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武 彪,李映良,刘正人
(南昌大学a.研究生院医学部2009级;b.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南昌 330006)
腹壁切口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自腹壁切口突出的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11%[1]。美国每年大约有40~50万腹壁切口疝患者出现,就诊患者约在10万左右[2]。引起腹壁切口疝的主要因素是严重的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很多因素均能导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如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糖尿病、腹水、慢性肺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术中处理不当、术后腹内压升高等。本研究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128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选择在本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腹壁切口疝患者128例,男58例,女70例,年龄22~91岁,平均58.5岁,体质量48~85kg,平均62.3kg。其中伴有慢性支气管炎23例,糖尿病29例,原发性高血压40例,前列腺增生症38例,慢性便秘17例。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3]分类标准:小型切口疝12例,中型切口疝37例,大型切口疝54例,巨大切口疝25例。
胃癌根治术27例,胆囊切除术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25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8例,结肠癌手术31例,直肠癌手术19例,阑尾切除术2例,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13例。
上腹部正中切口27例,经右侧腹直肌切口17例,麦氏切口2例,左侧旁正中切口26例,右侧肋缘下切口29例,下腹部正中切口27例。
12例小型切口疝采用传统方法直接缝合修补。其余116例均行人工补片修补,其中13例巨大切口疝行腹腔内复合补片修补,其余均行腹膜前聚丙烯网片修补。所有患者术后均以腹带绑扎保护腹部。
12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9.5d,无严重并发症。其中有11例发生切口内积液,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及理疗后消失,无切口感染;1例患者有窦道形成,经取出补片后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128例患者均随访4个月~5年,平均33个月,无复发。
本研究中患者多为老年人,平均年龄为58.5岁,与国内外文献[4-5]报道一致。老年人年龄大,肌肉及纤维组织薄弱,同时由于存在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贫血、前列腺增生等不利于伤口愈合的因素,使老年人腹壁切口疝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腹壁切口疝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形成缺损,使该部位腹壁变得薄弱,腹腔内脏器在腹内压的作用下由薄弱处突出从而形成切口疝。切口疝一旦形成,会越来越大,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它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手术修复带来困难。
腹壁切口疝形成的原因包括多方面,如解剖学因素、切口感染、切口裂开以及术中处理不当等。腹壁切口疝一旦形成,很少有自愈的可能,手术修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关闭腹壁缺损,重建生理性腹腔,从而恢复腹壁的呼吸运动和维持腹壁外形的完整。根据腹壁缺损大小选择合适的修补方式,动态评价切口疝的特点。修补方法包括:直接缝合修补法、自体移植物修补法、合成材料修补法等。本研究主要采用直接缝合修补法和合成材料修补法。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认为,对直接缝合无张力的切口疝,可直接缝合修补;有张力则应使用补片修补。应用补片修补巨大切口疝符合无张力修补疝的原则,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复发少,是目前常用的修补方法。手术时应视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片及补片置入方式,如腹腔内补片植入术、肌前补片植入术和肌后补片植入术等。
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预防切口疝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术前改善全身状况,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补充维生素,积极治疗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呼吸功能障碍等影响组织愈合的合并症或并发症,改善患者一般状况,消除疝的促发因素。
手术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创面清洁程度是决定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手术止血要彻底,尽量使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固定补片要牢靠,以防止补片发生移位。一般认为补片要超过疝环边缘5cm,甚至提倡8cm以上[6],避免补片卷曲在局部形成不必要的死腔,防止术后感染及窦道形成。根据术中情况放置引流管,清除切口积液、积血。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证引流管通畅和无菌,及时发现伤口内有无感染、积液,是否发生排斥反应等,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处理。术后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使用抗生素以保证伤口一期愈合。术后早期患者可在床上活动,2~3d后可下地行走,使用腹带加压包扎3~6个月,3~6个月内禁止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总之,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很难自愈。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腹壁缺损大小及缺损原因等全面评估,加强围术期处理,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达到良好效果。
[1]李基业,马颂章.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2):125.
[2]Flum D R,Horvath K,Koepsell T.Have outcomes of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 improved with time?A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J].Ann Surg,2003,237(1):129-135.
[3]李基业,马颂章.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J].腹部外科,2004,17(1):64.
[4]Peach G,Tan L C.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nd perforation due to a displaced spiral tacker:a rare com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in guinal hernia repair[J].Hernia,2008,12(3):303-305.
[5]高原,王宝昌,邢海林,等.老年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分析及预防[J].实用临床医学,2003,4(2):31-32.
[6]Kingsnorth A.The management of incisional hernia[J].Ann R Coll Surg Engl,2006,88(3):25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