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陈 兵
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建设构想
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陈 兵
“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t)是指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其目标是要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以及选择将出现的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贡献的通用技术。作为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与优化配置的一个战略管理和规划工具,技术预见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以运用。
实际上“技术预见”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服务于决策的组织交流模式,它为政府、产业界、学术单位、研究机构乃至社会公众,加强对技术需求与发展趋势的认识判断和分析预测,提供了一个能够深入交流探讨的平台。传统模式下,这个平台的运作和管理比较繁杂,并且需要大量的投入来保证运作的成效。对此,本文提出了搭建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的构想,希望借助信息网络的优势,充分挖掘技术预见过程中的各项收益,体现出参与技术预见活动,有助于参与者学习成长,有助于相互交流和展示成果,进而吸引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鉴于技术预见活动中存在信息交流、观点碰撞、趋势预测等有一定趣味性和成就感的人性需求因素,文中提出以模拟游戏等形式,来增强平台的活力和影响,同时方便参与者熟悉这一平台、熟悉技术预见的过程和要求。
将游戏化学习观念、信息化平台,应用于技术预见,是新时期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条件下的一个大胆构想。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由此成为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预测和构建的一种理想工具。
1.技术预见相关要素。
(1)参与主体。技术预见活动,除了开展工作的组织者和研究者外,还需要政府、企业界、学术界、科技界等领域的管理决策者和专家学者广泛参与。
(2)关注的信息内容。技术预见活动,首先需要关注经济发展需求,包括新的增长点、产业兴衰的周期状况、经济结构调整需求、消费水平等内容;其次,需要关注社会资源状况,包括地理资源、资金周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气候、政策法规等内容;再次,需要关注技术发展状况,包括前沿技术、领先技术、关键技术、有能力突破的技术等内容;最后,还需要关注社会发展需求状况,包括社会发展问题、社会稳定问题、民生问题等内容。
从技术预见发展的趋势来看,技术预见关注的内容不断由关注技术的内在发展向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心转移。
(3)目标成果。开展技术预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未来发展战略重点研究领域,选择最具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群,进而为政府制定科技战略与规划提供决策支持,为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提供重点和方向,为全社会的科技事业提供发展导向等,最终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来实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2.技术预见过程.技术预见是一个知识收集、整理和加工的过程,是一种不断修正对未来发展趋势认识的动态调整机制。从技术预见实践过程来看,技术预见可理解成四个环节:多学科研究集成,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置。即系统理清目标领域的技术层次和结构,依据未来较长时期内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需求,确定可系统性代表整个领域的技术及相关条件发展的目标点(即技术课题),采用科学的方法将以各界专家的观点和认识为主的各种评判信息反映到这些目标点上,以挖掘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贡献的技术群。
技术预见的过程收益主要体现在:各方通过参与技术预见活动,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组织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各部门关注长期性问题,克服短期行为,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各界对未来世界发展前景的共同认识水平,开拓科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联合协作的新途径等。
1.基本原则.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本着“主线清晰”、“主题鲜明”、“有目的有组织”的原则,在平台各项细节的设计与建设中,严格要求。所谓“主线清晰”,即要求领域、类型划分清晰,便于观阅和查找;所谓“主题鲜明”,即要求在主线脉络上,设置一些能够综合反映相关技术、学科、需求、产品等的主题节点,让各界人士对典型技术需求和技术应用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通俗易懂;所谓“有目的有组织”,即要求平台要有较强的引导性,易于参与,规范参与,交流主题能够集中、交流、碰撞,方便总结,持续推出系列成果,形成参与即有收益的交流机制。
建设目标.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需要建成一个集“知识学习”、“参与示范”、“组织交流”、“技术预见”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要求实现如下目标功能:一是成为官、产、学、研、用等各界人士的学习园地,方便他们熟悉知识架构体系,了解相关技术与产品关联情况,了解技术发展脉络和趋势;二是在成熟的技术领域,抽象并设计符合技术预见要求的交流组织模式,以演示示范或模拟游戏等形式,引导参与者熟悉技术趋势分析和技术预见活动的方法和要求;三是不定期组织开展一些不同层面的主题性技术预见活动,为当地政府、产业界等部门提供相关决策服务,促进相关人员加强组织交流与合作。
3.主要建设内容.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的搭建,需要建设好三方面的内容,包括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包含相关软件开发)、运营团队建设和数据库建设。三者在平台运营初期即缺一不可,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其中,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需要满足预设的各项功能要求,并具备较好的拓展性能;管理团队和数据库,需要在若干主题领域,组织建立较为成熟的工作团队和基础数据库,为平台的初期运营迈好关键的一步。
1.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包括5大功能板块,一是承载技术领域、社会资源、经济需求、社会需求等基本信息的体系化网络板块,此板块在运营初期为一个基本架构,在运营过程中,借鉴百度百科的编辑管理形式,进行拓展延伸;二是技术预见活动模拟游戏或演示示范板块,主要用于指导大家学习和参与;三是论坛交流板块,供大家自由探讨和展示交流;四是主题活动板块,定期开展主题研讨、主题成果展示、主题讲座等形式的活动;五是技术预见活动板块,在架构清晰、易于表达观点的平台上,以选择判断、打分列举等形式,发表看法;后台负责统计分析,及时反馈专家综合意见,引导专家开展新一轮的交流讨论。
2.运营团队建设。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对运营团队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它需要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团队,需要有网络安全与维护、技术预见组织与管理、论坛建设与管理、主题研究等方面的人员;其次,技术预见组织与管理人员,需要对技术预见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需要对信息平台的运营有清晰的认识,做好相关引导工作和服务;第三,研究人员需要定期选择关注度较高、有决策需要的主题,开展前期基础研究,定期组织策划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并及时反馈主题成果报告;第四,组织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包括引入决策需求,选派首席专家等等。
3.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既是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建设运营的一项成果,也是平台运营的重要支撑,需要不断维护和更新。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领域架构目录、技术项目、主题报告、专家库、技术预见成果等。总体来看,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库需要建设成为一个能够全面反映客观因素和主观认识的发展体系,即在基于知识结构和发展历史等客观因素之上,能够较好地承载各类认识、总结性观点,形成一个有较大应用需求的综合信息库,从中能够大量地提炼出对未来发展有一定指导性或影响性信息成果。这要求,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支撑,包括专家团队、开发团队、营运资金等条件因素,也包括要形成信息供给与信息开发利用的有偿性运作机制。
1.必要性.技术预见,作为辅助决策、促进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传统运作模式下,开展技术预见成本投入和组织难度相当大,多数地方难以充分保障这项工作的持续开展。在没有足够资金和人力投入保障的情况下,其完成成果的质量和成效都会大打折扣。此外,间歇性开展技术预见,不利于技术预见工作模式、组织交流模式等的稳定,这会造成老专家没有了热情,新人重新学习并投入进来,这个过程不仅不利于积累经验,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预见的过程收益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建设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旨在改变技术预见传统模式中的工作组织和信息交流方式,借助现代信息、网络、通讯技术,让技术预见成为一个可以不间断、可以不断更新积累的活动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开展技术预见,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技术预见工作的组织难度,节省资金投入,还可提升技术预见的工作效率和成效,促进技术预见的广泛应用。
2.优越性.与技术预见传统运作方式相比,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采用演示示范、游戏模拟等方式,可方便官产学研用等各界人士学习查阅,增强了参与者的积极性,不仅使得参与群体规模不受限制,而且参与者的数量和精力投入都可以通过努力而保障好,信息的交流和碰撞会更加活跃,技术预见活动的成效和影响可大大超越传统运作模式。
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采用开放式的网络参与模式,能够吸纳足够广泛的群体加入,可通过对信息、参与主体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对交流信息进行规范和提升,以获取更丰富、更深入、更准确的信息成果。此外,各界人士,在没有组织者引导、没有主题活动、不参与技术预见活动等情况下,也可通过这一平台,开展相互交流、展示成果,这种非组织性的自然交流模式,有助于产学研加强合作交流。
技术预见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上文提出的建设构想还需要深入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平台建设的可行性还需要结合需求加以论证。鉴于技术预见信息化平台的功能较为强大,能够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作用影响,目前国内也尚未有这方面的尝试,笔者以为,选取若干领域,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此项工作,一个以技术预见为主题的集工作、学习和娱乐于一体的大型交流平台有望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