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益巍
(美国圣约瑟夫大学, 宾夕法尼亚 费城19131)
华尔街作为冒险家的乐园,各路高人在此一较高下,多年来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总是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资本主义市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地上演着行业的荣枯、公司的沉浮、巨头的更迭,这一点在华尔街体现的尤为明显。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资本主义市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华尔街少了一些霸气,多了一层悲伤,而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让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了华尔街。
“占领华尔街”运动是一连串主要发生在纽约的集会活动,其行动灵感来自于2011年发生的阿拉伯之春,尤其是发生在2011年埃及革命期间的开罗塔里尔广场周围的集会与示威运动,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的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有的人甚至带来了帐篷,扬言要长期坚持下去,把华尔街变成埃及的解放广场。活动的目标是持续占领纽约市的金融中心区华尔街,他们的意图是要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反对大公司的贪婪不公和社会不平等,以及权钱关系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对法律和政治的负面影响。组织者试图通过占领华尔街以实现“尽可能达到我们的要求”的目的。
此次“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发起者是Kalle Lasn和一家叫做Micah White of Adbusters的加拿大反消费主义的出版社[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次运动很快就发展成为叫做“一起去占领”的运动并蔓延到全美甚至全世界,大约有120个美国城市都发生了抗议活动。10月6日,数千名示威者聚集在位于白宫和国会之间的自由广场,高举标语,谴责大企业利用金钱影响政治,要求政府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保障民生的项目中去,而不是补贴大企业或者在海外发动战争。12月2日,抗议者们又开始在百老汇进行露天表演活动,借此来继续推动“占领华尔街”运动。除此之外,在波士顿、亚特兰大、丹佛、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都相继出现了类似的活动,而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布拉格、法兰克福、多伦多、墨尔本、香港等也都分别举办了各自不同规模的“占领”活动。这些现象表明,本次“占领华尔街”运动深深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
此次“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成为了自从上世纪60、70年代民权运动以来最大的一次社会运动[2],这次运动不仅反映出了美国中产阶级所遇到的危机,也反映出了美国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华尔街可以被看作是美国金融界的一个缩影,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华尔街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金融的中心。它决定了世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结构,掌握着定价体系,同时也依靠畸形的分配机制,撷取了大量的财富并将这些财富以一种很不公平的方式分配出去。尽管参加“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职业,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打破华尔街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垄断。因此,这次运动可以认为是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缩影,“占领华尔街”不仅仅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危机,也反映出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危机。
事实上,美国现在所面对的所有经济问题、社会矛盾、金融危机、债务问题以及政治纷争都是和美国金融资本主义制度分不开的。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到金融资本主义时期,这也为金融危机作了铺垫。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金融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扩张,美国动用他们发达的金融体系将股票、期权以及衍生品在市场中流动并逐渐的积累扩张。如果把金融危机之前所有的金融资本(包括债务担保凭证、信贷违约掉期以及其他各种衍生品)都加起来,虚拟经济的总数将会达到400万亿~500万亿美元,但是美国的GDP仅仅是12万亿~14万亿美元,其实体经济要远远少于虚拟经济。美国GDP在全球GDP中的所占比例正在减少,在上世纪中叶,其所占比例大概是50%,但是到了上世纪末,占比已经降到了30%左右,尽管金融美国实体经济总量只占了不到世界总量的25%,但其金融资本却占了世界总量的将近一半,这一切都意味着美国需要借助金融工具来捍卫其在全球的地位。
美国商务部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12月到2009年6月,美国家庭平均收入降低了3.2%,但从2009年7月到2011年6月,降幅却达到了6.7%,2010年的贫困率是15.1%,达到了1993年以来的顶峰,并且是连续四年都在增长。2010年美国的贫困率是这样定义的,就是一个四口之家年均收入少于22 314美元,或者人均年收入少于11 139美元,这两个数据都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人正在为国家经济的命运和他们自己的命运担忧。美国的商业存款已经是负数,而且政府也欠下了15万亿的外债,如果从这点来看,美国的贫穷程度甚至高于非洲国家,至少那些非洲国家没有这么多的外债。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已经让世人领教了它的威力,其广度和深度比1929年的大萧条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的失业率现在已经上涨到了9%,相关机构做过一项调查,该调查指出,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华尔街雇员的工资收入过高,仅仅26%的人认为银行业的道德水平目前仍然跟从前一样。直到2007年,10%的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总和占到了美国全国人民总收入的一半,这些收入大部分都进入了那些处于金字塔顶部阶层的人群的口袋之中。但是自从19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重心从生产转移到金融,美国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逐渐从自有资本主义走向了权贵资本主义,这段时期,90%的美国家庭收入就从来没有增长过,但是富人们利用他们手中的特权,甚至控制选举结果来为他们这一阶层服务获取利益,就连政治也沦为了他们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工具。随着“让成功人士受益”的口号的提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沟壑变得越来越深,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富人们并没有比穷人支付更高的税,所以,即使将华尔街高管们的平均工资降低30%,广大美国民众的不满情绪仍然随着“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继续而持续高涨。
富人们利用特权和规则的便利之处积聚财富,不仅过去如此,直到现在,富人们仍然在这么做,造成的结果就是富人更加富有,但这一切并没有让大部分美国人受益,甚至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一来,金融危机影响面覆盖了越来越多的人。金融企业的高管们,他们搞垮了整个企业,到最后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却还能得到高额的离职金,这离职金还有一个好听的名称,叫“黄金降落伞”,而讽刺的是,这些人当中会有谁会真正的降落呢。
在这次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我们还看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美国的全国媒体都对此失声了,一反他们唯恐天下不乱的通常做法,把这件事情处理的低调再低调,实在躲不过去了,才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把本次运动描述成了“小打小闹的街头话题”,说是什么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现实意义,缺乏明确的政治诉求等等,总之一句话,这种事件不值得关注。与他们在报道其他国家类似事件的表现完全不同,这时我们不禁要问一下,当自己家里面发生如此重大事情的时候,美国那所谓的新闻自由去了哪里?事实上,美国媒体一直就是美国资本利益和政治经济制度的鼓吹者和捍卫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泡沫破灭后,美国媒体却从未对华尔街的罪恶和自己国家存在的制度性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反而不断的进行各种辩解和制造谬论,自夸美国如何如何强大,另一方面又不断将国内问题转嫁和栽赃到其他国家身上。本次“占领华尔街”运动将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深层次矛盾揭露在世界面前,但是面对资本利益,美国媒体不敢触及、不愿触及、无法触及,这是因为美国媒体并不是美国人民的媒体,而是资本家的媒体,资本家的喉舌,他们给资本家打工卖命,就得为资本家的利益服务。
随着这次运动轰轰烈烈的进行,“占领华尔街”的口号也已经变化了好多次,例如“占领华盛顿”、“占领全世界”、“联合起来、为了变革”。运动的参与者们因为很多原因而引发争论,例如反对战争、财富分配不均、气候变化、油价居高不下等。这意味着那些参加“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人们的目的并不是反对美国政府,而是反对那些大量撷取金钱的富人以及从中牟利的政客,并且批判那些被这些人积聚起来的财富。
资本主义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3],尽管“占领华尔街”运动不会改善美国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它也会在美国金融界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影响。从历史上来看,华尔街为美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创造了不少财富奇迹,华尔街今天的富可敌国,显示了金融业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也希望华尔街能够早日焕发出昔日的光辉。
[1]新华网.“占领华尔街”运动产生的原因[EB/OL].(2011-10-11)[2012-10-20].http://chn.chinamail.com.cn/txjs/2011-10-11/content_4694189.html.
[2]和讯网.占领华尔街运动告诉我们什么[EB/OL].(2011-10-09)[2012-10-20].http://opinion.hexun.com/2011-10-09/134024974.html.
[3]梁立俊.占领华尔街的“金融学解读”及对中国的启示[J].理论视野,2011,(1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