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丽伟,潘明昶
(黑龙江省双城市畜牧兽医局,150100)
流产是由于胎儿或者母体的生理过程发生扰乱,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而使怀孕中断。一般认为,妊娠奶牛有3%~5%的流产率是正常的现象。但任何一头怀孕牛的流产都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牛群中流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奶牛体质下降有关。对于奶农和兽医来说要诊断出奶牛流产的原因是一个难题,因此我们只能从预防角度出发,尽量避免可导致奶牛流产的因素出现,以降低流产率。
1.1 饲料原因
营养不均衡。孕期饲料不足,营养不全,缺乏奶牛需要的钙、磷、钾、碘、锰、铜、锌等矿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能是缺乏维生素或饲喂霉变饲料和冰冻水造成流产。营养不足或缺乏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能会引起流产,如维生素A或者E不足,矿物质不足等。
饲料变质。霉菌能导致奶牛的流产,占整个流产的比例为10%~20%,可在怀孕60 d左右出现流产,但主要集中在孕期最后两个月。这通常发生在冬春季。奶牛经常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中而接触到发霉的干草和青贮饲料,一般认为霉菌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胎盘和胎儿。
中毒。误食某些混有农药或有毒植物的饲料,导致早期胚胎的死亡或胎儿畸形而引起流产。如牛毛草、雀麦草等的种子及果实中含有的麦角碱,棉籽饼中的游离棉酚等都可使奶牛中毒。
1.2 外界刺激与损伤
由于怀孕母牛突然急剧运动(互相斗殴、发情牛爬跨)、摔倒(牛舍过小、地面湿滑)、腹部受到顶撞、挤压等引起的流产,或者受到外境的剧烈变化影响,引起子宫反射性收缩而流产。
1.3 疾病
母牛生殖道疾病、全身性疾病和胃肠道疾病引起流产,如慢性子宫炎、子宫黏膜结缔组织变性、高热疾病、严重下痢、严重臌气等。
母牛传染病引起流产,如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胎儿弧菌病、衣原体病、病毒性下痢、钩体病等。
寄生虫病引起流产,如牛胎毛滴虫病、焦虫病等。
1.4 胎儿及其附属膜异常
孕母牛胎盘异常、绒毛膜发育不全,绒毛变性,使胎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造成妊娠中断;孕母牛胎膜水肿和羊水过多,由于胎膜部分扭转或母体血液循环紊乱而造成胎儿不能正常发育引起流产。
1.5 错误的医疗
服用腹泻药、皮质激素药、麻醉药、驱虫药、利尿药、发汗药等都易使孕母牛流产。
2.1 加强对奶农的培训和饲养管理指导,要求奶农计划配备常年所需的青绿草料、清洁饮水、全价混合精料,避免造成奶牛胃肠病和营养不良引起流产。
2.2 自配的奶牛混合精料,必须对照奶牛标准补充相应缺少的矿物质、维生素。
2.3 指导奶农进行牛舍改造,使牛舍防滑、宽敞、通风,牛床干净、干燥,对饲养牛只较多的牛舍进行合理分隔,强弱分群,防打架斗殴、发情爬跨等损伤引起流产。给奶农的自繁自养小母牛去角。运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改善牛只健康状况,是减少流产的关键。
2.4 对所有牛只定期进行子宫疾病检查、投药或清洗,预防子宫炎的发生。对患有子宫炎的牛只及时治疗,防止急性子宫炎转化为慢性子宫炎引起流产。
2.5 指导奶农每两周对牛舍环境消毒一次,预防、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引起流产。常年对产后空怀期牛只进行体内寄生虫驱虫1~2次。5~10月每周进行一次体外驱虫(灭蚊、灭蝇、灭蜱)。
2.6 定期全面进行布病和结核病检疫,送检早产、死胎牛只胎盘、胎儿组织病料,严格按照兽医法规扑杀处理阳性牛只,杜绝该类牛只传播人畜共患病和习惯性流产。
2.7 对孕检受胎3个月以上的孕牛注射1次保胎药黄体酮5 mL。
预防流产,减少流产带来的损失,建立合理的牛群健康管理模式是很重要的。其次,加强环境和卫生监督,定期消毒。在引进外来牛只时候要把好关,不让带有任何疫病的牛只进入。有条件的采用被证实安全性好的疫苗进行预防。第三,重视管理,减少奶牛的应激。预先建立一个合理的程序,尽可能获取发生流产奶牛的各种资料,越全面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