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秀丽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外交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外交部经常会以召开记者会的方式发布信息,回答问题。外交官回答记者提问时,他们的言语也和日常交际语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冀敏,2010)。在外交活动中,为了保护国家利益或是为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的关系,违反会话原则的现象时常在他们的言语中出现。本研究将分析外交语篇中的合作原则违反现象。
格莱斯于1975年在《逻辑与会话》中首次提出了合作原则的概念,“我们的交谈通常不是由一串互不相关的话语组成的,否则就会不合情理。他们常常是合作举动,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者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其中有一个或一组共同目标,至少有一个彼此都接受的方向。换句话说,我们好像都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尽量使你的话语在发出时,能符合当时你在交谈时的目的和方向。”(Grice,1975:45)。为进一步说明会话原则,格莱斯提出了四条准则。四条准则分别为: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四大准则的具体特点如下(Gillian,2000:32)。
①数量准则:a.使你的话语如(交谈的当前目的)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
b.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充分。
②质量准则:设法使你的话语真实。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③关系准则:要有关联。
④方式准则:要清晰。
a.避免含混不清。
b.避免歧义。
c.要简练。
d.要有序。
合作原则描写的是会话中实际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说话时,会有合作原则和四条准则指导着我们,虽然这可能是潜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我们会努力用清楚的方式提供充足的、真实的、相关的信息。听话人也会努力这样去理解他们听到的话(胡壮麟,2007:189)。使用原则并不代表人们一直遵守着合作原则,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的,会违反一些准则。格莱斯区分了说谎和其它违反准则的情形。他认为,会话含义只有依赖合作原则才能推导出来。如果说话人故意对听话人隐瞒事实,那么准确理解他的话语的前提就不复存在,也就是说说谎没有严格上的会话含义(Grice,1989)。本文中所讨论的事例也都是显而易见的违反准则的事例,而不是说谎。
外交语言具有礼貌、委婉、说服性的特点(郭鸿,1993)。它反应出了一国的外交政策并维护着国家的利益。当外交官在谈判、回答、宣称的时候,外交语言会越发显得复杂。他们不仅要考虑异域文化也要考虑到潜在的影响(张发祥,2008:154)。外交活动中重视语言技巧,因此当外交官遇到语言问题时,他们会变换不同的策略来实现他们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他们并不会始终遵循会话原则。例如当他们被记者问到敏感问题不易回答时,他们会通过违反数量准则,不提供足够信息。在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外交语言禁止违反质量准则,因为从上文中我们可知质量原则包含两点:一是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二是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然而,由于外交官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对自己的言行富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不能说他们自知是虚假的或是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因此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只分析外交官违反外交语篇中合作原则的情况。
数量准则的违反 事例1:2009年11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
问:据我们了解,奥巴马总统将在上海与中国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但中美双方正就直播等事宜进行协商。你能否告诉我们双方主要在协调哪些问题?
答:奥巴马总统在上海将有机会同中国的年轻人进行交流互动。目前中美双方正在就这场活动的具体安排进行沟通和协商。
在这段对话中,记者向外交官提问关于奥巴马总统访华,中美除了就直播问题进行协商外,还有哪些需要协调的问题。外交官一方面肯定了奥巴马总统将于中国大学生进行交流的信息,另一方面并没有回答记者提问的关于中美具体协调哪些事宜,这违反了会话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所提供的信息不充分。中美双方所进行协调的问题是属于国家机密类的问题,不能随意泄露机密,因此外交官通过违反会话原则实现了保守国家秘密的目的。
事例2:2009年1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
问:中方如何评价澳门回归十年来的发展成就?澳门在促进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关系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澳门回归近十年来,“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在特区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中央政府严格按澳门基本法办事,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澳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今日澳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居民安居乐业,对外交往活跃,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目前,特区正积极拓展对外交往,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致力于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性商贸服务平台。我们相信,有“一国两制”的保障,有特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有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澳门特区一定能够在过去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谱写出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澳门的未来更加美好。
在这段对话中,记者问中方如何评价澳门所取得的成就。一般来说,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将澳门这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做出总结,然后将中方对澳门所取得的成就作出评价。然而,外交官并没有按照此种回答套路,而是着重讲了澳门十年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如“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在特区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中央政府严格按澳门基本法办事,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这些都是澳门取得成就的原因。看起来似乎外交官违反了数量准则中的第二条,说话说得过于充分,记者并没有问他澳门举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但是他却将此信息告知了记者。正是由于他运用了此种策略才显示出了“一国两制”政策的优越性,正是由于大陆和澳门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澳门取得了巨大成就。因为之前当澳门被葡萄牙管制时,也会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近十年,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使得澳门创造出了比以往更好的成绩。外交发言人想通过强调原因来增加澳门民众对澳门回归祖国经济发展迅速的信心。同时,国际上有些国家对澳门这样一个实行资本主义的城市如何与实行社会主义的大陆并头发展存在质疑。外交发言人通过强调原因,试图传递一种信息——一国两制的实行行之有效,它的施行帮助澳门发展的越来越好。进一步拓宽思路,还可以推测出这是对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召唤,因为一国两制政策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
关系准则的违反 事例1:2011年2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举行例行记者会
问:关于巴西外长访华,能否介绍他此次访问具体安排,是否将签署协议?请评价一下当前中巴关系。
答:中巴1974年建交以来,特别是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双边关系取得长足发展。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丰富,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协调与配合。中方一贯从战略高度重视中巴关系,愿同巴方一道,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关于巴西外长访华的具体安排,外交部会发布消息,希望你及时参与采访。
当人们进行交流时,回答应当与提问的问题相关,这是会话原则中关系准则的核心。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外交官似乎并没有遵循关系准则,因为答案与问题并无关联。记者问到巴西外长访华的具体安排,以及两国是否会签署协议。读完发言人的答案后,我们并不能看出巴西外长访华的具体安排,也没有直接给出确定的关于巴西和中国是否会签订协议。外交官说,中巴1974年建交以来,特别是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双边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中方一贯从战略高度重视中巴关系,愿同巴方一道,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与合作。这些话语看似与问题无关,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在外交官的话语里含有言外之意。虽然外交官并没有直接回答中方是否会与巴西签署协定,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中国和巴西很有可能会签署协定。因为中国和巴西外交关系良好,两国近年来通过合作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出两国极有可能继续维持这种良好合作的发展势头,签署一系列协议。但是由于外交官工作的特殊性质,他们不能任意发布一些还未生效的信息,同时两国是否会签署协议应有国家元首发布,而不应由外交官发布。因此,面对记者的提问,他选择了违反关联原则,并不直接说中国是否会和巴西签署协定,但是又给予了记者一定的暗示,两国极有可能会签署协议,到底会不会签署,只能到事件发生后才能知晓。
事例2:2009两会杨洁篪记者招待会实录
问:4月份20国集团金融峰会即将在伦敦召开,胡锦涛主席会不会与会?胡锦涛主席如果与会,将会代表中方提出什么样的建议?也就是说具体的讲,中方对于这次金融峰会有什么样的期待?面对现在的国际金融危机,您是否认为他使世界权利的天平或者世界力量的天平向中方倾斜?
答: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次伦敦峰会会取得积极的成果。至于经过这场金融危机到底对谁有利,我看应该讲是理智占了上风,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当要求占了上风。而各国政府都应该以人为本,踏踏实实地为各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世界的公平正义服务。
第一个事例通过讲述外交官违反关系准则达到不事先透露消息的目的,而在此事例中,外交官通过违反关系原则来维护国家尊严的事例将被展现。由于答案过长,在此只选取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进行分析。在这段回答中,我们并不能发现任何关于中国是否会从伦敦金融峰会上受益的信息。同时外交官并未直接作出是或不是的回答而是用了如下的语句“至于经过这场金融危机到底对谁有利,我看应该讲是理智占了上风,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当要求占了上风。而各国政府都应该以人为本,踏踏实实地为各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世界的公平正义服务。”外交官想传达的意思是中国并没有想从这场经济危机中获利。即使外媒认为中国从中获利,那也是因为中国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直实行以人为本的政策来缓解这场危机的影响。因为如果单纯回答是,则会让别国认为当世界各国遭受经济危机的重创时,中国却在通过这场危机获利,这种观点会极大地损坏中国的形象,因此不能回答是。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回答不是,如果外交官直接回答不是,那么提问人则会举例说明中国从中获利,却又不承认从中获利。因此,这样的问题并不能直接简单的回答是或否,外交官的回答显示出了中国并没有从经济危机中获利,中国在经济危机中取得的成绩来自于对人民负责,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方式准则的违反 事例1:2009年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举行例行记者会
问:在此次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试射问题发表主席声明之前,中方从未批评过朝鲜试射,中方签署主席声明的考虑是什么?第二,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后,中方是否与其他各方进行了沟通?
答: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以后,我们已经多次表明了立场。我们希望有关各方都能着眼大局和长远,保持冷静、克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共同致力于维护六方会谈进程,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六方会谈推进半岛无核化是各方的共识,我们愿意就有关事宜与各方保持沟通。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个词“有关各方”。有关各方指的是哪些国家?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主席声明是一项批评朝鲜试射的声明,并且中国已经签署了此声明,这说明中国是不赞成朝鲜试射的。朝鲜的试射使得六方会谈陷入困境,影响了半岛地区的稳定,中国是不赞成朝鲜这种做法的。然而,中国与朝鲜有深厚的友谊,直接指出朝鲜试射的做法不对会影响朝鲜和中国的关系。同时,由于朝鲜的试射,美国和韩国或许会对朝鲜采取相应措施,但是直接指出是美国或韩国会非常不礼貌,因此外交官用了“有关各方”这样一个具有模糊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推断出,有关各方可能包括朝鲜、美国和韩国。
结语
遵循会话原则和违反会话原则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时所运用的最基本的两种形式。会话原则的违反会引发会话含义的产生。通过以上陈述,不难发现外交辞令中可能会出现不止违反一种会话准则的情况,如:在违反数量准则的事例中,给出的信息过于充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违反了关联准则。这是因为人们在使用会话原则时,四种原则是相互作用的,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只能说在某一些语篇中,其中的某一条准则体现的更为突出,因此违反会话原则的事例中可能会出现同时违反几个准则的情况,本文重点讲了违反的最突出的准则。本文运用话语分析的视角分析外交辞令,外交语言的严谨性、灵活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外交官会通过违反会话原则来实现维护国家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的目的。通过对外交辞令的语篇分析,深化了对外交语篇的认识,彰显了外交官在语言技巧上的智慧。参考文献:
[1]Gillian Brown and George Yule[M]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A]In P.Cole& J.Morgan(eds).Syntax and Semantics 3:Speech Acts[C].London Academic Press,1975.
[3]Grice,H.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郭鸿.外交语言[M].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
[5]李飞弋.从会话原则角度对比中美情景喜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1):104-106.
[6]江玲.政治委婉语的交际功能探析[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57 -58.
[7]冀敏.会话原则在外交新闻发言人例行记者会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0,(11):77 -78.
[8]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三版中文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师静.英语幽默中的答非所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5):32-33
[10]韦汉.会话合作原则与广告隐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35 -37
[11]张发祥.话语分析:理论与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