为社会关系的正式的稳定的规范体系,正式制度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社会形态意义上的社会制度,它以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实体内涵,标示着社会的根本性质,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层次是指社会某一领域的具体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第三层次是更为具体的制度,体现着某种行为方式和办事规程,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契约等。

作为社会关系的非正式规范,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中约定俗成、共同恪守的不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规则体系,既包括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规则,也包括有意制定但不依靠强制力实施的规则,主要涵盖价值观念、人际网络结构、村规民约、习俗惯例等方面。

[1] 陈观胜,李培荣(译).社会学是什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9.

[2] 科斯,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253.

[3]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226.

[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7:345.

[5] Treitsche.Politics,New York:Macmillan,1906:167.

[6] 刘李胜.制度文明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8.

[7] 社会学概论(试讲本)[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157.

[8]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253.

[9] 陈颐.简论以制度为学科对象的社会学[J].社会科学研究,1988:(3).

[10] [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375.

[11]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90.

[12]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20.

[13] 刘李胜.制度文明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8.

[14] 贺培育.制度学:走向文明与理性的必然审视[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6.

[15] 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2:150.

[16] 余金成.劳动论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9.

猜你喜欢
对象化本质工具
对象化的思想:人类生活中的信息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非对象化”及其人本价值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巧用”工具
读者(2017年18期)2017-08-29 21:22:03
论对象化及人之存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