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华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就业处,云南 昭通657000)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和行业竞争也日趋残酷和激烈,这就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国家的大学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率与社会、行业供需关系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供过于求,日趋严峻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政府、家庭等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悉,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4万,2002年人数为37万,2003年人数达52万,2004年人数达69万,2005年人数达79万,2006年人数达 93万,2007年人数达124万,这些逐年聚增的数字充分表明了大学毕业生所面临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迫切性和艰巨性。2010年高校毕业生是670万人,加上2009年300多万待业的毕业生,在2010年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竟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之众。而2011年的大学毕业生更是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美国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国内通货膨胀等),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进一步增加,高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仍在大量出现,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可怕的数字,就真真实实出现在我们身边。无论是对大学毕业生本人、所涉及的家庭,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复杂问题。
前几年开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直接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就业。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了国际金融海啸,结果导致了许多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从而引发了金融行业的一系列裁员狂潮。不仅如此,金融危机还进一步渗透到各种实体经济领域,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就我们国家而言,作为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性冲击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部门与行业,就业率下滑非常严重,有的甚至大量裁员。在世界经济尚未从金融危机的泥潭中走出,现在却又陷入世界债务危机的深渊(美国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这就对中国这个经济新兴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理所当然地影响到我国企业和就业,这无疑于给面临重压的国内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一)大学生毕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所造成的就业难。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无视社会现实,思想中存在着不合时宜的就业观念和职业价值取向,盲目自信,期望目标过高,这就直接造成了其就业难。主要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就业观念僵硬、陈旧,对职业期望值过高。一方面,过分强调和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不愿意到偏远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等;另一方面,过分看中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外企等,把眼光只盯在工资、福利、医疗、养老保障等上。普遍存在着不肯放下架子,择业期望值过高,缺乏从基层做起的脚踏实地精神。二是自身素质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有些大学毕业生心比天高、盲目自信,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但其自身实际素质和能力却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其综合能力和素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也不愿意招收大学应届毕业生,理由是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够强。三是缺乏创业精神和意识。许多大学毕业生仍受传统就业择业观念的制约和束缚,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等陈旧择业观念和思想意识,缺乏进取和创业精神。面对当前巨大的市场创业平台,他们宁愿舍弃所学专业,成为现有就业市场廉价的竞争者和替代者,也不愿意开拓创新,突破自我,走上一条创业之路。
(二)高等学校教育本身存在问题造成的就业难。就我国高校招生而言,计划经济遗留的痕迹依然浓重,缺乏应有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没有与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接触。首先,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比例与实际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同期招生人数层次结构与各层次就业率呈现反向。其次,高等学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设置存在问题。多年来,学校学科专业仍主要根据自身的历史渊源和条件,不去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需要,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结果造成课程结构僵化,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重复化。第三,偏重学术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中,不管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高校都“万众一心”地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而这些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他们在学校的所学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毕业后很难融入社会和市场。
(三)用人单位设置过高条件造成的就业难。有些用人单位不顾自身情况,盲目追求高学历,提高选招录用标准,重学历而轻能力。也有的用人单位(特别是某些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2~3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而应届大学毕业生则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
(一)大学生自身应作出努力和调整。其一,转变落后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观。大学毕业生应面对现实,从社会和市场实际出发,抛弃所谓的“社会精英”情结,树立正确、客观实际的就业观。就目前社会而言,许多小城市、城镇等地急需大量的人才,小企业、私企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广大中西部地区还急需大量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因此,大学毕业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特长,树立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勇于到基层去锻炼自己,挖掘潜能,逐步实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策略。其二,提高自身专业和综合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应清醒地意识到 “优胜劣汰”市场竞争规律,树立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着力提高个人能力、专长和素质,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炼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掌握主动权,努力谋取到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依靠自身实力实现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有知识、有朝气,思想解放,视域开阔,精力旺盛,家庭负担轻,可以及时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因地制宜,找准商机,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自谋职业,走出一条自主创业之路。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为社会上更多的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有力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二)高校教育的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急待改革。其一,高校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合理地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使招生专业和人数与毕业生就业率趋向相结合,逐步加大社会和市场急需专业的招生人数,缩减专业设置不科学、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和专业招生人数。其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应高度重视就业部门和相关人员的配备,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将就业指导这一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其三,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对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本校学生的择业取向,甚至以后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要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精心挑选,严格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应对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操作课程教学,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突出专业知识,培养实际技能。
(三)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尽全职责。
1.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将就业市场规范化、制度化,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深化改革,出台毕业生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政策,消除区域或其他就业歧视,打破市场分割局面。
2.加强交流与合作,进行宏观调控,进一步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选择。国家应制定或采取一定的宏观调供政策和措施,采取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配置。特别是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西部建设,到西部地区贡献青春,安家落户。另外,中国许多基层人才匮乏,急需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充实,国家也应及时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需要的地方去实现就业,到那里锻炼成才。
3.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就业岗位和需求。就我国目前的很多行业来说,知识结构陈旧,老龄化严重,产能落后,高耗能低收益,迫切需要吸收大学生劳动力这样的知识群体,但由于各种体制下的困境使大学生很难进入这些行业。为此,政府应多方努力,采取措施,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加大提高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投入,用科学发展观来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协调就业与产业升级的相互促进,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
4.各方联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经济领域孕育了巨大的商机和创新空间,这就为受过高等教育且有良好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提供了选择自主创业的绝佳机会。作为高校教育,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创业引导和教育,灌输创业知识,进行创业训练,培养创业精神和意识。也可以与社会有关机构和单位结合,指导学生制定创业计划,确定创业项目,并进行一定的创业实践。
自主创业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创业能力列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这个道理。自主创业不仅可以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层次,为大学生提供创造财富的新平台,而且可以产生新的就业岗位,以创业促进和带动就业。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多方联动,对大学生创业应予以积极的重视、扶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法规、资金、场地等支持。
[1]王传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30-38.
[3]邵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14-15.
[4]吴燕.灵活就业:大学生就业新取向[J].大学生就业,2007,(11):18-20.
[5]陈永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和对策[J].北方经贸,2008,(9).
[6]穆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择业与就业,2008,(4).
[7]寇杨.浅谈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1).
[8]张炳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南阳师范学报(社科版),2007,(8):22-24.
[9]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人口学刊,2008,(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