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桡动脉置管护理体会

2012-08-15 00:53:10童景萍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肝素钠贴膜桡动脉

童景萍

(景德镇市第一医院儿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新生儿血管细,穿刺困难,一般不能配合治疗,而重度窒息缺氧﹑重症心肺疾患的患儿常需要反复穿刺取动静脉血标本以检测其心肺功能状态,尤其是使用呼吸机期间,血气分析检测要求快速及时。景德镇市第一医院儿科应用留置针经桡动脉穿刺留置护理患儿,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科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住院危重症新生儿86例,其中早产儿(孕龄31~36周)48例,足月新生儿38例;年龄为0~28 d,平均6.5 d。新生儿窒息2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3例、颅内出血6例、捂热综合征12例、肺炎24例、羊水吸入综合征10例,均采用桡动脉置管。

2 桡动脉置管方法

1)适应证:确定Allen实验阴性,尺动脉功能良好,穿刺处及周边皮肤完好、无破损、无瘢痕者。

2)体位:操作者左手掌托住小儿腕关节及手背,大拇指下压小儿掌面,使手背曲45°~60°固定。

3)定位:在桡骨头近端寻找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下方(近腕关节)0.2~0.3 cm处,相当于搏动最明显处向腕关节掌面第二横纹沿一垂直线交叉点为穿刺点。

4)消毒:以穿刺为中心,先用75%乙醇环形消毒1次,再用5%碘伏消毒2次,范围达8 cm,待消毒剂完全自然干燥[1]。

5)置管:操作者右手执肝素化三鑫24G-Y型留置针,以30°向搏动最明显处进针,直至见到回血,压低针柄于皮肤成10°向前平进0.1~0.2 cm,见血流持续,右手食指指腹勾住针芯把手向后,拇指指腹抵住Y管向前,互相错开用力,将套管推入血管,左手拇指抵住Y管,右手撤出针芯。

6)固定:在Y管与皮肤之间垫一无菌棉球,透明敷贴固定针眼处皮肤,将针的尾端覆盖于膜内,大鱼际轻压贴膜30 s,第1根胶布从针尾处交叉于敷贴上,第2根胶布压于第1根上,两端超出贴膜固定于皮肤上,用3 M胶布缠绕2周,第1周固定贴膜,第2周压于Y管处,第3根胶布将延长管反折在高于针眼处固定。

7)封管:先用2 mL生理盐水冲管,再用5 U·mL-1肝素钠生理盐水1 mL正压封管。

8)拔管:先抽出回血1 mL,观察留置管通畅后,推注盐水1~2 mL,彻底消毒后,先用创可贴紧贴于针眼处,然后将消毒好的小橡皮塞按压于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留置针,以长15 cm,宽1 cm的长胶布固定,加压15~30 min。

3 结果

86例患儿实施桡动脉置管,最短留置3 d,最长留置7 d,平均为4.5 d,其中3例因贴膜过敏,2例因体质高凝状态堵管而提前拔管,其余无一例发生堵管、折管、脱管、出血、感染等,均达到预留置时间。

4 护理体会

单手送针节省人力、提高穿刺成功率、利于保暖。新生儿重症监护实行全程无陪护,采用常规方法送针需2人以上才能操作,浪费人力资源,而单手送管不需旁人协助,即可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常规方法左手绷紧皮肤固定穿刺部位,见回血后放松左手,右手固定针翼,左手送管,患儿肢体活动、皮肤松弛皱折、血管移动均可能造成针头刺破或退出血管及软管扭折;如有旁人换手固定穿刺部位,在交接过程也同样会出现类似情况而造成穿刺失败。单手送针操作者左手始终固定患儿肢体及穿刺部位,皮肤绷紧,血管成一直线,送管时,右手拇指和食指前后错开用力须均衡,保持针芯方向不变,避免针头方向偏离,有利于套管安全送入血管内,方便操作,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此操作只需一人,可完全在暖箱内进行,最多只开2个操作孔,有利于新生儿保暖。

75%乙醇通过破坏皮肤表面细菌胞膜通透性屏障,使蛋白质漏出或与细菌酶蛋白起生化反应而使之失活,从而祛除皮肤表层油脂,可以使透明贴膜与皮肤更充分接触;在留置针Y管于皮肤之间垫上自制无菌扁平干棉球,大小正好托住Y管,使Y管与软管在同一水平为宜,有效预防Y管处皮肤压疮破溃发生;黏贴膜以Y管为中心向四周轻压贴膜排除膜内气体,从框架结构与切口处揭边框,边揭边压贴膜,使之更妥善地固定留置针[1],大鱼际按压贴膜30 s,通过热传导作用使贴膜与皮肤温度接近,利于贴膜胶原与皮肤黏合;第1、2根胶布固定Y型留置针使之不滑出,第3根胶布将延长管反折固定于高于针眼处,防止动脉压高血液回流至延长管堵管;3 M胶布环绕第1周固定贴膜防卷边撕脱,第2周压住Y管,避免活动时Y管与软管交界处反折,增加牢固性和通畅性。

为防止血液回流,发生血液凝固导致堵管,每次采集血标本后或24 h无操作均应封管1次,常规用10 U·mL-1肝素钠封管[2],至少需3 mL封管液才足以清除软管内回血,达到有效封管。但肝素钠如频繁使用,势必导致进入血流肝素钠过多,肝素钠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无疑对机体造成了潜在危险。生理盐水为等渗液体,可预防血栓形成,不受病种限制,可先用2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冲净管内血液,再用5 U·mL-1肝素钠生理盐水1 mL正压封管,封管空针内余0.2 mL液体,24G-Y型留置针管腔容积仅为0.5 mL,肝素钠生理盐水足以充满留置针管腔而几乎不进入人体,达到安全有效封管效果。

一般留置3~5 d为宜,最长不超过7 d,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率越高;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气正常,不需要常规检测循环功能,抽取血标本后,应及时拔除动脉置管。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从三通处抽血标本时应以5%碘伏消毒接头后方可抽血标本;保持留置管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48 h更换贴膜1次,若贴膜不黏或污染时应随时更换,注意有无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若出现周围皮肤潮红或有脓性渗出时,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若患儿有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时,应及时从导管内抽血进行血培养检测。

动脉留置针管腔为软针,且穿刺点与血管壁紧密衔接,不易使液体外渗,对血管壁刺激性小,易于留置。留置动脉针后,方便患儿心肺功能的连续监测,避免因治疗需要经常穿刺损伤血管或患儿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能够为抢救和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临床资料,同时又能减轻监护室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陈荷娣.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引起新生儿皮肤问题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38.

[2]饶庆华,元凤,李宝丽,等.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24.

猜你喜欢
肝素钠贴膜桡动脉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某贴膜机设计
气压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妇科术后不同风险分级DVT患者中的应用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9:12
达肝素钠和肝素钠对小鼠毒性的比较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探讨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6
超薄晶圆的贴膜研究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5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