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铁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秦皇岛,066004)
牛膝菊(Galinsona parviflora)系菊科牛膝菊属1年生草本植物,全草药用,有止血、消炎之功效[1]。该种为外来入侵物种,原产美洲大陆,种子繁殖力极强,适应性广,在我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地区呈爆发式生长态势,常形成单优群落,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而目前对牛膝菊的基础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还相当缺乏[2,3]。本研究通过对牛膝菊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填补其在胚胎学方面上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有效控制和利用外侵植物牛膝菊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供试材料取自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自然生长的牛膝菊植株。自2008年5月下旬开始,每天取牛膝菊花序上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直至9月下旬。取材后用FAA固定后直接保存,爱氏苏木精整体染色,常规石蜡法制片,切片厚度为8~12 μm,Olympus AH-2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2.1.1 大孢子发生 牛膝菊子房1室,每室具1个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在胚珠发育初期,子房内表皮上出现球状突起,即胚珠原基,此时组织尚未分化。随后珠心表皮下第1层细胞分化出孢原细胞,孢原细胞与其他珠心细胞相比,体积大,细胞质浓厚,细胞核显著。牛膝菊珠心的孢原细胞为单孢原(图版1-1)。孢原细胞位于珠心表皮之下方,细胞体积及细胞核明显大于周围的珠心细胞,细胞质浓厚。孢原细胞直接发育成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与珠心表皮细胞之间无细胞相隔,故牛膝菊为薄珠心。随之进入减数分裂期,大孢子母细胞纵向延长。减数第1次分裂前期I的细线期(图版1-2),细线期是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起点,此时染色质纤维凝集、折叠并螺旋化,核仁可见。进入偶线期(图版1-3),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染色体逐渐松散,核仁明显。染色体进一步缩短进入粗线期(图版1-4),粗线期时配对的染色体螺旋化加强,逐渐变粗变短,双线期(图版1-5)时染色体变得更短更粗,核仁体积也缩小很多,两对姐妹染色单体相交在一起,形成一至多个交叉点,最后进入终变期(图版1-6),染色体缩短,进而移向核中央分布。经中期Ⅰ和后期Ⅰ,二分体很快形成(图版1-7)。经后期II末期II,形成四分体时期(图版1-8)。4个细胞排列为直线形。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大孢子后,其中3个大孢子退化,最终只有1个位于合点端的大孢子转变为功能大孢子(图版1-9)。
2.1.2 雌配子体发育 功能大孢子体积逐渐增大,中间出现一个大液泡,继而发育为单核胚囊(图版2-1)。单核胚囊经过1次有丝分裂形成二核胚囊,此时2个核分别位于胚囊的珠孔端和合点端(图版2-2),两核之间有大液泡将个核的细胞质分开,再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四核胚囊(图版2-3)。四核胚囊再进行1次有丝分裂,胚囊体积继续纵向延长,形成八核成熟胚囊(图版2-4)。成熟胚囊中近珠孔端有3个核,它们最后发育成为卵器(图版2-5),其中1个核分化为卵细胞(图版2-6),其余2个分化为助细胞(图版2-7)。合点端也有3个核组成细胞,即3个反足细胞(图版2-8),它们在形成不久便退化消失。合点端和珠孔端各有一核移向胚囊中央,组成含有2个极核的中央细胞(图版2-9)。中央细胞的核较大,核仁明显。牛膝菊的胚囊发育属于蓼型[4]。
2.2.1 小孢子发生 牛膝菊花药发育早期,胞原细胞发生于4个角隅处的表皮之下,为多胞原。由胞原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造胞细胞发育产生小孢子母细胞(图版3-1),随后小孢子母细胞开始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减数分裂的前期Ⅰ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细线期是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起点,此时期的特点是染色质凝集,染色质纤维逐渐折叠、螺旋化、变短、变粗,包装成细纤维样的染色体结构,并与核仁联系在一起,位于核的一侧,可作为减数分裂启动的标志(图版3-2);进入偶线期,染色质逐渐松散,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形成联会复合体,此时小孢子母细胞的核仁明显可见(图版3-3);粗线期时,染色体相联结,形成了复合的或双价的染色体;双线期的染色体比粗线期缩得更短更粗,核仁体积也缩小很多,不过有的仍附着在一定的染色体上,1对姐妹染色单体在某些区段与另1对分开,但由于这2对染色单体相交在一起,故可见染色体交叉端化,可见1至多个交叉(图版3-4);终变期时染色体缩得更短,变得更粗,染色体分散,并靠近核膜(图版3-5)。继而核膜消失,纺锤体形成,纺锤丝与染色体的着丝点连接,进入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二价体集中排列在赤道面上(图版3-6)。随着二价体的2个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标志着后期Ⅰ的到来(图版3-7)。在染色体到达两极以后,末期Ⅰ就开始了,此时核膜和核仁又同时出现,在2个子细胞核之间形成细胞板。至此,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完成了。小孢子母细胞核经过短暂的分裂间期后,进入第2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Ⅱ开始时有一个很短的前期Ⅱ,伸展的染色体开始收缩和螺旋化,接着就出现了纺锤丝,染色体集中排列在赤道面上,进入中期Ⅱ。随后染色体从中期的赤道面开始向两极移动,标志着后期Ⅱ的到来(图版3-8)。最后染色体达到两极即为末期Ⅱ。经末期Ⅱ分裂完成时,逐渐形成了4个子核,每个子核都有自己的核膜及一套完整的单倍体染色体组。在4个子核之间产生壁,同时分隔成4个细胞,这时便形成了4分体小孢子。其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偶尔伴随有同时型(图版3-8;3-9)。四分体小孢子多数呈四面体形(图版3-10)。
2.2.2 雄配子体发育 刚解散的小孢子,细胞壁还未形成,细胞质浓厚,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紧接着,细胞壁逐渐增厚,开始形成萌发孔(图版3-11)。细胞质中出现小液泡。小液泡逐渐融合,形成中央大液泡,细胞质和细胞核被挤到细胞的边缘,此为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图版3-12)。细胞核在贴近花粉壁的位置进行有丝分裂,形成1个营养核和1个生殖核。随后,2核之间形成细胞壁,并将细胞质分成不均等的2部分,形成大小悬殊的2个细胞,大的为营养细胞,小的为生殖细胞(图版3-13)。生殖细胞开始呈凸透镜状,紧贴花粉壁,随着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之间的细胞壁消失,生殖细胞逐渐脱离花粉粒细胞壁,浸入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这时,2-细胞花粉粒形成(图版3-14)。雄配子体发育完成[5,6]。
2.2.3 花药壁的发育 初生壁细胞平周分裂,产生内外2层细胞,内层细胞直接发育为绒毡层,外层细胞形成药室内壁。由表皮、药室内壁和绒毡层共同组成花药的壁。因此,牛膝菊的花药壁发育是简化型(图版3-1)。药室内壁细胞最终发育为细胞壁条状加厚的纤维层,绒毡层细胞壁在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开始破坏并呈变形虫状(图版3-10)。花粉成熟后,药室壁开裂,只剩不完整的表皮和纤维层。
牛膝菊的一些胚胎学特征与菊科的胚胎学基本特征[7]是相符合的,绒毡层为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连续型,产生四面体型四分体。子房1室,每室1个倒生胚珠;具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呈直线形排列,其中位于合点端的为功能大孢子;蓼型胚囊。
本研究中发现牛膝菊也具有一些新的特征,最明显的是花药壁类型与其他菊科植物不同,多数菊科植物是双子叶型[8,9],而牛膝菊是简化型,即只有表皮,药室内壁和绒毡层,无中层结构。为花粉粒的发育提供营养是其绒毡层和药室内壁,研究表明[10,11],花药的药室内壁除了在初期起保护作用外,还起到了贮藏营养的作用,为后期花粉粒的发育提供营养。缺少中层使牛膝菊花药结构更加简化,同时节省了在中层发育上所需的养分,将有限的营养物质尽可能多地提供给花粉粒的发育。
大量野外观察表明,牛膝菊无营养繁殖方式存在,其生殖方式只有有性生殖,这种专一性繁殖方式使其产生的后代具有丰富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扩展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另外,大量胚胎学观察表明,牛膝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几乎没有败育现象。这些也可能是其成为外侵物种的重要内在因素。
[1] 林鎔.中国植物志75卷·菊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 齐淑艳,徐文铎,文言.外来入侵植物牛膝菊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 283-2 286.
[3] 齐淑艳,徐文铎.外来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在辽宁地区的新发现[J].辽宁林业科技,2008(4):20-21.
[4] DAVIS L G.Systematic embryology of the angiosperms[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Inc,1966.
[5] 曾贞,董利娟,杨阳,等.茉莉花胚胎学研究——Ⅰ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J].茶叶通讯,2002(1):14-17
[6] 杨春雪,申家恒.星星草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21(6):464-470.
[7] 马虹,王迎春,曹瑞,等.革苞菊胚胎学研究——I.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J].西北植物学报,2000,20(3):461-466.
[8] 刘建全.珠毛蟹甲草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18(2):163-164.
[9] 牛佳田.花药壁及其中绒毡层的结构与功能[J].生物学通报,1995,30(10):8-9.
[10] 姚雅琴,张改生.小麦花药药壁表皮细胞结构与功能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2):273-277.
[11] 胡适宜.被子植物胚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石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