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文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从文化软实力视角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郭继文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紧密相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定了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方向,并贯穿于文化软实力建构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重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层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文化;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在重视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纷纷把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伟大战略任务。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保证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的正确方向,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适合人民群众需要、使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相统一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资源通过相关载体以柔性或非强制性的方式作用于客体而产生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作为本国的重要发展战略。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印度、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极力支持和扶植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文化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和多种手段大肆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加大对他国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渗透,试图实现西方尤其是美国价值观的全球化。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加紧进行“分化”、“西化”,进行意识形态尤其是价值观的渗透,毒化我国的社会环境,干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企图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邪路。因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把握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前,中国国内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式、分配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出现了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容易诱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会死灰复燃,甚至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结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有时甚至表现得相当激烈。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思想斗争。在这种状况下,必须正确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及各种腐朽的思想就会去占领。这就使得我国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群众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我国人民在精神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需求,对文化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和要求更高。目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与人民的需求差距甚大。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文化软实力的资源是文化,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同时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身素质的文化才能产生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资源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和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构成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层次的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次。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本质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其意识形态尤其是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增强与一定的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马克思主义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作为具有文化共性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与其他文化交流、对话、融合中,显现自己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是中国文化软实力资源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与形形色色的非社会主义文化竞争,争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导权,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统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行动,才能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并引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要坚持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和腐朽的思想,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地战胜各种腐朽思想,确保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成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反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中,牢固地坚守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坚持文化软实力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引领多元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流派、指引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结合人民群众生活实际,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熟悉的语言传播、宣扬马克思主义,使人民群众更易接受、掌握和运用理论,提升理论对群众实践的引导,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努力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文化软实力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系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反观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易帜改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导地位,没有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思想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建设不存在价值无涉和价值中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文化软实力的生成是指文化通过载体作用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接受并认同该文化,进而产生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文化软实力的生成主要经历了接触、接受和认同三个阶段。文化软实力的生成是从人民群众接触文化开始的。人民群众只有与文化进行接触,然后才有可能被感知和了解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和内涵,进而对文化产生好感。若人民群众认为接触的文化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并可能对自己的文化构成威胁,就会抵制或反对此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就不会产生文化软实力。接触为文化软实力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而能不能产生文化软实力还取决于文化能否被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人民群众认识到接受和认同文化对自己的发展有利,就会主动接受和认同文化。只有当文化尤其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得到人民群众认同的时候,才能产生持久的文化软实力。认同是“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产生一致的看法以及感情。”[2]认同主要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等,其中文化认同中重要的是意识形态认同和价值观认同。价值观认同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思想基础。当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时候,人民群众就拥有了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当人民群众的思想与行动不符合文化倡导的价值观时,人民群众就会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依据价值观来改变自己的思 想和言行。这时文化就会产生持久的文化软实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马克思主 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和掌 握人民,使人民在思想上认识、理解、接受、认同马 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 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 新理论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对马克 思主义的认同过程。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人民,使马克思主义 逐渐转变为人民的集体意识,进而上升为社会整体 意识的过程,是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相互作用、相 互结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人 民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 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接受、认同。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人民掌握马克思 主义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得到人民接受、认同的 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行动、转化为人民 行动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产生文化软实力的过 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人民提高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水平,把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结合起来, 人民的理论水平、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都能得到 进一步提高,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和认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重从意识形态和价值 观层面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经历了接触、接受 和认同的过程,因此,不宜采用简单的强行灌输和 宣传手段,而应通过柔性方式或非强制方式向世界 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让人民在潜移默化中了 解、接受、认同,以提升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 感召力和塑造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密 切联系世情国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坚持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 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使人民群众 更易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黄平,罗红光,许宝强.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 学新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33.
D0-0
A
1009—0274(2012)04—0058—03
郭继文,男,山东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文化哲学。
✳本文系教育部青年项目“霸权与平等:文化全球化的双重逻辑”(编号12YJC72005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李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