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懿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475003)
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李哲懿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475003)
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这一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通过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概念的界定和对于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的分析,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特别强调了只有创造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时代精神精华的先进文化并以其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才能使人民群众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创造力,真正搞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国家文化软实力;现状;对策
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①以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不断强调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新近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进一步地强调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问题。因此,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个更加急迫的时代课题。
要想理解和界定“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首先必须了解“软实力”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
“软实力”(Soft Power)是个舶来词。它最先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提出。1990年他明确指出“在确定当今的实力来源时,已不再强调那种作为过去时代特点的军事实力和对别国的征服了”②,并强调,“这种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无形力量资源的关系紧密。这一方面可以认为是软力量,它与军事和经济实力这类有形力量资源相关的硬性命令式力量形成对照。”③这是约瑟夫·奈首次使用“软实力”或“软力量”一词。他认为国家力量(Power)包括两种力量:即“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④。约瑟夫·奈说:“能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称之为软实力。强调与人们合作而不是强迫人们服从你的意志。”⑤2004年,在论文《软实力再思考》中约瑟夫·奈进一步指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已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如果一个国家能使自身的权力在别国看来是合法的,那么这个国家的软力量自然得以增强”。⑥
从根本上讲,约瑟夫·奈的上述论调成为新形势下美国对外扩张的新方式和新特点的一个披露。两极世界格局解体后,美国的对外扩张在新的“和平与发展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已愈来愈难以通过“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⑦和掠夺予以维系,转而,将主要通过出版、电影、快餐、流行音乐、电视与网络服务等消费文化以及教育、科技、经济等成果这些隐性的、温和的方式来实现,究其本质,这些构成了新的时代条件下美国“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⑧也即当今美国文化全球扩张的重要载体。然而,祛除掉上述意识形态迷障,约瑟夫·奈对“软实力”描述不乏片面的合理性。
显而易见,约瑟夫·奈虽然并没有使用过“文化软实力”一词,但是在他对“软实力”进行界定和描述的过程中,一再地强调了文化的作用。而且着重强调了“美国文化是另一种无需投入过多却极其有用的软权力资源。显然,美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对其他人民并无吸引力,而在评估文化权力资源时往往存在偏见的危险。但是,体现在产品和交流之中的美国大众文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⑨因此,在他那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文化不仅能够作为一种软实力的资源,而且也透露出文化就是一种软实力的基本思想。这种力量之所以成为力量,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就在于接受者对于主体本身所享受的文化的基本认同。就此而言,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软实力的关键,就在于它的可分享性、可认同性,就在于这样的文化必须能够成为一种具有所谓“吸引力”的文化。
但是,这是否“文化软实力”的全部内涵呢?要回答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厘清是什么事物能够产生吸引力;另一方面需要全面认识文化作为一种力量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力量。
究竟是什么事物能够产生吸引力呢?显而易见,仅就约瑟夫·奈的看法而言,能够产生吸引力的东西绝对不仅仅限于文化。比如他认为:“确立预期能力往往与无形的权力资源相关,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被视为合法的或有道义威信的政策等。”⑩“华盛顿也许失去了对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的某些管辖权,但它们的老板持有美国护照,可由美国法院传唤到庭,在发生战争或国家处于危机关头之时,会首先听从华盛顿的召唤。同时美国政府获得了对美国境内更多外国公司的更大管辖权。它们都明确意识到,美国市场是最值得竞争的目标。”可见,虽然他一再强调“体现在产品和交流之中的美国大众文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然而,实质上产生吸引力的并非美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而是美国市场,美国的“软实力”依附于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设若没有“大棒”的威胁和“胡萝卜”吸引而仅仅依靠所谓的“文化”,约瑟夫·奈所说的“能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无疑于痴人说梦。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輥輲訛,文化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这也构成了文化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认识功能。正是因为文化具有其特定的认识功能,它也才能进一步地发挥其他社会功能。而就文化本身的力量而言,既不是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对于任何人的吸引能力,而对于一种相对成熟能够反映客观事实、反映社会存在的文化而言,它所具有的力量也不仅仅只是吸引能力。它既然是客观现实的反映,通过它人们也就能够更好地认识客观现实。而正是这种对于客观现实的正确或并不完全正确的认识,使人们得以更好的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的在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创造能力。而这种创造能力其实才是人类作用于世界的真正的力量。因而,这种能力才是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如果文化和艺术只不过是一定经济社会关系的思想的上层建筑,那么,艺术作品就会同它们的社会前提一起消亡……实际情形是这样的:平凡的艺术家只追随当时的统治思想,结果,其作品只是思想的上层建筑,缺乏生命力,为人们所遗忘(充其量只能为博士论文当合适的材料);但是,每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就能超越一定社会条件的界限,即彼时彼地的界限,能预言未来,能静心地刻划人的有时间条件而又永恒的面貌。”因此,文化作品的真正吸引力源自于创造力,创新构成文化的灵魂。
正是如此,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就一直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正是中共中央新近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不仅进一步地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特别强调了“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这里的“文化创造活力”是一种创造文化自身实力的力量,同时,这种“创造活力”无疑也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力量。由此,对于文化软实力而言,其本身必然包含着文化的凝聚力量、文化的认识能力和文化创造文化自身实力与提高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力量。
国家文化软实力因其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而亟待提高,而对其提升的需要首先在于我们必须能够认识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问题并加以破解。
一是不能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一部分人错误地将“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发扬”当作了当前文化建设的全部。无可否认,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创造了曾经极为辉煌和灿烂的文化,但是,作为自然经济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传统文化,随着现实经济基础的变革,日益显露出它“不合时”的一面。就传统文化的成分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精华部分;曾经是精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蜕变为糟粕的部分;糟粕。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因为,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都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人类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而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人类实践,由于它的发展程度的差异,使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形态也必然有时代性或层次上的差异。可见,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辩证的对待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认同都不妥当。但是,不乏一部分人将当前的文化建设全部等同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扬”,这显然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背道而驰的。
与一部分人倾向于传统文化相反,另一些人直接将现代文化认作为先进文化,他们主张应该集中全力发展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应该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市场经济土壤中的现代文化,平等、开放和效率这些市场经济的特征隐射在其文化之中,现代文化就具有了上述这些内涵。这些作为现代文化的当代特征,构成了先进文化的因子。然而,市场经济中的人们在贪欲的驱动下,唯利是图直至道德沦丧的事件频频发生。市场经济也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更多的只是满足人们一时的快感,随着人们视线的转移,很快便成为文化垃圾湮没在时代的浪潮中难以传承和积淀。由此,更是直接导致了不能正确处理创造精品文化与文化普及的辩证关系。既没有做好精品文化的打造,也没能很好的普及先进文化。而当下以“文化普及”的身份流行一时实则不足以真正担当普及文化这一使命的与其说是文化作品,不如说充斥着不少的难以给人以赏心悦目之美感的劣质商品。
二是不能正确处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从现实实践来看,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二律背反”,好像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二者不可得兼。发展文化产业带有功利性,重在赢利;而发展文化事业则是非赢利性的,重在公益。正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产品越来越呈现出商业化趋势。因而改变了文化的生产者与文化的接受者之间、改变了知识分子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与强势发展的工业化的文化产业而言,文化事业正面临淡出人们视野的危险。事实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二者统一在当前我们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下的先进文化建设进程中。之所以摆不正二者的关系,是忽略了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文化产业是手段,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文化事业是目的,发展文化产业最终是为了打造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指引的文化事业。可见,在对待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这一问题上,非此即彼或厚此薄彼的看法或者做法都犯了孤立的和片面的形而上学错误。
其三,没有能正确处理文化的认识功能与文化的价值功能的关系,片面强调了文化的价值观功能,将文化本身具有的方法论建设湮没于文化的价值观建设之中,淡化了文化本身的创造功能。使得人们在进行文化建设的同时,恰恰远离了文化建设的实质。也使得接受者在一些“教条式”的说教中,对于文化普及产生了厌倦情绪,严重影响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文化以创造作为驱动力,其基本功能是认识世界,价值功能仅仅是文化所蕴含的功能之一,而非全部。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事业,首先要开阔人们群众的视野从而丰富其精神世界,与此同时激发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的创造能力,在二者的基础上使人们自然地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文化的价值功能成为在认识和创造基础上的一个潜移默化的内在功能,而非是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和手段。
(一)着力创造先进文化,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所谓先进文化就是能够正确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发展方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文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构建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提供了沃土。
首先,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创造出真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时代精神精华的先进文化。一定社会的文化只能是作为意识的对象的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的结果却是“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对象。先进文化,首先必须是以创新思维关注特定社会存在和时代变革的结果。当然,在同等的意义上,还必须关注特定的时代精神,在一切时代的文化因素中把握和提炼当代的文化精髓,创造性地塑造并引导时代精神升华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只有这样,我国的当前的先进文化才能够为自身发展的未来转向找到客观的必要的基本前提,才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并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社会发展和变革中的巨大作用,以中国文化的当代面貌立足于世界并以新的姿态引导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其次,我们还必须重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一切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发展,一切事物的发展也只有能够推动人的发展才具有现实意义;人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一切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但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创造了和创造着瑰丽多姿的精神财富。正是如此,不仅软实力的发展离不开人这个进行实践活动的主体,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只有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也才能够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
第三,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重视吸收外来优秀成果。“文化的融合并不会创造一种单一文化的一统天下,而只会导致各种不同文化的共同繁荣和交相辉映。”就此意义而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的瑰宝,而且成为向世界彰显当代中国不仅重视物质财富创造也重视精神财富传承的可贵文化品质;而重视吸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就,也无疑成为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又一重要方面。因而,我们一方面必须不断强化中国文化的主体自觉,充分关注中国文化的自身特点,追寻中国文化原生态的自我特性,以极其富有建设性的姿态和视角重新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放眼世界,积极应对现时的问题和平等参与跨文化的对话,积极吸收一切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
(二)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以精品文化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首先,必须深化改革,消除阻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现实因素。在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事业上,改革就意味着改变束缚我国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生产关系,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扫除障碍。实践证明:只有盘活和理顺文化发展中的生产关系才能激发更大的的创造能力,这也以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成为创造精品文化的一个前提。
其次,要重塑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文化企业则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将文化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文化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文化企业整体素质,构造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文化企业。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文化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和市场化运作,不断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推动和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通过规范外资引进和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出口,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在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必将有效地提升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三,在创新公共文化事业服务运行机制的同时,要充分重视传播的力量。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构成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始终秉承惠及人民的原则,通过政府的主导,公益性骨干文化单位的示范,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充分发挥文化的认识功能,提升文化的创造功能,进一步彰显文化内在的价值功能
先进的文化,不仅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并指明了方向。文化的价值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文化的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一方面包括上述两种功能的成功实现,另一方面则是指在人民群众中普及文化的同时,对塑造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产生的内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普及和传播人民群众中的过程,不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认识和鉴赏能力,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新斗志,更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了他们的心田,从而内在地实现了先进文化塑造人民群众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价值功能。从而,普及和传播先进文化成为综合实现文化的认识、创造和价值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总之,只有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着力创造先进文化,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事业,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大幅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
注 释:
①輥輴訛 胡锦涛:《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1日。
②③[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等译,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3、25页。
④ 对于soft powre的翻译,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译为“软力量”更为合适,本文采用它的通常译名“软实力”。
⑥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⑦⑧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276页。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4][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5][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约瑟夫·奈、门洪华,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