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婧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随着我国出口商品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海外市场上“中国制造”随处可见,出口贸易规模居全球首位。而与之相矛盾的是规模与利益之间存在明显反差。海外市场普遍存在着中国商品“以低价占领市场”的现象,甚至在人均GDP高出中国十倍的发达国家,有些商品的销售价格却比国内市场同类商品价格低廉。在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出口规模扩大,而出口价格指数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少,这极不利于中国出口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解决“低价格”与“高收益”之间的矛盾,扩大中国出口企业利益空间尤为重要。
纺织品、玩具、箱包、鞋类、家电等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商品,在营销策略上打的就是“价廉牌”。例如在美国,中国出口的轮胎难以撼动几大高端品牌,所以就以较低的价格占领了美国的中低端轮胎市场。基于中国劳动力要素价格相对较低,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上以低价换取市场。这些产品往往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大多属于生活必需品和易消耗产品,产品可替代性较强,打价格战无疑是最快速也最直接有效的竞争手段。因此外贸企业对这种营销策略较为偏爱。此外,随着近年来新兴市场的兴起,中国商品的出口目的国也开始倾向于经济上升期的亚非拉国家。在这些国家,低价格更是出口企业惯用的竞争手段。
中国虽为出口大国,中国制造充斥海外市场,但是传统的以加工装配为手段的制造业产品无论是品牌效应还是创新能力,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出口产品大都只能算是较低端的“加工产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以2011年第三季度为例,我国出口贸易中47%[1]64的出口额源自加工贸易企业为外商的代工生产,其产品多使用国外知名品牌,中国仅从中获取低廉加工费用,处于价值分配最低端。而自主品牌商品仅占出口额比重不到10%。[2]77,且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海外市场难以与高端品牌产品一较高下,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去吸引国外消费者。甚至有些厂商本身为了低价营销,从源头就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忽视产品质量的把握与提高,这也进一步削弱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如此恶性循环,高质高价更是无从谈起。
在我国出口贸易中,中小型企业包括数量众多的乡镇企业是一股庞大且活跃的外贸出口力量。它们为出口贸易带来活力和多元化格局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许多企业规模小,对品牌、技术的认识和投入不足,同行业间为了获取短期利益,往往竞相压价,以自相残杀的方式粗暴竞争、争取订单,利益拱手让给国外进口商。
我国出口贸易普遍都是订单贸易,出口企业往往将产品送出国门即视为“大功告成”。出口价格被国外进口商在出口环节极力压低。因缺乏系统的国际营销网络,难以与国外消费者直接联系,即便他们具有高收入和较大购买力,中国企业也难以从中获利。更多利润被国外进口商在从中国低价进口而到本国市场高价转销的流通环节中截取。中国企业忽视了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国外消费者市场。
中国的外贸企业作为卖方,却极少掌握定价主动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选取10个进出口活动较为活跃省、市的987家外贸企业作为样本,统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在产品定价权方面处于弱势。其中完全没有定价权的企业数量约占10%,定价能力较弱的企业占47.4%[3]47,其余有定价权的企业中,大多数还是外资企业。包括像稀土、焦炭等垄断性资源产品,也大都受买家操控,没有价格主动权,基本丧失资源出口的效益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出口导向战略的贸易政策不断增强,中国政府采取“出口退税”的政策以鼓励出口。经过7次调整,综合退税率已调至13.5%。即每出口价值一百元的商品,中国政府财政补贴本国出口商13.5元,而这部分补贴利益实际被外国进口商获得。政府的大力补贴也是出口商品在海外市场低价销售的重要原因。
中国部分外贸企业为了短期利益,采取价格打压彼此的简单而粗暴的竞争方式,或相互诋毁对方产品质量、信誉、资历,以致在内耗中扰乱行业秩序,也不利于相关行业间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甚至破坏整个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在国际市场的形象。短期利益的过度攫取不利于行业长期和整体的发展。
中国商品低价出口,往往易被进口国出于某种目的,借口“低价倾销”,从而对中国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的贸易管制措施。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攻击最多的国家。我国许多外贸企业不仅为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频频应诉,还面临一旦败诉即遭受巨额罚款等多种不公平待遇。低价换来了市场,却最终得不偿失。
从以上也可以看出,“低价”策略应用不当,出口企业利润降低,出口商品结构失调,出口流通环节不畅通,资源浪费显著,最终导致贸易整体利益流失。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外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外贸秩序的有序建立,甚至可能威胁国家政治、经济安全。
因此,有必要对目前中国商品出口价格指数偏低的问题深刻反思。
目前,中国贸易总量巨大,出口总量位居全球首位,然而追求数量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只能使中国始终停留在贸易大国的位置,而无法成为贸易强国。低价的劳动力要素近年来优势逐步被东南亚其他具有劳动力优势的国家削弱,仅有速度而无质量的贸易增长模式极易被他国取代,因此增强出口产品内在品质尤为重要。
在出口贸易规模合理扩大的前提下,将贸易发展目标从重规模、重速度转变到重质量、重效益上来。用制成品出口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用技术层次高、附加值高和加工层次深的产品出口替代技术、加工层次低的产品出口。广泛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积极引进和引导外国资金、技术和现代化市场管理制度,降低出口贸易中社会、经济成本。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利用资源,集中精力和优势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制成品。
贯彻“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提升产品质量与科技含量。掌握核心技术是中国商品立足国际市场的根本。促使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从低成本、低价格向核心竞争力优势转变。[4]31举个反例,美国人说“高速公路上爆胎的70%都是产自中国的轮胎”,低价格而无高质量,同样低质量必然无法高价格。所以,重质量、重科技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在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密集优势,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抓紧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更新与升级,塑造新的非价格竞争优势,以高效的营销体系为渠道,逐步转变国外消费者针对中国商品“价廉”的第一性认识,改变中国商品以低成本生产、以低价格出口的传统市场开拓手段,用高质去赢得国外客户,逐步提升产品价格,扩大利益空间。
商品的价值衡量是有形且有限的,而品牌价值是无形且无限的。出口企业应从长远着眼,增强品牌意识,培育自主品牌,扩大海外市场品牌宣传,变商品营销为品牌营销,是品牌推动商品深入人心,特别在是国外消费者心中的份量。与此同时,注重商标在海外市场的注册与维权,以提高身价,抬升利润空间。
行业、企业间团结并进,注重产业链建设,把握关键原材料采购环节,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以提升定价话语权,避免国外进口商无理压价。
同时,注重国际营销网络系统性建设,不仅将商品送出国门,更应是送到终端消费者手中、心中。减少从出口方到国外销售终端的流通环节,将利润空间更多掌控在中国出口企业手中。
中国企业在产品出口的同时,注重对外直接投资。寻求合适的海外生产基地,实现全球配置资源的同时,有效利用多数国家对于本国生产产品的税收、补贴等政策,在享受优惠的同时,规避针对外国商品特别是中国商品而设置的种种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同时,外贸企业也应提起对于贸易纠纷的重视,加强预见性,提高应对能力,做到有备无患,兵来将挡,高效化解贸易纠纷,规避不合理的惩罚,降低预料外的成本。
在国内采购、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与出口行业相关物流、保险、金融、检验检疫包括政府部门应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以协助出口企业资金流通及货物周转,通畅便利的出口国外市场,减少不必要资金占用和货物周转中产生的货损货差,降低出口方出口成本与风险,也是实现其利益提高的关键所在。
过度依赖国外市场,过度依赖价格优势,不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健康、长久之计。唯有掌握价格与利润的均衡,达到规模与利益的并增,中国才能真正从“出口大国”成长为“出口强国”。
[1]徐奇源.外币结构制约人民币国际化[J].财经年刊,2011(12).
[2]李连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道[J].高层论坛,2012(3).
[3]汪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2011(10).
[4]王绍媛,李艳丽.中国对外贸易[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