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形态下高等教育质量的重新审视

2012-08-15 00:44齐艳杰赵英杰
关键词:质量观评估质量

齐艳杰,赵英杰

(1.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廊坊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知识经济形态下高等教育质量的重新审视

齐艳杰1,赵英杰2

(1.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廊坊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决定着高等教育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贡献作用的大小。当前,由于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单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原因造成了高等教育参与者对高等教育质量信任的缺失。因此,通过重新审视知识经济形态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提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建立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等措施。

知识经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

以知识为社会发展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作为其主要产业部门,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作为其重要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传播、创造高深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职能的高等教育也被从神圣的“象牙塔”内推向社会发展的“轴心”,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进行着越发紧密的物质、文化和信息交流。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重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并强调“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

然而,“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2]。面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体制的转变及特色市场经济形成的形式,高等教育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面向市场,扩大规模,满足社会对大量的符合其发展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但是,由于在实施新的战略之前缺乏对高等教育扩招数量、结构及其市场化程度的科学预测和规划,使得高等教育增长的同时,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高等教育目的实现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的长效性与追求经济效益短期性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丧失了社会(政府、企业、家庭及个人)对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质量的信任。

一、高等教育质量信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起飞——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

二战后,以经济“增长=发展”为核心的新经济理论(即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中级目标”),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波及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人口等多个领域内以增加数量、扩大规模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发展革命”[3]。最终,虽然各领域均有所发展,但自然生态和环境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受此影响,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6.5%,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4]。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高等教育资源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的科学规划和预测,一方面,使得需求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教师、校舍、教育设备、经费的严重不足,很难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的扩大只是在原有学科、专业上人数的激增,并没有客观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新兴学科和专业,结果导致大量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与社会需要脱节,造成大量的毕业生失业,降低了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信任。

(二)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

随着区域经济的市场化,市场机制不断被引入高等教育系统,竞争、选择、物质、金钱刺激等在高等教育运行中的干预作用越发突出,高等教育的市场特征越发明显,其主要表现为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师的聘任、和科技成果的市场化[5]2。高等教育引入市场机制打破了高等教育相对稳定的内部系统。一定程度上,使得高等教育系统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高等教育的服务和毕业生更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对其的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但是,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精神家园”,它纯净、自由、超脱世俗的学术环境是社会和人类尊重与崇拜的“圣地”;同时,高等学校作为研究高深知识的“殿堂”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实现其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这都与以要求最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的企业具有本质的不同和区别。市场机制的引入,或者说,高等教育完全市场化必然引起高等教育中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拜金行为、功利行为的产生,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特性的转变,教育目的的偏离和社会信任的缺失。

(三)学术精英至上——单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来,政府、企业、家庭及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也迫切地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需求,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功能、组织特性逐渐多元和复杂,高等教育系统逐渐成为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组织系统,这就决定了必须采用多样的质量评估和认证标准才能对高等教育质量做全面的评估和监督。然而,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性和不彻底性,目前,我国仍主要采用“精英时代”的单一(即学术精英至上)的高等教育评估标准对大众化阶段的多元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质量评估。精英时代的高等教育主要是由当权者举办,以培养学术精英和上层建筑部门的高级管理人才为主要功能。单一的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和社会功能决定了对其任务和质量评估的单一性。显然,在当前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的阶段,传统的高等教育评估标准已不能完全体现各类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和满意程度,急需建立一个能够对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功能及目标进行全面评价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对高等教育系统内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状况,专业、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匹配程度进行监控和评价,最终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重新审视

(一)高等教育属性——准公共产品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高等教育社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益的实现是高等教育社会效益的重要体现。美国著名经济学教授保罗·萨缪尔森根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属性,将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及高等教育的产品(高等教育服务、高校毕业生)中部分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性,将高等教育产品划定为准公共产品的范畴[6]。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的特点,必须追求其经济效益及近期利益的实现,从宏观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保证高校在同行业中的优势地位。一方面,由于公共产品的属性,另一方面它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必须追求社会公平和长远利益的实现,注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精髓文化的传承。因此,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时,必须统筹兼顾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衡量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实现的同时,关注高等教育对政治、文化、科技的推动作用,引导高等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功能——多功能的“服务站”

高等教育功能的演进是伴随着高等教育职能的社会兑现,对其职能的尽责状况,是在高校与社会关系的结合中不断深化、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中世纪大学的建立、柏林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的确立、美国“赠地学院”的出现确立了高等教育的教学、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的紧密结合,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潜在的、预期的利益相关者都成为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的产品或服务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高等教育的教育更加多元化、复杂化[7]。高等教育职能是从教育功能中分离出来的,教育功能的多元化导致高等教育职能范围的扩大。因此,关注高等教育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将高等教育是否充分发挥其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等功能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状况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估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三)高等教育质量观——外生质量观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中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8],它是产品和服务的内在属性。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买方市场”里,内生的质量观逐步的向以适合顾客需求的外生质量观转化。日本东京大学教育科学研究科教授金子元久从三个维度将高等教育市场划分为:教育服务市场、研究市场、设立和支撑高等机构的资本市场。在教育服务市场上,高等学校要为政府、企业、学生和家庭提供教育服务;在研究市场上,高等教育要通过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为高技术产业提供前沿的科技成果;在资本市场上,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向企事业单位提供人力资本促成技术结构和生产力水平的升级[5]3。可见,市场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需要和要求的多样化,使得高等教育的任务和责任更加的复杂和艰巨。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建立以适应和满足不同“顾客”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引导高等教育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适度对外开放,促进高等教育与市场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三、知识经济形态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转变及由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带来的资源与需求间矛盾的激化,使得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环境压力时显得“措手不及”,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因此,变革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必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通过建立国家、企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团体自主办学的办学体制,建立“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的管理体制,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社会力量共同筹资的投资体制,从宏观上引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存在形式,体现着高等教育系统内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相匹配的层次结构,与消费、分配结构相适应的投资结构是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实现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二)树立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观念决定行为,建立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社会稀缺资源转变为每个公民都有权力和机会享用的产品和服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面对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功能、教育结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就必须通过树立多层次的,多规格的,以利益相关者的质量需求为主要依据的外生的、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健康、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就高等教育办学层次来说,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层次,各层次教育都通过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为社会提供不同规格的高级专业人才,满足不同岗位对各类人才的要求。树立全面的、外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引导高等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社会组织及个人通过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各层次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是保证各层次高等教育安稳、扎实地按照其特定社会功能和培养目标,大胆地发展其特色教育的重要前提。

(三)建立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对高等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它监督并引导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主要是官方机构通过对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教学管理与后勤管理等高校内部活动进行评估,体现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和工作重点[9]。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主体主要是政府机构。其二,评价对象单一,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活动是评价的主要内容。其三,评价标准单一,以高等教育活动是否符合国家导向和政府要求为主要评价标准。由于市场机制的深入,高等教育系统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不断延展,单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的高等教育系统对其的要求。因此,改变单一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吸引多元的评估主体(政府、高等学校、社会组织和个人)采用多元的评估标准(高等教育的学术性程度和市场“适切”程度)对多元的高等教育活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建立多元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成为知识经济形态下监督并引导高等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迫切需要。如迫切需要通过建立多样化的高等学校分类评估体系和管理制度,积极引导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树立自己的办学、教学和管理特色,在保持高等教育内部稳定的同时,以特色优势赢得市场,以质量获取信任,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全面、充满活力的发展。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4-24].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3.

[3]卢晓中.现代高等教育论纲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8.

[4]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26.5%[EB/OL].[2012-03-28].http://www.01e.com.cn/newa-25845/.

[5]许长青.高等教育市场化:市场分析与运行机制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2-3.

[6]武毅英.高等教育经济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5-148.

[7]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进展2009[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5-48.

[8]刘录敬,陈晓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现状与前瞻[J].社会科学家,2010(7):111-113.

[9]王孙禺.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29-331.

Reexamination of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Knowledge Economy Form

Qi Yanjie1,Zhao Yingjie2
(1.College of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2.College of Management,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Langfang Hebei 065000,China)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becomes the lifeblo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determines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on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Currently,the reasons for large-scale expansion,the short-sighted behavior of higher education,single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s of higher education caused higher education participants’lack of on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rust.Therefore,by reexam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in the form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the measure are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the quality,and to establish a divers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knowledge economic form;higher education;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G640

A

1672-7991(2012)01-0079-04

2012-01-06;

2012-03-15

齐艳杰(1986-),女,河北省邯郸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质量观评估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青岛啤酒“大质量观”
质量投诉超六成
医院要树立全面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省思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