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认知机制下人体词语的多义研究*

2012-08-15 00:52:12李青
菏泽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多义整体部位

李青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菏泽274015)

转喻认知机制下人体词语的多义研究*

李青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菏泽274015)

人类认识事物总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认知的基本参照点,进而认识周围的事物,再引申到抽象的层面,因此表示人体各部位的词的意义被赋予了厚重的转喻性。根据邻近原则和突显原则,人体词语词义通过认知转喻机制由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不断延伸。人体名词词义延伸有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部分代部分三种转喻形式,词性变化延伸主要突显事物的状态、关系、动作或过程的一面。

人体词语;一词多义;转喻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索绪尔认为,语言的任意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即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地逻辑上的联系,符号对现实中跟它没有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受认知环境和社会环境制约的,语言形式不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反映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赵艳芳,2001)。多义现象是一个词语有多种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逐渐深化,原有的词汇不足以表达新意,而又不可能无止境地发明创造新词,于是不可避免地要用原有的词表示相关的新事物,造成一词多义。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现象(包括不同义项和不同词性)是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隐喻的认知原则是相似和顺接,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而转喻的认知原则是接近和突显,即同一认知域中事物容易被感知或突显的部分用来代替整个事物或其他组成部分。本文以邻近性和突显性为出发点,以人体词语为例,分析一词多义的认知转喻机制。

一、人体词语词义延伸的认知转喻机制

“语言交际受到相互竞争的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制约,交际者只能选择具有突显、重要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即运用转喻进行交际。”(董成如,2004)转喻是基于人的基本经验,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以邻近性和突显性认知原则为基础,用突显易感知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一个人有很多特征,如果他的头比较大,处于突显位置,那么就可能被叫做“大头”。同样,如果一个女人很爱说闲话,喜欢四处传播,那么她的嘴巴的说话功能就处于突显位置,就会被人叫做“大嘴巴多嘴者”(big mouth)。人体词语在转喻认知模式下的词义延伸主要有三种:“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以及“部分代部分”。

1.部分代整体转喻

人体是由身体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突显部分可代表整个人体,这种用人体词语转指人的转喻又称提喻(synecdoche)。以“hand∕手”为例,原意是“the part of the body at the end of the arm”,根据转喻认知模式的突显原则,引申出指代“人”的意义如“a person who does physical work on a farm or in factory∕农场或工厂的体力劳动者,工人”;“a sailo on a ship∕船员”;“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众人拾柴火焰高”。“head∕头”原型为“the part o the body on top of the neck containing the eyes,nose mouth and brain”,头部位于身体最高处最显眼位置,因此常突显来代表人,如“the person in charge oa group of people or an organization∕负责人,领导人”常见用法有“head of government∕政府首脑”,“the crowned heads∕欧洲各国君主”;“the person in charge of a school or college∕校长,院长”,常见用法有“headmaster∕校长”,“head teacher∕班主任”;“a∕per head”表示每人,“The meal worked out at 20 a head∕这餐饭合计每人20”;“a hot head∕急性子的人”;“a dumb head∕笨蛋”;“It cost him his head∕这要了他的性命”;“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可以转喻人的身体词语还有“finger”:“lift a finger∕举手之劳”;“mouth∕口,嘴”:“糊口、名嘴、活口,hungry mouths∕饥民”,“There is another mouth to feed∕又多一个要吃饭的人”。

转喻认知模式的发生遵循接近原则和突显原则,表示人体各部分的词语转指人体主要是靠突显来发生作用。在人类实践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对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突显部分来代替整体,因此能转指人体整体的部分词语均是易辨认的,与主题接近且处于明显位置,如“head∕头”,是人体的最高处和最显眼处,或是相应动作发生时的活跃区域,如“hand∕手”,在做事情的时候基本是最忙碌的就是人的一双手,同样吃饭和说话的时候最活跃的是嘴,所以才有“名嘴,hungry mouths∕饥民”的用法。

2.整体代部分转喻

转喻是指在同一个认知域之内表述和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现象,既可用一个部分来认识另一个部分或整体,也可以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两者具有邻近或突显关系。根据完型原则(gestalt principle),任何事物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在人的感知中,事物的属性和组成部分只有在整体感知中才起作用,才更有意义。能够完型感知的整体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认知上更加简单、更容易识别和记忆,因此便有了“整体代部分”转喻。

“整体代部分转喻”主要是指“整体转指活跃区域”,它是非常自然、普遍的语言现象,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视之为一种转喻。如Jeff rides a bike∕杰夫骑自行车。“Jeff”作为整体转指其活跃区域——完成“骑车”这个动作所涉及的手、脚、腿、胳膊等,而“bike”代表的活跃区域是车把、车座、车链子和脚蹬子,而不包括车筐、后车座等非活跃区域。由此可见,活跃区域是某一实体的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活跃区域更为突显,更为重要。头发长在头上,是头(head)的一部分,突显的头可转指活跃区域“头发”,所以我们说“梳头(comb one’head)”,“洗头(wash head)”;同样,鼻孔是鼻子(nose)的组成部分,“抠鼻孔(pick nose)”就是鼻子(nose)转指抠鼻孔时的活跃区域“鼻孔”;眼睛(eye)也可转指其组成部分眼睑,所以有“close∕open your eyes”,其实合上和打开的是眼(eye)的活跃区域眼睑;mouth(嘴)也可转指其活跃区域嘴唇因此产生了“shut your mouth闭嘴”,其实是指合上说话时的活跃区域“嘴唇”。

整体转指部分转喻的认知基础是完型原则,完型即格式塔,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作为整体的完形结构比构成它的组成部分更容易识别和记忆。因此,人们靠对物体模糊的完形感知来认识基本范畴,完成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范畴化。

3.部分代部分转喻

人体部位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在实践活动中,人们的身体有时被当做一种工具在被当做工具时,由于邻近性和突显关系的作用,人体部位就被赋予相关工具的概念,从而人体词语就被赋予这方面的意义。肢体名词和其他表示人体外在部位的名词用作长度单位名称就是这种情况(黄碧蓉,于睿,2011)。例如,“foot”(脚,尺)是英制基本长度单位,为人体一脚之长,约12英寸;“inch (英寸)最早在荷兰语中的本意是大拇指,一英寸就是一节大拇指的长度;“hand”是一手之宽,是测量马的高度的单位,约等于4英寸或10.16厘米;“fin ger”既可以表示一指之宽,指幅(3∕4英寸),又是一中指之长(4.5英寸);“head”可以表示一头之高如“taller by a head”。

人体词语还可以转指相应部分的特征和功能一些以功能为强势特征的部位就可以转指其相应的特征和功能。“眼睛∕eye”能看,根据这一邻近性特征,“eye”可以转指眼光,“have an eye for”表示对…有鉴赏力;“耳朵∕ear”能听,因此“a good ear”表示灵敏的听力,辨音力;“鼻子∕nose”能闻,“have good nose”表示有灵敏的嗅觉。人体内脏器官处于内隐状态,人们缺乏对它们的直观感知,所以相应的转喻发生的就少。汉语中有用“心”、“肺”、“肝”“肠”、“胆”来表达情感的例子,如“心痛”来表达一种消极的难过的情感,“没心没肺”用来形容人不动脑筋,没有心计,“肝胆相照”表达一种豪气、仗义之情,“柔肠”表达一种绵绵的情谊。

人体部位词被用作长度单位名称主要是依据邻近性原则发生转喻,人类在早期实践活动中,只能用邻近的身体作为测量工具,从而产生了测量工具代测量结果的部分代部分转喻;外显人体部分的词语还可以转指它们的特征和功能,这是施事代受事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黄碧蓉,2011)。

三、人体词语词性变化的认知转喻机制

在认知层面上,名词不只是表示事物,也可以表示过程和动作。认知语法把语义定义为主观意象,每一个语义都对应一种意象,名词的意象可以是静态的、具体和抽象的事物,也可以是不同程度上的动态意象。那么,动词就是突显事物的状态、关系、动作或过程的一面(赵艳芳,2001)。当我们注意到身体各部位发出的动作或行为时,由于邻近性的连接作用,表示人体部位的名词便可以转指人体部位相应的动作行为。英语中的名词动用也是词类的再范畴化,表达的是借用工具所进行的整个行为,或是由动作主体所突显的动作意象。Dirven认为在事件图式中,除了行为动作以外,还有行为主体、方式、结果、原因、时间、地点等要素,这些要素或多或少与整个事件相关联,其中突显的参与成分可代替事件本身(Driven,1999)。英语人体词语名词动用主要有两种认知理据:工具代行为、受事者代行为。

1.工具代行为

日常生活中,人体各部位是完成某个行为或进行某个动作必须要使用的工具,在动作行为进行过程中,很多参与动作行为的人体部位因此得到突显,因此就发生了“工具代行为”的转喻关系,相应的动词表示“使用某身体部位来完成某动作”。例如“head”:“head the ball into the goal∕用头将球顶进球门”;“eye”:“eye the cake∕眼睛盯着蛋糕”;“mouth”:“mouth one’s words∕用嘴说,读”;“nose”:“His dog nosed me∕他的狗闻了闻我”;“shoulder”:“shoulder one’s suitcase∕把旅行箱扛在肩上”;“hand”:“hand me the book∕把书递给我”,当然传递东西的时候是要用手的;“elbow”:“elbow one’s way∕用肘挤过去”;“foot”:“I footed two kilometers∕我步行了两公里”;“knee”:“knee the door open∕用膝盖把门撞开”;“finger”:“He fingered the few coins in his pocket∕他用手指摸了摸他兜里的几枚硬币”。

2.受事者代行为

在一些情形下,受事者有可能因其较高认知突显度而最引人注意,进而被用以转喻动作,如“skin”:“My mother will skin me alive if I go home late∕如果回家晚了,我妈会活剥了我的皮”。“ski∕皮肤”作为动作“remove∕剥”的受事者转用为动词后,转喻动作“remove the skin∕剥皮”,进而引申为“punish severely∕严厉惩罚”。“She brained m with a rolling pin∕她用擀面杖狠敲我的脑袋”,名词“brain∕脑袋”作为“hit∕敲”的受事者被用以转喻动作“hit on the head∕敲某人的脑袋”。“Sam tiptoed into the classroom∕山姆踮着脚尖走进教室”,“tiptoe∕脚尖”作为“stand on∕踮”的受事者被用以转喻动作“stand on tiptoe∕踮起脚尖”“The boxer chinned his rival with a hard blow∕拳击手狠狠击打对手的下巴”,名词“chin∕下巴”转指动作“punch on the chin∕击打下巴”。

转喻认知模式下的人体词名词动用主要是突显了语义的动态意象,人们在运用某一身体部位发出动作时,根据邻近性转喻原则自动将动态意象与相近的器官及功能联系起来,便形成了词性变化。

四、结语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实践认知过程密切相关,是由认知机制决定的,反应人的认知。转喻是人类重要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活动,具备极强的操作性,只要存在邻近性,有突显方面,就可进行转喻操作。因人体各部位与人的邻近性和突显性,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常以人体词语为中心进行转喻操作,丰富了语言和认知思维。转喻对人体词语词义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词义延伸和词性变化两方面,词义的延伸主要有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和部分代部分三种转喻模式,而词性的变化主要是基于工具代行为和受事者代行为转喻机制的名词动用对转喻认知模式下人体词语的多义研究解释了转喻认知思维对语言多义性形成的原因。

[1]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 ty of Chicago Press,1987:27-68.

[2]Dirven,R.Conversion as a conceptual metonymy of e vent schemata[C]//Panther,K-U.&G.Radden.Metonym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sterdam/Philadelphia:Benja mins,1999:17-59.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6-120.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38-250.

[5]黄碧蓉,于睿.人体词语词义转喻性研究[J].外语学刊,2011,(4).

[6]叶碧慧.英语一词多义的转喻认知机制[J].宁波大学学报,2011,(4).

[7]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On the Metonymic Mechanism of Polysemy of Body Terms

LI Qi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Heze University,Heze Shandong 274015,China)

The humans always use their bodies as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to know things around them,and then further understand abstract things.This has resulted in the strong metonymical properties of the body terms.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contiguity and salience which are the basic metonymic principles,the basic meanings of body terms keep extending to other meanings through metonymic mechanism.The meaning extension of body terms as noun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kinds of metonymy,part for the whole,the whole for part and part for part.The verbalization of body terms results from the salience of the state,relationship,action or process of an event.

body terms;polysemy;metonymy

book=8,ebook=96

H0-06

A

(责任编辑:谭淑娟)

2012-05-06

李青(1985-),女,山东临沂人,菏泽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1673-2103(2012)04-0116-03

猜你喜欢
多义整体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0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26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0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语言与翻译(2015年2期)2015-07-18 11:09:55
一个所谓多义句式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