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旗珠科金属矿地球物理特征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2012-08-15 00:48:29黄俊
河南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北东测区平均值

黄俊

(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53 勘探队,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宝音图群(锡林郭勒杂岩)、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中、上统及新生界第四系。

下元古界宝音图群(Pt1by):是区内出露最老地层,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片麻岩、二云片岩、变粒岩及大理岩透镜体的一套变质岩。主要分布于乌套海巴彦高勒、达青牧场一带,呈北东向展布,厚度大于917 米。

下二叠统大石寨组(P1d):呈北东向延伸,分布于阿斯哈图—双山南部。为一套长石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及安山岩、安山玄武岩、流纹岩夹凝灰砾岩的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与火山岩组合,厚度大于2211 米。

上二叠统林西组(P2l):分布于白音乌拉、密透、北大山一带,主要为一套粉砂岩、炭质板岩、粉砂质变泥岩夹钙质粉砂岩及中细粒砂岩、砾岩的陆相细碎屑沉积岩组合,厚度大于3756 米。

中侏罗统新民组(J2x):仅见于双山煤矿一带,岩性为黑色泥岩、含炭质泥岩、粉砂岩、砾岩夹煤层。属含煤陆相湖盆沉积,出露厚度大于333.5 米。

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本组为一套以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为主的酸性火山岩,分布于双山煤矿一带,厚度大于537 米。

第四系(Qh):分布较广,多见于沟谷洼地,由冲洪积物、亚砂土、风积砂组成。

2 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分布广泛,岩浆活动强烈,从华力西中期至燕山晚期都有较大规模的活动,岩石种类较多,基性至酸性均有产出。

华力西中期石英闪长岩(äï42):分布于维拉斯托—呼仁布登一带,呈北东60°方向展布。其规模较大,在长约90公里,宽约10 余公里范围内断续出露。

燕山早期侵入岩(ã52):出露于北大山一带,主要岩性为钾长花岗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石英二长斑岩,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区域上呈北东向分布。

测区内脉岩也较发育,各时代地质体中不同程度均有分布。脉岩种类繁多,其中以花岗斑岩、流纹斑岩、闪长玢岩分布最广。

3 构造

本区传统大地构造位置划归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隶属于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区内北部为西乌珠穆沁旗复向斜东段南翼的一部份,南部为米生庙复背斜西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构造体系图》将本区划归天山—内蒙—大兴安岭弧形构造带中。

3.1 褶皱构造

本区褶皱构造以北东向为主,主要见于米生庙复背斜,展布宽约60 公里,沿乌套海—米生庙—达青牧场—阿拉腾郭勒公社,延伸横贯全区,复背斜中的二级初次结构面由北向南发育有三处:

3.1.1 复背斜北西翼在跃进煤矿一带,由哲斯组,大石寨组构成了一个轴向北东的复式向斜与由北向南第一挤压断裂带重合。

3.1.2 复式背斜中部在乌套海—米斯庙一带,发育了轴向北东的挤压带,平均宽10 公里,出露长50 公里,组成了挤压带之单个背向斜,多为斜歪或同斜褶曲。

3.1.3 复背斜南东翼在上二叠统北大山组中发育了轴向60°的前毡铺复式向斜,宽10 公里,长18 公里。

3.2 断裂构造

区内由北向南可以划分出三个挤压断裂带。

第一带,展布于苏通—跃进煤矿—格根庙一带,宽10公里,北东向延伸达35 公里,以冲断层.斜冲断层.压扭性断裂及张扭性断裂为主。

第二带,展布于跃进大队—猴头庙—新庙一带,宽7公里,延伸长约40 公里,以正断层及压扭性断层为主。

第三带,展布于乌套海—达青牧场砖瓦厂—哈麻白音乌拉一线,宽约15 公里,自南西向北东展布,长达60 公里,其中分南西.中段.北东三个段。南西(乌套海—密透一带)以断裂群为主的表现形式。中段(密透至林西—西乌旗公路)以片理挤压破碎带为主,北东段(西乌旗公路—哈麻白音乌拉)以糜棱岩带与断裂群共生之混合形式出现。南西段,主干断裂为维拉斯托北斜冲断层及密透北冲断层派生北东冲断层及北西张性及张扭性断裂。中段:以挤压破碎带,片理化带及糜棱岩带为主,北东段:表现强烈挤压糜棱岩带。

4 区域矿产特征

本区产出的矿产主要为:Fe、Sn、Cu、Pb、Zn、Ag、Mo、Au、莹石、水晶、石灰岩、红柱石、煤等。矿化点均沿北东向构造带分布,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高、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元素种类多,伴生元素多。在区域上成矿元素具有分带性,工作区分为地球化学铁元素区(西乌旗幅西南角)及亲铜元素、钨钼族元素地球化学带。该带位于巴音乌拉—达青牧场—阿拉腾敖包农队断裂南,该带以Ag、Pb、Zn、Cd、W、Sn、Mo、Bi、B、F、As、Sb、Li、Be 等元素含量高,是寻找Ag、Pb、Zn、Cu、W、Sn、Mo 成矿的有利地带。内蒙古地勘九院及我院均在此带找到银多金属矿体。

5 工作区成矿带地质特征

工作区位于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之中南段的哈尔楚鲁图—巴彦高勒—道伦达坝—哈日根台成矿带上(见附图1)。该成矿带长200 余公里,宽30—40 公里,总体走向北东40°—50°。出露地层以古生界地层为主体,上覆小面积中生界地层,而新生界地层则分布于山坡低洼处。地层总体走向40°—50°,地层形成紧闭线性褶皱,轴向北东50°,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表现地层、岩体沿北东方向展布,断裂构造为北东40°—70°走向,主构造面为压扭性,同时还伴生有北东向构造派生的北西和南北向断裂构造,构造规模相对较小,构造具有多次活动的特征。岩浆活动分为三期:即华力西中晚期.印支期及燕山早期和晚期。与华力西期岩浆岩关系密切的矿产有Fe、Cu、Pb、Zn、放射性矿产;与印支期岩浆岩关系密切的矿产有莹石、Cu 矿等;与燕山期岩浆岩有关的矿产有Fe、Cu、Pb、Zn、Ag、W、Nb、莹石、水晶、放射性矿等。

该带产出的矿产以多金属、贵金属为主,成型的矿山五座。即哈尔楚鲁图银锌铜矿,拜仁达坝银铅铜矿、维拉斯托银锌矿、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沙布楞多金属矿及宝日格斯台铅锌矿。有前景的矿点不少于五处,即维拉斯托银铅锌矿点(或矿山),石林银铅锌矿点,哈日根台铅锌矿点,珠力科银矿点及乌尼克吐锌矿点。拜仁达坝银矿、维拉斯托银矿、珠力科银矿均围绕密透—巴音乌拉中生代断陷盆地的周边分布,受相同的成矿因素控制,可视为同一矿田的不同矿床。

6 地球物理特征

通过全区8.64 平方公里的高精度磁力测量,发现了三处磁异常(见附图2)。工区磁场特征比较简单,分为南东与北西两个区域,南东侧为负磁异常区域,北西侧为正磁异常区域。正磁异常区域有局部异常叠加现象。三处异常均呈宽面状,并且异常的西侧都没有封闭。磁异常幅值不高,平均值为40nT,异常最高值160nT。根据物性测定及异常检查,M1 异常为复成分砾岩引起,其北侧的负磁异常为构造破碎带引起。M2 异常面积较大,其中出现了一个高值圈闭的小区域,异常最高值16 0 nT。根据物性测定结果,结合异常检查情况,推断该异常与砂板岩中的岩浆活动,即脉岩频繁出现有关。M3 异常位于测区的北端,西侧没有封闭,异常呈面状形态,异常幅值较小,其间有局部的单点异常出现,根据物性测定分析,结合地表异常检查工作,推断该异常区域是凝灰岩区域内频繁出现的花岗斑岩脉、石英岩脉等脉岩的综合反映。据此,在激电测量时特别注意脉岩区域的激电异常。

激电面积测量主要分布在磁测区域的北侧变窄的区域内(见附图4、附图6)。通过3.44 平方公里的激电面积测量工作,发现了三处激电异常。DJ1 异常位于测区的中间偏北部,在M3 异常内。异常呈面状展布,矿化背景为5%。异常规模为(约)700 米×550 米。极化率最高8%。异常区内出现多个独立的小区域。异常区显示中等电阻率特征。根据物性测定分析,结合地表异常检查,推断该异常为区内的蚀变花岗斑岩脉和褐铁矿化凝灰岩引起。DJ2 异常位于测区的北东侧,北东侧没有封闭。异常最高值7.8%。呈面状展布,可见规模1000 米×400 米。由三个独立的异常组成,分别为DJ2—1、DJ2—2 和DJ2—3。DJ2—1 呈条带状,根据物性测定分析,异常区显示低电阻率特征结合。地表异常检查,推断该异常由褐铁矿化凝灰岩引起;DJ2—2 在DJ2—1 的北侧,与DJ2—1 起因一致。DJ2—3 异常位于测区的最北端,异常呈条带状,走向近东西。极化率最高值7.8%。异常区显示中等电阻率特征。根据物性测定分析,结合地表异常检查,推断该异常由铅锌矿化带引起。并通过激电测深结果显示出较好的中阻高极化特征(见附图18、附图19)。

DJ3 异常位于测区的南部,异常呈宽带状,走向北西,异常的走向两端没有封闭,极化率最高值16%。异常平均宽约500 米,呈低阻特征。视电阻率最低不到10Ù.m。异常区均被第四系覆盖,根据异常特征,结合2007 年验证类似异常的结果,推断该异常为沉积地层(煤系地层)引起。

7 地球化学特征

2007 年,勘查区的南区、北区分别进行土壤测量(见插图1)。北区圈出异常3 处(见插图2),主要位于测区南部。Ⅵ号为新发现的异常,异常规模大、单元素异常吻合性较好。Ⅶ、Ⅷ号异常与勘查区的矿化体基本吻合,向南未封闭;南区圈出异常1 处(见插图3),主要位于测区南部其特征简述如下:

Ⅴ号异常:位于测区南部,呈北北东向展布,面积0.08Km2,元素组合为Sn-Zn-Ag-Mo-Cu-W-Au,其中Sn 元素呈条带状展布,最高值是521×10-6,平均值46.49×10-6;Zn 元素最高值是144×10-6,平均值84.63×10-6;Ag 元素最高值是0.72×10-6,平均值0.20×10-6;Mo元素最高值是1.75×10-6,平均值1.04×10-6;Cu 元素最高值是83.2×10-6,平均值29.85×10-6;W元素最高值是4.98×10-6,平均值3.06×10-6;Au 元素最高值是2.6×10-9,平均值1.46×10-9。

该异常浓集中心较明显,单元素异常吻合性较好,异常具有一定规模,组合元素较多(7 种),Sn 单点含量高。是寻找Sn 的有利地段,应须进一步验证。

Ⅵ号异常:位于测区北中部,呈南北向展布,面积0.47Km2,元素组合为Pb-Zn-Ag-Cu-Mo-As- Au-Wo3,其中Mo元素呈串珠状展布,最高值是2.19×10-6,平均值0.91×10-6;Zn 元素最高值是814×10-6,平均值170.27×10-6;Ag元素最高值是4.4×10-6,平均值0.24×10-6;Pb 元素最高值是871×10-6,平均值92.35×10-6;As 元素最高值是570×10-6,平均值34.84×10-6;Wo3元素最高值是4.48×10-6,平均值1.80×10-6;Au 元素最高值是3.4×10-9,平均值0.97×10-9;Cu 元素最高值是103×10-6,平均值22.84×10-6。

该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单元素异常吻合性较好,异常具有一定规模,组合元素较多(8 种),Cu-Pb-Zn-Ag 单点含量高。南部与灰黄色流纹斑岩有关,北部与地表两条矿化蚀变带(2、3 号)相吻合,且与物探异常基本吻合,是寻找Pb-Zn矿的有利地段,应须进一步验证。

Ⅶ号异常:位于测区北东部,呈南北向展布,南部未封闭,面积0.18Km2,元素组合为Zn-Cu-Pb-Cd-Ag-Hg-Mo-Au,其中Zn 元素呈串珠状展布,最高值是361×10-6,平均值117.22×10-6;Cu 元素最高值是68.5×10-6,平均值23.10×10-6;Pb 元素最高值是563×10-6,平均值112.63×10-9;Cd 元素最高值是1.93×10-6,平均值0.34×10-6;Ag 元素最高值是1.16×10-6,平均值0.27×10-6;Hg 元素最高值是0.04×10-6,平均值0.02×10-6;Au 元素最高值是3.7×10-9,平均值1.07×10-9;Mo 元素最高值是1.54×10-6,平均值0.90×10-6。

该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单元素异常吻合性较好,元素组合较多(8 种),Ag-Pb-Zn 单点含量高。与地表矿化蚀变带(10 号)套合较好,有望找到比已知矿化体规模更大、更富的矿体。该处是寻找Ag-Cu-Pb-Zn 矿的有利地段,应先安排工程验证。

Ⅷ号异常:位测区北偏西,呈椭球状,南西未封闭,面积0.07Km2。元素组合为Cu-Au-Zn-Pb-Cd-Ag-As-Mo,其中Au 元素最高值是6.4×10-9,平均值0.97×10-9;Pb 元素最高值是1235×10-6,平均值78.28×10-6;Zn 元素最高值是425×10-6,平均值130.66×10-6;Mo 元素最高值是1.51×10-6,平均值0.87×10-6;Cd 元素最高值是5.03×10-6,平均值0.54×10-6;As 元素最高值是1923×10-6,平均值99.14×10-6;Cu 元素最高值是135×10-6,平均值18.38×10-6;Ag 元素最高值是4.45×10-6,平均值0.26×10-6。

该异常小而集中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具一定同心圆状,与地表矿化体(7 号)套合非常好。单元素异常吻合性好,组合元素较多(8 种),Cu、Au、Zn、Pb、Cd、Ag、As、Mo单点含量高,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应首先安排工程验证。

猜你喜欢
北东测区平均值
亿隆煤业地面瞬变电磁技术应用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河北省尚义大青沟测区元素异常特征及地质意义
河北地质(2021年4期)2021-03-08 01:59:14
轮轨垂向力地面连续测量的复合测区方法
相山北部善堂庵地区北东向断裂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铀矿地质(2019年1期)2019-03-01 02:48:50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西部资源(2018年5期)2018-11-06 10:30:44
无像控点测区的归并方法研究
测绘通报(2018年10期)2018-11-02 10:07:28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
基于电流平均值的改进无功检测法
电测与仪表(2014年6期)2014-04-04 11: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