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飞
(新疆水利厅头屯河流域管理处,新疆昌吉831100)
探讨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基础和方式
张海飞
(新疆水利厅头屯河流域管理处,新疆昌吉831100)
河道治理采用生态水利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一种对生态水利理念和方法的融合,能够保证水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水利模式的河道治理方式为研究对象,对其优越性进行阐述。论证了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对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生态水利方式的河道治理进行研究。作为笔者长期河道治理工作实践的理论升华,希望对相关行业的工作者有所参考和借鉴。
河道治理;生态水利;基本原则;基础;方式
当代中国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个社会的共同话题,现代水利工程也在逐渐的转变之中。河道治理采用生态水利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一种对生态水利理念和方法的融合,能够保证水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正确把握和确立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首先需要掌握相应的理念,明确其基本原则。
要促使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需要以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这是其根本所在,是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回归。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与洪水进行了无数次斗争,绝大多数以失败和挫折而告终。在斗争中积累经验,我们已经逐渐学会了怎样去和自然和谐共处,而如今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之观念的提出正是对这一斗争经验的总结与升华。要做到这点必须要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在河道治理中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统筹综合管理。
河道的形成需要上千年的时间,我们对于它的治理也要顺应其发展的特点,在经过一段长时期的膨胀发展之后,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以抑制和改善河道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来求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水利工程除了在防洪和供水等方面产生巨大作用外,对于水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态系统的修复方面同样大有作为,这点是我们在进行工程措施的时候所必须认识到的。改善水的生态系统能够促进其流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而水利工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就在这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短见的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放任对它的开采和利用,当各地传来水源水质恶化的警报时,我们才深刻了解到“有水没法吃”的尴尬。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资源索取观念,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从宏观上看,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属于人口资源环境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对水的利用最终目的还是为人类服务的,水对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尤其是农业,可以说是其命脉;而水利工程建设则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由此可见水利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大环境的突出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不能就水论水,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中才能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我国历来都把传统水利当做是“农业的命脉”,因而,非常重视“三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提高了防洪、供水方面的要求,我国也多次开展了大规模综合治理工程,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现如今,水利不仅是农业经济的命脉,更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往往会和工程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水利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工程水利”。由于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传统的水利工程过于注重经济和技术的追求,而忽视了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体现了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最直接和迫切的要求,那就是经济的发展。对水利生态环境的忽视导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采取“大灾兴大治”的传统治水观念,然而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日益提高,这样的治水观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发展速度。尽管如此,“治水先行”的科学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得不到贯彻和落实,我们往往要遭遇一场严重的灾害之后才能去思考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现在的水利生态环境恶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所以单纯依靠工程手段的治水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综合治理的需求,很容易使治水陷入恶性循环。近年来由于治水工程出现瓶颈,这样单纯的工程手段已经开始受到质疑,比如说筑堤防洪是扩大巩固防洪保护范围的手段,而加高堤防则是提高防洪标准的措施,但是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之后,就会出现“水涨堤高”的情况,紧接着水位也会随之上涨。这就是人与自然恶性循环的开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就牺牲生态环境,不能只看重局部地区的短期利益而放弃或损害整体经济区域的长远利益。
针对水资源生态失衡的情况,我国近年来对不同的侧重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景观水利的理念。总体上说这几种水利都是现代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范畴,这表示我国水利工程的内涵在逐渐扩展和提高。四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的关系,而并非对立和否定。
有人提出“健康的河流应该是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的骨干动脉”的科学理论,而我们的生态水利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这样的科学理论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满足人类对水的开发和利用,还要保证水体本身始终是存在于一个健全生态系统里面,要做到这点,必须要在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进行权衡,促使两者间关系的融洽发展。
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方法体现出很强的自然特性和特征,这种方法不但需要掌握水的气候系统及水文循环中的运动转换规律,还要对其在其它特定的生态系统和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行研究。为了做到这一点,河流、湖泊进行综合治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①以河流、湖泊功能性开发为依据,充分考虑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生态系统安全;②既要研究水体生态系统的物理特性,又要考虑循环系统的特性,还要研究水生物的种群特性;③河流、湖泊综合开发和利用时,需要把上游、下游、左右两岸的生物种群放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进行研究,便于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避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④兴建水利不仅在于对河流、湖泊进行开发和利用,更要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及防洪安全。因而,应以其为前提来探讨生态水利的建设问题;⑤尽量对其原有的自然形态和生存模式进行保护,比如说湿地、浅滩和河湾等等都要尽量保留或恢复其多样性特征;⑥保证当地野生动植物的安全,不能破坏它们生活、繁衍、栖息的场地,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必要时,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其建造一个乐园,开发一些护岸、工坝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生态环境。
生态水利兴建时并没有固定的施工方法,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兴建方法和施工工艺,各不相同。在诸多方法中,利用植物技术护滩固堤是平原地区最常采用,也是切实可行的生态水利兴建方法之一。利用植物技术护滩固堤的施工方法,主要是按照一定方式在防洪堤外围种植一些水松、水杉等水生植物,利用这些植物在河道周围形成防护带,削弱水力、水流对河堤的冲刷,起到防洪固堤的重要作用。这一种生态水利兴建方式不仅起到了护岸、固堤作用,良好水生植物的选择也会具有一定程度的经济效果,具有调节空气环境、局部气候,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由于河堤周围水生植物的种植,一定程度缩短了原有的泄洪断面,为此,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考虑这一问题,以免影响水利工程的泄洪量。
随着国家不断对河道治理的重视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国家不断加强对生态整治的力度,针对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基础及方式的优化和改善是我们当前所面对的重中之重,也是作为专业人士一直思考和探索的。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国在河道治理上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对河道治理的关注力度,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学习,结合生态环境的需求做好融合和协调工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将河道治理工作与生态环境建设完美地结合。
[1]郭大本.中国城市目前的水形势[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1,2(01):41-44.
[2]李铁峰,王莹莹,邢丽英.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基础及模式[J].科技资讯,2009(09):118.
[3]徐晓艳,王鹏,董海波.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09(09):119.
[4]史习庆.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167.
[5]陈勋,李梅凤,黄成业.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水利应用探究[J].中华民居,2011,(11):83,171.
TV861
A
1007-7596(2012)09-0054-02
2012-08-22
张海飞(1969-),男,辽宁台安人,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