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尚善德性——践行“善行河北”主题道德的思考

2012-08-15 00:44杨瑞芬霍孟林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善心德性心灵

杨瑞芬 霍孟林 张 峰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05)

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褒奖“善”、倡行“善”,使之更好地发挥“催化剂”、“助推器”、“导航仪”的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全社会崇善、行善的强大力量,最大程度地营造学习好人、尊敬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笔者作为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高校教师,在此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概念界定

“善”是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字,其含义颇多,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文化中,“善”在《辞海》中有多种解释,主要包括善良、美好、友好、擅长、容易、多、修治、爱惜、熟悉等。在中国的一些伦理学书籍中把“善”界定为:“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1]在西方文化中,哲学家斯宾诺莎指出:“所谓善是指我们所确知任何事物足以成为帮助我们愈益接近我们所建立的人性模型的工具而言。”“善”以“人”为核心,凡对人有益的就叫“善”;“善;起源于物质生活,而归结为精神追求(“德”)”。[2]“善”是一种价值取向,“善”就是心地纯洁,没有恶意,吉好、良美、贤能、福恩的意思。“善”就是指道德意义的好和策略上的好。

“德性”,在中国,其字面意义是具有“德”的性质,在传统文献中,“德”的概念使用较为频繁,但“德性”一词使用较少。在西方,“德性”却是一个古老的伦理学术语,德性也备受哲人的推崇,自古以来,伦理学家对德性做过多种阐释。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德性是由理智或智慧在正确道德观念的前提下,根据有利于具有者和他活动于其中的共同体及其成员更好生存的根本要求培育的,通常以心理定势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并使人的活动及其主体成为善的道德意义上的善的品质,往往以一种实践精神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渗透在人的整个生活领域之中。麦金太尔指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3]

“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教师德性非教师与生俱来的某些个性或潜在可能性,而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一种特有的角色品质。有学者专门就教师德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将教师德性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是一种习惯于欲求正当之物并选择正当行为去获取的个人品质”。[4]教师德性锤炼永无止境,它将成为一个美好的乌托邦高悬在理想的天空,激励教师对善的追求和向往,从而不断地发展自我,获得道德成长。[5]

二、善心能感染学生的心灵

“善心”是建构教师德性的基点,教师的德性正是在“善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善心”,教师的德性就失去了内在的规定性,失去了内核,就无从体现教师个人道德的完善,教师德性的建构也无从谈起。只有建立在“善心”的基础上,教师的德性才能从最初的本性基质得以构建,并在个体不断的教育实践的体验中获得发展和完善。“善心”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它在缄默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调节个体的行为。教师从“善”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事物,把“德性”的养成看作是一种追求善的过程。通过“外得于人”的学习以及“内得于己”的内省而逐渐提升教师的“善心”。教师一旦具有了一颗“善心”,就会彻头彻尾地善待自己的学生,把对学生的教育活动看作是扫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的过程,而不厌其烦地去教诲学生。[6]

教育是与灵魂打交道的工作,教师是靠心灵而高尚的。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教师善是教师必须拥有的基本道德。正如荀子所说的“积善成德”和“积善成性”,教师善包含着教师对所有学生真切的关心和引导学生向善的用心。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善表现在教师拥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和一种悲悯情怀,有博大的胸怀,时时宽容,善于理解,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师善还表现为教师用心良苦地引导学生向善。亚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7]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首先应该把自己的心灵修炼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必先修心。教师除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要提升心灵的境界。教师之修心,尤其应该修养仁爱之心、宽容之心、真诚之心、平等之心,其中教师至为宝贵的品质是善心。教师的心应该是慈悲的。如果教师没有了善良,教育也就没有了道德;如果教师没有了慈悲,教育也就没有了和谐。

教师应当把教育的宗旨定位于将学生引向善良——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对这个社会最有用的善良的人。教师善良的心,可以是在课堂中为学生树立美好的愿景,可以是用善良的心态去对待“坏孩子”,可以是呵护学生的心理,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强化,教师的善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教师在潜移默化之中树人育人,会使学生们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塑造出自身完美的灵魂、健全的人格,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奉献出自己有意义、有魅力、有价值的人生。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善人者,善人之师”。我们的教师在学生幼小时,就应当以良习善念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若放任自流,积恶成癖,就会遗害无边。“授之以正理,引之于正道”,成人后才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审视自己的心灵,必须矢志修“善心之德”,才能不枉为“人师”。

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巨大力量,正如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所以有魅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师是“善与爱”的楷模。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在他的教育学说中,“仁爱”是其精髓。孔子一生所教弟子众多,他一向对弟子们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家境贫寒的弟子,他多方接济他们;身体有疾病的弟子,他常去看望他们,这些至今仍传为佳话。孔子在与所有弟子交往中,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敞开心扉。弟子们对他的深厚感情,终生不忘。孔子对弟子的一片片“爱心”就是源于他心灵深处长存一颗“善心”。

三、善行能引领学生行为

人的“心质”善恶具有内隐性,深深地隐藏在一个人的心底,我们很难直接看到一个人“心质”如何,只能从其行为判断他的“心质”是善还是恶。换言之,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他“心质”的外化,善心最终要以善的行为表现出来,并且这种行为源自其愿意从善的心理趋向。列宁曾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善心”仅仅内存于己,则对他人对社会意义非常有限,只有外使于人,方显其意义之重大。

教师职业神圣而又特殊,平凡而又伟大,是阳光下最为光荣的事业,所以人们把教师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今中外的人们是这样概定教师的:“师者,人之模范也。”可见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高,也说明了教师的责任之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高度概括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教师是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榜样,是学生最直观最有效益的模范。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道德的培养与智慧的增长同样重要。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引导人,不仅需要言传说服学生,更需要身教感化学生。作为教师应发挥表率作用,身体力行,一定要做到“善行”。善行就是不断学习,砥励品格,做到品学兼优,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跟着你走,才是教师表率作用所达到的理想效果。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8]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关于教育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这条原则。一个教师能否以身作责,是他能否胜任教师这一职业的关键,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身教”就是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一言一行都足以作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甚至是终生的影响。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力,不仅对学生在校期间起作用,甚至学生走向社会后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必须坚决杜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从这方面来说,作为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关爱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言谈举止甚至一个下意识的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大度善良仁爱,学生一定旷达博爱纯真。有句老话说得好“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佛陀的故事想必大家一定知道,教师的职业目标和佛陀的宗旨殊途同归,都是在人们的心灵里辛勤耕耘。而教师在学生的心灵里耕耘播种,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讲究师德规范,做到善言善行,方能在纯洁无瑕的心灵里播种善良的种子,盛开美丽娇艳的花朵,结出善良正直的果实。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影响打动学生心灵的有时候可能不是教师的谆谆告诫,而是教师的行为榜样。所以,为人师表,重在师行。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塑造教师的崇高形象,才能真正成为当今学生尊重、爱戴的良师。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讨论“德”时,首先推崇的就是“善”,行善必持善心,有善心必从善行。道家说:“遏恶扬善。”佛家说:“止恶行善。”儒家说:“隐恶扬善。”都是劝人们要有善心、善行。“德润身”惠及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往往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教师善心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心灵,但善心最终还需要上升为善的行为,通过善行去直接引领学生的道德行为。我们提倡善心、善行立德、大德润身,就是希望大家都来做“大德之人”,让我们的小家、大家、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1]罗国杰.伦理学名词解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8

[2]马中.中国哲人的大思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845

[3](美)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41,51

[4]陶志琼.关于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67

[5]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49

[6]石峰.论教师德性[J].教育探索,2007,(5):88

[7]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1:104

[8]转引于夏湘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6,(3):98

猜你喜欢
善心德性心灵
名家谈教育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疯狂的“善心汇”
善心汇一场败局已定的“冒险”
唤醒心灵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