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善侃
(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5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即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由认知、接受到力行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自我提高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切实发挥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更要提升大众的文化自觉。大众的文化自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根本内在因素。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德性自觉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需的三个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范畴。这里所谓的“历史范畴”主要包含两层内涵:一是大众化的丰富的时代内涵和要求;二是大众化的民族特色,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首先,鲜明的时代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决条件。
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理论,才具备在那个时代掌握群众的价值。决定一种理论能否大众化的根本条件在于理论本身的内在吸引力。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①
对马克思所说的“抓住事物的根本”,在此可理解为抓住时代的根本。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理论问题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立在群众自我教育、自我解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基础之上的,它必须坚持这样两条原则:群众需要和群众自愿的原则。理论只有与人民利益有关,人民才可能对理论感兴趣。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被世界无产者和劳动群众所认知、所接受,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不断研究发展变化着的时代和实践特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正确地捕捉、及时地回答现实提出的理论问题,解决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能够适应各国人民的需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切身利益。
同样,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因也在于具有与时俱进品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能抓住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课题,正确地回答了处于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历史进程中每走一步,都离不开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从早期的李大钊、陈独秀到20世纪30年代的艾思奇、李达,再到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土地上兴起的一个又一个热潮,无不以解决当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时代问题为基础,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实现的两次飞跃,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更是如此。毛泽东思想的时代特色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我国人民对在中国这一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课题的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改革这一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
总之,我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时代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从而增强了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其次,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大众化”又是一个民族范畴。1805年5月,黑格尔在给J.H沃斯的信中说:“路德让圣经说德语,您让荷马说德语,这是对一个民族所作的最大贡献,因为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否则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②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脱离具体民族国家实际的理论,不可能具有掌握群众的力量和价值。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③这就是说,理论的大众化必须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的需要,切合民族的传统,尤其需要延续民族文化的传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理论成果,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它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语言形式上都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实践和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如毛泽东概括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概念,江泽民强调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胡锦涛阐明的以人为本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其历史渊源。当今,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就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增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民众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就要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善于运用民族化、本土化的语言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对大众化的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色的把握是一种历史自觉。前者体现为历史时代自觉,后者则体现为历史文化自觉。
而历史自觉正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维度。按照社会学家费孝通的理解,所谓文化自觉,即生活在既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也即对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④从历史的眼光看,文化自觉就是要了解本国文化的根和种子,了解本国文化的传统。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必须面对现实。这种“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维度。这就是文化自觉的历史维度,亦即作为历史自觉的文化自觉。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正是以这种历史自觉为前提的。具体表现为:其一,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当今所处的时代特征的深刻了解,知道哪一种思想、理论为自身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能在各种思想、理论的比较中找到所需的正确理论作为指导思想。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论争中得以在中国传播。这一事实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与中国大众培育历史自觉的进程是一致的。其二,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知之明”,能自觉反思民族传统文化中哪些因素可以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助力,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因素。正是这种对历史文化和历史特征的清醒认识,才能基于马克思主义对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包括理论)进行创造与建设。
理论自觉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体现。要做到文化的“自知之明”,能在世界文化的坐标体系中找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地位,知道在世界文化中本民族文化存在的意义,了解本民族文化可能对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出什么贡献,必须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刻的洞察,能抓住本民族文化的根本。这就要求具有深层次的文化自觉,即理论自觉。理论正是文化的深层次。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恩格斯通过对1848年以后德国理论界状况的分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指出:“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从工人阶级那里得到了同情,它在官方科学那里是既没有寻找也没有期望过的。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⑤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工人阶级所具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兴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传播的前提条件,这种理论兴趣只有工人阶级那里才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面向工人大众,而在不可能期望去掌握其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兴趣的人。恩格斯在此所说的“理论兴趣”,就是一种理论自觉的表现。
从认识规律来看,个体接受理论的过程,是一个由心理体验、情感熏陶到理解观点、接受原理的过程。个体接受某种理论即是某种外来思想的内化。这种内化是双重的,即:既有理性的,也有情感的。理性的内化是对理论的接受。这种内化需要主体的自觉(亦即理论自觉),并需要主体有相当的背景知识;缺乏理论自觉或没有相当的背景知识的主体,很难实现理论的内化。情感的内化即对个别、零碎观念的感应,或者说情感上的吻合。这种低层次的内化不需要主体的高度理论自觉和深厚的背景知识,只要对这些观念有一定兴趣,感到符合自己的需要即可,因而具有普及性甚至冲动性。一种理论要为人们所接受,既需要理性的内化,也需要情感的内化。理性的内化用理论征服人心,用逻辑赢得追随者;情感的内化则以信念、情感激励人心,以不完全理性的观念唤起追随者。在这两个层面中,心理层面的观念感应是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光从理性层面入手,而必须辅之于心理感应层面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兴趣是理论自觉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培养理论兴趣视为培养理论自觉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正是一种以培养大众理论兴趣为起点进而提升大众理论自觉的过程。
培养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兴趣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环节。为此,一要加强理论内容的针对性。空洞的理论和空泛的说教吸引不了群众,引发不了群众的理论兴趣。一种理论只有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社会实践,能够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使群众切实感受到这种理论与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才能引起对这种理论的兴趣,并进而接受它。因此,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始终坚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针对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人民群众。
二要实现理论形态的具体化。人民群众的理论自觉往往始于感性具体,没有感性具体,也就难以理解抽象的理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群众实践中能亲身感受的感性具体结合起来,将理论形态具体化。所谓理论形态具体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将理论的结论转化为贴近劳动大众社会实践的具体方针政策;二是用群众的生动语言表达深奥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具体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和普及化。
回顾我党的历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乃至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化为广大群众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我党历代领导集体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群众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善于把理论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感性具体。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大众化的历史任务,他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⑥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大力弘扬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亲笔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矛盾论》、《实践论》等大量通俗的、易于被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理论著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广大干部的理论素养做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领袖不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而且在领导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战争中、在土地革命等的实践中让广大群众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实是指引人民翻身求解放的理论,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地走向深入。
引发大众的理论兴趣,仅仅是培育大众理论自觉的第一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目的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大众。“化”,从文字源流上说,即推广之意。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培养一大批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广大群众的共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一目标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的特征所决定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格是实践品格。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⑧这一论断指明了:是否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的一个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实践去认识世界、变革世界。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改造世界的实践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群众的实践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掌握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指导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
其次,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解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人民大众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所理解,并贯彻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才能显示出其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大众能否消化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转化为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内在动力,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
从当今中国的现实看,能否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则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当今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时代,国内外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相互激荡,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多重冲击。在这种大背景下,只有不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在人民大众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并转化为人民大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地向前推进。
上面所述的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接受还未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而为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基础。因此,可以说,推进理想人格的塑造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大众的德性自觉。这也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一种涉及大众道德品行的文化自觉。
只有有了德性自觉,才能做到“化理论为德性”,即化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为人们的信仰,再通过人们的身体力行,具体化为具体的人格,即依据自己笃信的理论“修身养性”,塑造理想人格。
这里所说的“德性自觉”中的“德性”,主要指人生观、道德观;指人们据以指导道德活动的、体现人的内在本质的品格、品性。而理想、信念(信仰),则是“德性”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塑造理想人格和确立科学信仰是德性自觉的前提。
任务2:能够将魔方和正方体建立联系,通过拆拼魔方,体验想象与现实的差异,理解假设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一个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理论,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信仰,一种科学的信仰。它不但给予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以伟大的认识工具,而且赋予他们以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科学性和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信仰的代表,是科学理论信仰的典型形式。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来自对其科学理论的心悦诚服。马克思主义理论吸取了前人创造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当时的历史现状,根植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实践,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为进步人类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实。当人们将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指南,坚定相信已被证实的科学真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时,科学真理就内化为一种信仰。无疑,这种信仰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是建立在对真理的自觉服从基础之上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现实的信仰,是与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相联的实践信仰的典型形式。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化,用经济学证实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并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阶级力量和现实途径。马克思主义不是以超自然、超人类的超验价值为目的,而是从人们的世俗生活和现实社会中揭示进步人类的现实价值目标;不是像宗教那样,用神圣的光环掩盖世俗的生活,并将之变成超验的宿命;而是寄希望于全世界无产者和劳动者的现实斗争,致力于揭示进步人类的现实利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近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实践中不断付诸实践,日益成为人们行动的一面旗帜。它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幻的、不可企及的。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在革命年代里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精神动力和革命旗帜,而且在当代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其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对于全面、正确地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价值导向,对于确立崇高的精神支柱,为人生价值目标作正确取舍,把人的活动从现实引向未来,从一个目标引向更高的目标追求,为个人行为和活动指明正确的方向,促进个人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义。它鼓舞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其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根本意义。科学信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通过共同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去维系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社会精神,是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德性的自觉内含对德性与德行关系的正确处理。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即理论与实际、言与行的关系。完善的人格必须是言与行的高度统一。
德性是内蕴于人的行为和活动之中的一种体现人的道德的特质、品质、品性。德性一旦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表现出来,就是德行。所谓德行,也就是人的道德行为,指符合一定时期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从德性到德行的过程可视作“德性的自证”。“所谓自证是我体认自己的德性”⑨。德性的自证不只是主观的活动,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因为德性在实践活动中对象化、形象化了,有其客观表现,已是客观的“德行”了。“我”在德性的自证过程中,把内在的德性与客观的德行相联系,才有可能检验德性与德行,即言与行是否一致。“心口是否一致、言行是否一致”是自证德性的唯一标准。
德性的自证,是德性自觉的重要表现,其首要前提是主体的真诚。为保持德性自证的真诚,必须杜绝“欺骗、虚伪”的不真诚,必须经过刻苦的锻炼和培养。这是因为,其一,自证是主体的自觉活动,虽说人人都有主体自觉性,但真正要认识自我,却并不容易。人常常认不清自己的真面貌,或过高估计自己,或过于自卑,准确地作自我评判是极其不易的。需要经历一个锻炼、修养的过程,经历一个反复比较的过程。故曰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其二,德性自证的真诚,需要破除来自外界的种种蒙蔽。如荀子所说:“万物异则莫不相为弊,此心术之公患也。”为此,要真诚,必须养成坚定的操守,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而不能见风使舵,做墙头草。
经过德性自证的过程,当我们的德性自觉达到了德性与德行相统一的境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也就达到了最高水平。
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前提之一的“德性自觉”应是面向“大众”,即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德性自觉,人人有责。从量上来说,应是大多数;从分布面来说,应是超越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界限。就当代中国来说,只要是拥护、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都应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之内。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而非为少数人所拥有的思想和理论。只有这样,“德性自觉”,才能成为提升全民思想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诚然,大众是分层次的,理想人格也是分层次的。要想达到整齐划一的理想境界很难。以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对于不同的群体的“德性”,应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对于中共党员和先进群众,应把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作为“德性”的根本要求;而对于一般群众,则应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作为“德性”的根本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大众,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
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而言,有一个从高层次向低层次辐射、低层次促进高层次的过程。由干部带动群众,由党内带动党外;同时,群众促干部,党外促党内,这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具体途径。首先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提升广大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其次是建设好学习型政党,提升中国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水平。党的领导干部和中共党员应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在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人格方面成为全国人民的表率。而广大群众的觉悟水平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实基础。
注释:
①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7页。
②苗力田:《黑格尔通信百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④顾伯平:《论文化创新》,载《中国产业评论》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⑨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7页。
⑩张士海、施秀莉:《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