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应华,桂贤亮,沙 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麻醉科,江西 九江332000)
由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病情发展快,麻醉处理不当常造成严重后果,而对颅脑外伤的患者,处理好降低颅内压与扩容之间的关系又有特殊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对20例急性酒精中毒后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取得了一些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20例急性酒精中毒后颅脑损伤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18~69岁。致伤原因有车祸﹑摔伤或斗殴。术前明确诊断脑外伤合并内脏损伤12例,其中颅骨凹陷性骨折8例,2例合并有脾破裂,2例合并有肠破裂,内脏损伤有8例,经剖腹探查证实颅内血肿合并肝破裂和肠破裂各1例。本组病例中,有8例患者进入手术室时 SBP<12 kPa,HR>100次·min-1。
1)持续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置入胃管行胃肠减压,其中插胃管10例,呼吸频率低于8次·min-1者,给予辅助呼吸或插管后控制呼吸。2)所有病例术前肌内注射西米替丁300 mg。浅昏迷﹑HR<100次·min-1者肌注鲁米那0.1 g,阿托品0.5mg;深昏迷或HR>100次·min-1者仅肌注东莨菪碱0.3 mg。对醉酒发生谵妄、兴奋的患者,禁止使用巴比妥钠药,否则有诱发严重中枢抑制的危险,肌内注射维生素 B1 100 mg、烟酰胺(NAA)100 mg、维生素B6 100mg,加速乙醇在体内氧化过程,迅速降低乙醇血浓度。 3)监测 SBP、DBP、MAP、HR、SpO2、尿量及血球压积,并快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结果输注液体。SBP<12 kPa,有休克表现者,开放2—3路静脉以利扩容。
本组20例患者均选择静吸复合麻醉,在保留自主呼吸状态下行气管插管(6例躁动患者辅用咪达唑仑镇静后进行操作),气管插管成功后行序贯麻醉诱导,接麻醉机调整好各参数。麻醉维持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咪达唑仑靶控输注,间断吸入异氟醚。术中有5例颅骨瓣打开后血压下降3.25~6.33 kPa,经加快补液输血或少量血管活性药后血压恢复平稳。本组20例中有17例出现的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8例﹑早搏4例﹑T波改变5例,在合理补液、抗休克治疗、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常后均得以改善,其余麻醉过程平顺。
本组病例麻醉过程中无死亡。术毕13例呼吸恢复良好,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4例呼吸恢复欠佳带管回病房,接呼吸机辅助呼吸,3例气管切开后送回病房。
患者伤前都有过量饮酒和饱食。酒精本身可引起意识障碍,颅脑外伤后脑功能受损,合并内脏损伤者如有休克或处于休克前期又进一步加重脑功能障碍。患者可有呼吸浅慢甚至呼吸道梗阻,故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吸氧,辅助呼吸。饱食和酒精刺激可导致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要特别注意防止反流误吸,最好术前常规插管。术前并给予西咪替丁对防止呕吐、反流、误吸有一定预防作用[1]。
有休克或处于休克前期者应积极扩容,对于无休克者,由于颅骨骨瓣掀开可引起血压骤降,也需适当加快补液速度。而颅脑外伤患者为降低颅内压常须使用脱水和利尿药,故须正确处理好降低颅内压与扩容之间的关系。气管插管后即保持头高位,适当过度通气,给地塞米松和脱水、利尿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扩容时以胶体液为主,如血浆代用品、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血液,辅以一定晶体液,如平衡液、10%葡萄糖。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虽然对各种麻醉药的耐受性都无特异性,但酒精本身的麻醉作用可使巴比妥类、神经安定类、吗啡类和全身麻醉需要量减少,故须严防逾量[2]。对休克者硫喷妥钠、异丙酚及强效吸入麻醉药应慎用,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羟丁酸钠可使咽喉及气管反射减弱,浅麻下可减轻插管对颅内压和循环的不良影响,又可使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脉搏有力且减慢,增加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改善末梢循环[3],这对休克患者是有利的。
纳洛酮是阿片样物质的特异性拮抗剂,能促使乙醇在体内转化,有催醒作用,静脉注射0.4~0.8mg后1~2 min血浓度达高峰,清除半衰期1 h,可重复使用[4]。本组患者应用纳洛酮作为催醒剂,解救酒精中毒引起的意识障碍收到满意疗效。
[1]盛卓人,况铣,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7:121.
[2]应诗达.疑难合并症麻醉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209-210.
[3]段世明,郑斯聚.麻醉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7:62.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