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现林 刘 玉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1、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对建筑类职业教育起引导作用。建设厅发挥职能部门的优势,引导和鼓励建筑企业积极与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发挥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管理工作。收集、发布国内外建筑行业发展信息,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与推广,引导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实际需要。2008年,河北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批准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立政府指导、行业引导、企业和学校共同建设“四方联动”的多元合作平台。2009年,成立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并召开一届一次会议。建设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2、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建设厅要依靠行业相关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建筑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集团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促进建筑行业在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设厅在我院成立建设行业专业管理人员技能鉴定中心,立足我院,服务周边高校,为本地区周围高校开展河北省建设行业职业资格考核鉴定工作,每年承担500 余学生岗位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取证率达98%。
3、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是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机制。委员会按照工作职能和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计划、目标和任务,帮助和指导建筑类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几年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我系提供市场需求预测、人才需求信息和技术发展信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证、专业教学计划的开发;直接或间接参与专业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为我系学生参加校外实训和岗位实习提供支持并创造条件;为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提供信息、资料等。
1、对接职业标准,构建课程新体系。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接职业标准,指导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开发,指导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
2、携手行业企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根据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我系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改革,聘请了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3、整合职教资源,实现中高职对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行业内中职与高职及职业培训机构集团化办学。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机制,推进中高职衔接。进一步完善现有中高职衔接体制,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团队、学生素质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依托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立政企校合作理事会,完善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合作建设机制。总体协调校企之间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建、专兼职教师培训及聘任、学生实习与就业、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技术培训等合作领域。
2、实施“多元共建、双向对接、项目贯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建设行业实际岗位需求,构建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实行“三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建立专业教学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双环境”对应的教学运行体系。
3、采用“项目贯穿、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建成包括专业教学标准、行业信息、兼职教师信息、课程资源等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教师工作站,把施工过程通过网络传输到学校,形成“网络直播课堂”。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1]12 号.
[2]盛海洋,李艳霞.校企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