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成效分析

2012-08-15 00:49:58饶建敏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建宁县山洪防汛

饶建敏

(福建省建宁县水利局,福建建宁 354500)

1 概述

建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偏北部,武夷山脉中段,总面积1 718 km2,辖9个乡(镇)99个村(居)民委员会,人口14.55万人。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全年冷热交替,四季分明,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年平均降雨量1 835 mm。是典型的暴雨中心和山洪灾害易发区,全县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区流域总面积1 680.3 km2,主要河流12条。2007年国家防总将建宁县列入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2009年项目批复并实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监测预警系统,构筑监测预警平台,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组建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加强宣传、培训等。

2 项目成效

2010-06-13起建宁县连续遭受强降雨袭击,过程总降雨量达784 mm,最大站点968 mm,由于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全县在防抗强降雨方面实现了“零”伤亡,试点工程的作用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摸清底子,开展山洪灾害普查

以山洪灾害防治试点为契机,大力开展山洪灾害普查。调查典型山洪灾害,明确山洪灾害成因,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摸清全县范围内的山洪、水库滑坡、崩塌、泥石流,划定山洪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制定山洪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图。根据建宁县山洪灾害成因,确定灾害发生的临界雨量和临界水位,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

2.2 构筑平台,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新建5个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雨量站8个,自动水位站1个,简易雨量站85个,简易水位站4个,新增中继站1个,99个村(居)配备铜锣、手摇警报器。通过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通过群发短信、电话、传真、电视、警报、语音等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例如:18日6时~10时4 h内,溪源乡境内降雨量超过153 mm,11时,洪峰到达溪源乡集镇所在地,为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乡政府被淹,水深达1.5 m。6月17日19时,系统即自动群发雨情警报“6月16日19时~6月17日19时雨量超50.00 mm站点:溪源:50.0”,通过短信群发到防指和成员单位领导、乡镇长、分管领导、水利站站长及水库责任人、监测人、乡镇土地所所长等,同时县防指也第一时间将雨情警报电话通知到各个乡镇防汛指挥部,要求全力做好山洪灾害防范工作。溪源乡主要领导在收到雨情警报后,立即启动山洪灾害III级响应,并对全乡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做出部署,电话通知全乡干部、各村支书、村主任及中心户长立即上岗到位,并组织挂村干部下到各村,挨家挨户通知各地质灾害、低洼地带、水库下游的群众转移到山洪灾害安全点。其中溪源乡桐荣村胡家小组地质灾害点,18日6时挂村乡干部及村主干在收到县乡预警信息后,及时通知该小组6户18人转移到安全地点,9时左右,连续暴雨导致该处倒塌房屋7间,由于山洪灾害预警及时,预案有效,人员转移到位,避免了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仅6月14日~7月7日,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就发送雨水情预警短信5 718条,全县累计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地带、水边、山边群众38 599人,试点工程的及时预警功能得以突显,成效明显。

2.3 注重民生,实施居民搬迁避让

对处于山洪灾害易发区、危险区,治理困难的居民,结合新农村建设及灾后重建等政策,创造条件,政策引导,鼓励居住分散的居民采取永久搬迁的措施,永久迁移易发区和危险区。对搬迁新址、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进行山洪灾害危害性评估,保障移民迁入安全地区,避免二次搬迁或造成新的山洪灾害。

2.4 群测群防,建立五级联防体系

由于山洪灾害突发性强,从降雨到发生灾害之间的时间短,且往往在灾害发生时断电、断路、断信号,因此群测群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建宁县建立山洪灾害防御县、乡、村、组、户五级联防责任制体系,真正打通了各级之间的联系通道,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并按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使各项预警指令有效有序有力执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在6月份的连续性暴雨洪水中,预警指令发布及时,指令执行有效有序,山洪灾害受威胁群众适时规避,在连续性强降雨及三次洪水的过程中,实现全县无一人伤亡,应该说整个山洪灾害防治五级联防体系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5 突出“视频到乡”

建宁县采取由县、乡(镇)政府共同出资、电信部门代建代管的方式,于2007年7月份开始筹建县、乡(镇)防汛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11月份全面完工,总投资46万元,率先成功将防汛视频会议辐射到全县9个乡镇。该视频会议系统基于IP承载网,MCU设备选用中兴企业级智能视讯服务器,采用全分布交换设计,支持热插拔,能支持图象台监控功能,提供多达10路的图像台监控输出,终端选用中兴一体化会议电视硬件终端。建宁县防汛视频会议系统的建成,可实现全县所有乡镇、水利管理单位与防汛成员进行抗洪救灾紧急部署、防汛值班岗位监督和防汛、水利知识讲座培训等防汛视频会议通讯,进一步促进县、乡两级的防汛工作联动。

2.6 突出村级预警

考虑到建宁县山洪预见期短、致灾快,特别是广大基层群众直面山洪的冲击,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建宁县在完善预警到乡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村级预警信息广播系统建设。先期投入13万元,在溪口镇辖区13个行政村进行村级预警信息广播系统建设,该系统设镇政府1个主控中心,每个村配置1台信息机终端、1套高音喇叭,通过该套系统,一是实现预警信息广播:县、乡镇发布的雨情水情警报、水库溢洪、地质灾害预警等紧急通知通过高音喇叭直接向全体村民广播,第一时间告知村民;二是实现短信群发:在信息机内预先建立村干部、中心户长、相关村民等通讯录,根据防汛需要通过信息机将雨水情警报等各类紧急通知群发到不同用户群;三是实现电话会议:乡镇可通过会议中心平台召集行政村召开防汛电话会议,部署防汛各项工作,县乡领导可通过移动电话远程控制会议直接部署防汛工作。村级预警信息广播系统按照预警程序向各级部门及当地村民适时发布预警和警报信息,及时通知村民提前做好防、抢、撤的准备,并在灾情发生时及时转移安置,进一步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7 加强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

山洪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建宁县通过公众媒体、宣传图片、标语、“文化下乡”播放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光盘、发放山洪灾害宣传手册和明白卡等多形式的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山洪灾害防治的严峻形势,普及山洪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使得广大群众的山洪灾害的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普遍提高,在紧急状况下,广大群众能够积极配合乡村干部及时转移。

建宁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民生,保障民利,通过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实施居民搬迁避让,建立五级联防体系、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等非工程措施的试点建设,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建宁县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建宁县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1]王凡.防洪防汛与减灾工作指导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建宁县山洪防汛
一张雪糕纸
夏季防洪防汛
大众科学(2022年8期)2022-08-26 08:58:54
建宁县举办2021年就业创业政策培训班
就业与保障(2021年7期)2021-11-21 01:59:15
防汛当前莫添乱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优雅地表达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治淮(2017年5期)2017-06-01 11:31:23
建宁县全力打响交通建设攻坚战
红土地(2017年10期)2017-01-26 13:47:00
建宁 建宁县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助推贫困户脱贫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42
遭遇暴雨山洪如何避险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