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制度探析

2012-08-15 00:52汤传本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赵 静,汤传本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制度探析

赵 静,汤传本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已从建国后的成年型跨越到老年型,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进一步显示老龄化咄咄逼人的趋势,由于我国是在“未老先富”的经济状态下步入老龄社会,经济和老龄化的不平衡状态对我国养老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出发,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制度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发展思路。

人口老龄化;养老制度;挑战;发展思路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过程,是21世纪世界人口变动的大趋势。鉴于老龄人口逐渐退出生产力领域,老龄化导致养老对象进一步增加,所以人口老龄化关乎到养老保障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新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第一大国,对于经历人口老龄化的中国而言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的的定义和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人口老龄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按照现代人口学理论,人口老龄化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划分指标上,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1]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这一比例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在逐步加快。[2]鉴于我国不同于发达国家在“先富后老”经济基础上步入老龄社会,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有如下特点:第一,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 我国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5,而且每年还以3.2%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8年,老年人口将约占总人口的1/6,2025年将占1/5,2050年将占1/3。[3]第二,我国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进入人口老龄化,即在“先富后老”状态下步入老龄化社会,实现了经济与老龄化的平衡,而我国是在经济基础还未达到一定标准下进入人口老龄化,我国仅用18年完成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达到的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实力的差距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难度进一步加大。第三,我国分地区、性别的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我国是个地域辽阔而地区人口分布却不均衡的大国,老龄化程度差异也较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状态,而在中西部人口老龄化程度比东部低。同时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之农村更高,在性别上,女性老年人居多,老年妇女丧偶率高。

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制度的挑战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未来社会将会存在很多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社会问题。诸如,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人口老化;老人赡养指数上升,国家用于支付养老保障和服务的项目支出增多;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弱化等等。其养老问题成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中之重,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制度提出了大挑战,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人口老龄化超过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呈上升趋势,截至2010年,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在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NP已达到三四万美金,而我国人均GNP仅为4283美元,位于所统计的182个国家中的第95位,与“先富后老”的发达国家人均GNP相比,我国人均GNP仅占其1/10。这一现象表明我国的经济水平还处于中下等水平,而我国的老龄化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在经济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存在着资源稀少、设备陈旧以及养老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老龄化的加速无疑给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二)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家族式的观念转变,我国城乡家庭日趋小型化,家庭规模由四代三代到两代甚至一代发展。老年人同子女分开居住趋势越来越普遍,即便在农村,独生子女婚后与父母分居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使得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越来越多。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有一半空巢。在我国存在着“代际倾斜”现象,也即重幼轻老现象,这就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对于社会和国家养老依赖不断增加,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使得更多老年人缺少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从而产生一系列老龄问题。

(三)独生子女的增长给养老带来新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同时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形成了“421”型的家庭结构,作为独生子女父母这一代,一方面要抚养子女,一方面又要赡养老人,这无疑给这一代人压上了沉重负担。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功能较之多子家庭弱,而且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支持具有唯一性,一旦出现天灾人祸等意外事故,家庭养老支持就随之减弱或消失。对于这些因无法享受多子赡养的老人的养老福利情况,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挥相应作用。

(四)老年人口的需求日益丰富化

过去经济落后的前提下,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只是简单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上的生存需要,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在生活服务、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产生了更高更强烈的需求。此外,老龄阶段是个身体异常脆弱的阶段,随着身体功能下降以及疾病缠身,老年人口需要更多的悉心照料以及专业的护理服务。

三、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养老策略和发展思路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问题已成为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仅关系到家庭美好和睦,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如何完善我国养老制度,实现老有所养,已成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为实现“十七大”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应采取科学的态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制度的挑战。

(一)发展经济,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奠定物质基础

为缓解老龄化压力,发达国家通过鼓励生育来提高出生率以达到缓解老龄化速度,通过接受外来移民来缓解劳动力不足,用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4]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这两项措施都不合适。由于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状态下步入老龄社会,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核心在于发展经济,只有不断壮大经济实力,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经济承受力,才能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奠定充实的物质基础,并以积极姿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二)完善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养老制度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和老龄化水平相适应,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应对老龄化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在城市,应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不断投入,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提高统筹层次,进一步完善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建立健全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在农村,应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的作用,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抓紧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研究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鼓励低龄健康老人提高自养能力,不断完善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养老制度。[5]

(三)重视舆论宣传,强化家庭养老责任

家庭是老年人主要居住和活动的场所,虽然近些年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但是抛却家庭养老仅依赖社会和政府养老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老年人的一些心理问题和精神慰藉的缺乏。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推崇尊老爱老孝道,家庭养老有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慰藉功能,尤其在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意义重大。因此,进行价值导向以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家庭养老不仅解决了代际间沟通问题,同时也能建立其乐融融的和谐家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家庭养老缓解了社会和政府养老的负担。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弘扬孝道,鼓励、帮助和实现家庭养老。

(四)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服务是建立在社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旨在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在开展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的核心是家庭,依托社区,使老年人生活子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接受专业化的服务并且享受家庭成员对其晚年生活的照顾。它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在我国,由于家庭养老面临着许多新压力,居家养老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将成为我国主要养老方式。而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各级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规划,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作为解决老年人心理需求的“民心工程”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政工程”,不断推动居家养老的发展和完善。

(五)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政府应发挥其指导和监督作用,把老龄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制定老龄发展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尚在起步阶段的老龄产业。同时各级政府应通过鼓励和扶持开发老年市场,进一步引导企业生产老年需求产品,提供门类齐全、品种多样和尽经济实用的老年用品。充分利用各地旅游资源,推出适合老年人的旅游路线和服务产品,方便老年人出游,发展老年旅游业。拓展老年卫生健康服务领域,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健康保健服务。政府应正确引导老年人的消费行为,促进老年消费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繁荣。

(注: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HSK09-10D20;合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fsk11-12d33)

[1]刘晓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4):85-87.

[2]腾讯新闻网[EB/OL].http://news.qq.com/a/20110428/000630.htm.2011-04-02.8.

[3]中国新闻网[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5-19/3050 742.Shtml.2011-05-19.

[4]王越英.人口老龄化现状、影响及对策建议——以武汉市为例[J].党政干部论坛,2011,(8):36-38.

[5]张敏杰.新中国60年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