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英 张俊红 陈清汉
1)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 平顶山 467000 2)中平能化集团总医院 平顶山 467000 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郑州 450014
对膝关节屈曲畸形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纠正屈曲畸形,是使膝关节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1]。2009-12—2012-01,我科对46例严重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行常规后稳定型膝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本文着重对该术式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患者,男6例,女40例;年龄42~77岁,平均63.8岁。原发病变:骨性关节炎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融合1例。术前膝关节屈曲畸形程度:10°~20°37例,20°~40°8例,40°~60°1例。同时合并膝外翻畸形9例,膝内翻畸形28例。术前KSS膝关节评分10~44分,平均30.5分。KSS功能评分6~48分,平均30分。
1.2 手术方法 (1)内、外侧软组织松解:膝关节前方直切口入路,逐层进入显露膝关节。首先用咬骨钳清除胫骨两侧边缘的骨赘,有利于下一步纠正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对于内翻畸形,以胫骨平台外侧为参照点;对于外翻畸形,以胫骨平台内缘和前后缘为参照点[1]。由于膝关节屈曲畸形多合并膝内翻畸形,对于合并内翻畸形者,先松解前内、内侧及内后方软组织,在胫骨近端距离关节面1~2 cm范围内自骨膜下进行松解,其中包括关节囊、内侧副韧带的深层软组织,在松解胫骨内后方软组织时,应尽量外旋小腿,从胫骨内侧缘开始松解,直到将胫骨内后侧逐渐旋向前方,显露内后方的软组织以便松解。对膝外翻畸形者,外侧软组织的松解也应逐步进行,先松解关节囊,再进行股骨远端、胫骨平台的截骨,需要根据内、外侧副韧带的平衡情况来决定下一步要松解的范围。只有当胫骨两侧及内后、外后侧软组织得到相对完全松解,屈曲畸形才达到部分矫正的目的。(2)切骨:切骨按常规方法进行,对于轻度屈曲畸形患者,经过周围软组织松解及常规切骨后就可以完全纠正,但是对于屈曲畸形超过20°的患者,股骨远端切骨通常需要切骨达10~12 mm,胫骨近端处理,需在损伤严重侧的胫骨平台下1.5~3 mm、且后倾角度5°进行切骨[2],再根据关节屈、伸情况,间隙对称状态,再决定是否需要二次切骨。特别提醒不能单纯依靠切骨来恢复膝关节屈、伸及改善间隙,一般情况下常规切骨基础上增加2~4 mm,主要靠软组织的松解来达到屈、伸膝关节的要求。(3)膝关节后方软组织松解非常重要:胫骨和股骨切骨后,能够清楚显露后方关节囊,并切除后交叉韧带,谨慎清除胫骨和股骨后方的骨赘,以免损伤后方的血管及神经。用骨刀紧贴股骨内外髁后方和髁间窝后上方的骨皮质,逐步分离并松解股骨后方挛缩的部分关节囊及粘连的软组织,动作要轻柔,易损伤周围血管引起出血,对后隐窝进行重建。过度屈曲膝关节不利于显露股骨后方,可以插入髓内杆向上提起,有助显露股骨后方,但不要用力过猛,引起劈裂性骨折。最后在胫骨后方,紧贴骨皮质进行分离、松解、关节囊的胫骨侧。以上手术过程经过胫骨内、外侧软组织的分离、松解、合理切骨及其加上对股骨和胫骨后方关节囊的松解,多可达到纠正屈曲畸形的目的。
本组术后测量,40例屈曲畸形患者得以完全矫正,2例残留<5°的屈曲,3 例残留 5°~10°的屈曲,1 例残留 10°~15°的屈曲。无血管损伤、关节不稳、感染等手术并发症。随访时间0.5~2 a,平均1.8 a。K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29分提高至81分,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32分提高至84分。
对膝关节屈曲畸形的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目的为纠正屈曲畸形,改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屈曲畸形在临床上,多伴有内翻畸形,也可呈现外翻畸形,患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多见较严重的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呈重度的僵硬屈曲畸形[3],而且膝关节的结构破坏可较为严重。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手术的难易程度要估计到,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纠正屈曲畸形的同时也要顾及到内外翻畸形的纠正。手术以尽量纠正屈曲畸形为目的,术后若没有达到纠正屈曲畸形的目的,将会影响患者的行走,而且会造成人工关节的应力磨损增加,还会出现行走时疼痛,从行走功能上看,纠正屈曲畸形比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更重要,更利于患者进行日常功能活动的需要。
对屈曲畸形严重的患者术中处理,采取的的步骤,先对股骨和胫骨周围增生的骨赘进行清理,对合并有膝内翻畸形的患者,再行膝内侧及内后方软组织进行分离、松解。特别需要谨慎对待的是,行内侧软组织松解时必须在胫骨内侧骨膜下进行操作,由于解剖原因内侧副韧带浅层纤维与膝关节囊、鹅掌肌腱等组织相互交织,但剥离浅层一般对保持膝关节内侧稳定性影响不大。若自股骨内侧副韧带附着处进行剥离,大多会引起膝关节内侧的不稳[4];分离、松解时要反复检查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张力情况,判断其松解是否完全,有时可考虑松解关节囊的后侧内角及其鹅掌肌腱部分,彻底的将内侧关节囊、内侧副韧带松解后,往往膝内翻畸形就可以矫正。对膝外翻畸形的患者,对外侧关节囊先稍微松解,等股骨远端及胫骨平台完成切骨后,再依据膝关节外侧韧带的张力,再决定其的松解程度,对髂胫束出现挛缩的情况,一般先进行切断或延长,后松解腘肌腱、后外侧关节囊,最后松解膝关节外侧副韧带,严重的需要松解腓肠肌外侧头,才能够彻底纠正膝屈曲挛缩及外翻畸形[5]。膝关节外侧软组织的松解一定要彻底些,不然常常会造成膝关节内侧的不稳定,膝内侧与外侧相比,手术后若膝内侧的不稳定,则会更易出现临床症状,因此保持内侧稳定更重要。
正确合理的股骨及胫骨切骨,是矫正屈曲畸形更为关键的步骤[6]。根据经验,膝关节畸形合并关节间隙狭窄严重情况下,股骨切骨时较常规多切1.5 mm,胫骨平台切骨在损伤严重侧可以切2 mm,再用6~8 mm间隙试模测试前期进行松解和切骨后的膝关节伸直间隙情况;此时股骨后髁没有切骨及无行后方松解,此时的关节间隙不可能达到要求,由于周围组织已经松解,有可能接近6 mm宽的间隙,如果间隙仍狭窄,可以在股骨远端再切骨1.5~2.5 mm,切骨要视具体情况来定,不可一次切骨过多;胫骨切骨的厚度一定控制在14 mm之内。不要仅靠增加切骨的多少来解决关节伸直问题,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质切除过多,将造成伸膝装置会相对延长,造成股四头肌无力,致术后伸膝乏力,距离胫骨关节面越远,其骨质承受压应力越大,造成骨质强度就越小,术后胫骨假体越容易松动,过多的胫骨切骨,将会引起膝关节术后屈曲不稳定;若股骨远端切除过多,对术后膝关节的伸直有利,然而屈曲则会受到限制,不要为了追求完全纠正膝关节屈曲畸形,而过多的切除骨质。
对于后关节囊的松解,关节囊后隐窝的重建,也是矫正膝关节屈曲畸形的关键步骤之一。后关节囊的松解应该小心谨慎,必须严格要求紧贴股骨髁、髁间窝及胫骨平台后方在骨膜下进行松解,要避免损伤膝关节后方的血管及神经,注意不能切断膝后内侧的后斜韧带及膝后外侧的腘肌腱,若切断会造成关节不稳。
在对患者手术处理中的经验,术中一定使屈曲度数矫正到术前所预定的矫正范围内。若手术中在全麻状态下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或者要用很大力气才能使关节伸直,术后效果不会使人满意。通常来说,屈曲畸形<20°的患者,给予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松解平衡,可以矫正到预期范围;屈曲畸形在20°~60°的患者,通过增加股骨和胫骨的切骨及适当松解平衡软组织相结合,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屈曲畸形>60°的患者,通过上述步骤的处理,临床也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膝关节过伸在手术中若能达到5°,膝内、外翻术中测试稳定,术后会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若单纯靠大量切骨来达到上述目的,术后可能使膝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功能存在问题。
[1]吕厚山.当前膝关节置换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07,1(4):193 -196.
[2]张亮,周一新.膝关节假体设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度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8,2(6):16-18.
[3]Peters CL.Softe-tissue balancing in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Instr Course Lect,2006,55(3):413 -417.
[4]傅明,廖威明,何爱珊,等.膝关节屈曲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07,1(4):193 -196.
[5]王英振,王湘达,吕成昱,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178例回顾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8):9508-9510.
[6]Dutka J,Cosin P,Ciszewski A,et al.Impact of preoperative knee deformity on the outcome of total knee replacement using the PFC system[J].Ortop Traumatol Rehabil,2006,8(2):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