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饶冬霞,梁 平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南昌 330006)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外伤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相应肌肉功能丧失的骨科一种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前臂和小腿,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1]。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共收治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52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选择在本科住院治疗的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52例,男40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5岁。受伤原因:车祸35例,机械伤14例,爆炸伤3例。受伤部位:小腿44例,前臂8例。全部病例经确诊后,行筋膜切开减压术治疗,45例治愈,7例因肢体广泛坏死、功能丧失行截肢处理。住院时间18~65d,平均29.8d。
由于患肢高度肿胀,异常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及情绪,患者身心承受巨大痛苦,行筋膜切开减压术后,肌肉组织暴露,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与交流,讲解手术的目的和必要性,消除患者不安和恐惧心理,保证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来配合治疗和护理[2]。
截肢术后患者难以接受伤残的事实,常表现悲观、沮丧,自我孤立,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和同情患者,安慰并鼓励患者正视现实,嘱家属多陪伴,介绍一些已经截肢但恢复较好的患者与之交流,让其慢慢适应自身形体变化和日常生活,积极投入到恢复功能的锻炼中去。
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局部减压后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大量坏死组织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易发生肾功能衰竭。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每15~30min 1次;注意尿量及比重的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及时复查血、尿常规、血钾及肾功能。
2.2.2 患肢皮肤和创面的观察
切开减压有效时,肢体颜色迅速改善,肿胀消退,疼痛减轻或消失,肢体远端活动得到改善。减压后要密切观察患肢创面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弹性、触痛觉、血运及肢体活动情况,以判断溃烂是否向周围蔓延,在正常皮肤与肿胀皮肤之间做标记,观察感染是否有效地控制。本研究中4例患者行切开减压术后肢体麻木、疼痛继续加重,肿胀继续向近心端发展,其中2例切口周围皮肤颜色发黑,皮肤温度降低,护理人员立即通知医生行扩创术,彻底切开深筋膜,切口超过正常组织,局部得到控制,全身情况好转。
行骨筋膜切开减压术后,皮肤张力大,不能一期缝合,深筋膜保持开放,切开边缘向两侧裂开,创面渗出液多,应密切观察伤口分泌物的颜色、性状和量,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定期更换,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病室保持空气清新,通风2~3次·d-1,每次30min,保持室温23~25℃,紫外线照射20~30min·d-1。
患者病情重,创口渗出多,要及时更换被分泌物浸湿的敷料和被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时协助翻身,按摩骨突部位,防止压疮发生,并注意口腔清洁卫生。合理的营养是患者增强免疫力、加速创面愈合和康复的重要条件。患者因长期高热,大面积创面渗出,机体消耗大,应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供机体需要,加速创面愈合。必要时可适量输入白蛋白,根据病情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提高患者自身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
2.5.1 切开减压术后的功能锻炼
创伤疼痛缓解后,督促患者足趾或手指的活动,可以帮助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回流及淋巴回流,减少肌肉间的粘连,从而使水肿减轻,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又可使疼痛减轻。指导并鼓励患者积极锻炼股四头肌以防萎缩,指导其保持肢体正确的功能位,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畸形。注意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患肢锻炼方法主要包括:1)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每次50下,3次·d-1。检查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可将双手放于髌骨两侧并推动髌骨,应不能活动,股四头肌坚强有力。2)直腿抬高5~10cm,并保持1~5min,3次·d-1。3)负重锻炼。开始时,踩称15~20kg,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力量。4)牵引锻炼。从5kg逐渐加至25kg,3次·周-1。5)前臂旋转练习。旋转是前臂的主要功能,也是评价尺桡骨骨折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3]。
2.5.2 截肢术后残端功能锻炼
对于截肢术的患者,如残端伤口无发热、无出血或渗液、无局部红肿、无剧烈疼痛时,即可进行功能锻炼。方法:1)取平卧位,残端肌肉自然放松,用弹性绷带包扎4次·d-1,15~20min·次-1,并对残端给予均匀的压迫,以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2)对残端进行按摩、拍打,50次·组-1,3组·d-1。3)蹬踩练习。逐渐由软到硬,50次·组-1,2次·d-1。4)踩称练习。取站立位,身体保持平衡,使患肢垂直放在体质量称上,适当将身体重心移向患侧,其特点是模拟患肢早日负重,锻炼残端承受压力、重力,为安装义肢作准备[4]。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在截肢术后仍感觉患肢幻觉痛,拒绝残端的锻炼,经耐心解释后,患者能够配合残端锻炼,术后1~2个月患肢幻觉痛自行消失。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外科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彻底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治疗的关键,而严密的病情观察、动态护理监测、重视和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5]。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56-457.
[2]金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J].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225-226.
[3]叶建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6):2563-2564.
[4]杨秀香,王秀宏,王秋莲,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及预防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115-116.
[5]李银露,郭宴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