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杰
文明礼仪就像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只有从礼与行的角度,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才能做到“小处不随便”“大处有样子”,以细节彰显自己的风采和魅力,为自己赢得鲜花和掌声。
礼仪是社交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获得别人认可的一个标准。有的校长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升学率高、有实力就行了。的确,现代社会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降低了要求。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了,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只要留心一下我们周围的校长就不难发现,越是懂文明礼仪的领导,就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人们对
其采取不欢迎的态度,又怎么能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校长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一项不断与教师、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交往的工作。如果不通人情世故,不懂文明礼仪,周围的人很难接受你、认可你。有的校长说:“我这个人就是说话粗鲁一点、打扮邋遢一点,虽然不懂人情世故,可是我有满腹才华,真金不怕火炼,最终,教师、学生和家长还是喜欢我的。”可是这个“最终”要花多长时间?他在“火炼”时要受多少煎熬?如果他肯花一点时间修饰自己的容颜,花一点心思提升自己的修养,又何需“火炼”呢,他应该一出台就获得满堂彩呀。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校长与教师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逐渐消失。那么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如何修养礼仪呢?
首先,注重个人着装。在家中,校长没有固定的观众,尽可按自己的喜好去打扮或者根本不打扮。可是,当校长走进校园的时候或登上讲台的时候,需要作教师和学生们的榜样。校长的着装要表达的信息是得体而不是刻板、是美丽而不是妖艳、是自信而不是寒碜、是高雅而不是富贵、是大方而不是怪异。因此,校长在学校决不可以“穿衣戴帽,各凭所好”。从仪容仪表说,要求整洁干净。女校长最好将长发束起,避免长发披肩;男校长的发型有三个标准,即前不附额、侧不掩耳、后不及领。不穿奇装异服,服装款式要求知性大方,有领有袖等。
其次,从仪态举止来说,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站姿能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体;走路要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表情神态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微笑;谈吐要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这样才能体现出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知性质朴、蓬勃向上的风采。
最后,作为校长尤其要加强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影响他人,首先应开启自我成长之旅。假如每个生命自出生起,都是一个空桶,那么经年累月,受环境熏陶的影响,这个桶会被逐渐填满。如果填充物都是爱、鼓励、包容、善良,自然他的爱与喜悦会溢于言表,让人觉得温暖而有教养。反之,他表达的将是自私、狭隘、粗鲁、失礼、抱怨等负面情绪,令人望而却步,对事业发展及社交造成困扰和阻力。
校长应时刻自省自己的内在被什么填充,这种填充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无论它过去被什么填充,现在都应将它还原成空桶,释放所有的旧伤、疲惫、怨恨、无知和自大。从现在起,每天为它注入充满爱的阳光雨露,然后再用它去浇灌依偎在自己身边的可爱的同事和学子们,当他们的空桶渐被爱意填满时,他们自然也会懂得去浇灌身旁的花花草草,芸芸众生。如此,越来越多人的内在充满了仁爱,必将处处展示出礼仪之邦学校文化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