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胜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的宏伟目标。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的政府报告中多处提到文化建设,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充分显示出我国的文化建设已经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两会上,文化更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历史使命,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极大地有利于建设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在思想上强大、观念上超前、价值上先进、道德上高尚、素质上优秀、精神上凝聚,才能达到文化创新,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核和灵魂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强国、道德强国、精神强国。文化创新的核心是思想创新,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建设思想强国。创新文化,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不仅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同时要着眼于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努力创新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当代人的责任与历史使命。
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生产,是最需要高校教育传承的领域。因此以高校教育传承主流文化,以人才培养创新先进文化,以素质教育引领社会文化,是时代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保留、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培养高校校园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2]。
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殿堂,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同时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积极而又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加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推进大学教育改革发展。传承高校优良传统文化,培育高校治学精神,重视高校物质文化的创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重视校园环境与人文景观建设,加强高校文化载体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既有人文气息又富含学术涵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并创新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
增强高校文化自觉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把握原则明确任务,提高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大学生的思维正趋向于成熟,个性心理明显,情感自尊、竞争意识、自我意识成为了最主要的思想。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成了当前教育的迫切需要的教育方法,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着力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日常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等内容,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政治保证。我国大学应举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达到社会主义新时期和中华民族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主要在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流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重点是对大学生的社会性启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于学业育人和文化育人,更重要的是要突出人格育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德育为先,全方位均衡协调发展,为每个大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培养有能力、有理想、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实现大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面对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教育者的主体价值,积极的进行高校学生个性培养。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同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个人国家前途命运密不可分的良好氛围,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3]204-205。
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如建立健全校园绿色网络,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也可以通过微博等新的网络媒介,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融入到高校学生的生活中去,从细微处引导高校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正确的看待事物,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增添新的色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作用,需借助科学的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实效,让其不仅流于形式。如在高校内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继而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将心理学运用在思想政治工作当中来,明确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3]。亦可将管理学、社会学领域的科学方法引入进来,使之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人才。
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创新需要建立起一套长效机制,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式的活动建设模式,营造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创新建设的长效发展[4]174-175。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重要角色,高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把师德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建立知识型、专业型的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局限于“两课”,也要求高校在学生专业课学习与社会实践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专业课教学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引导学生感受浓厚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文化传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传承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传承,古为今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的现状,创新高校校园文化,不断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培育、弘扬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精神,使其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状态。
高校应当把文化专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普及传播结合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格教育、人格完善,体现高校的文化精神、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高等学校成为全社会先进文化的风向标,成为文化传承创新主要载体,发挥高校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大学校园文化精华与时代需求的有机融合,将自强不息的意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其成为高校师生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理想、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全面深入地认识和尊重大学校园文化,大力发掘大学校园文化中激励人心、令人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使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面的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1]刘彦武.文化强国之路始于文化自觉[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编.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M].当代实践,2009(9).
[3]何成江.浅议高校思想政治创新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
[4]洪晓林.大学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经济,2010(21).
[5]郭绍华,王宏伟.浅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