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尚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探析
田 尚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外语就必须要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原则等方面作一探析,同时给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对策。
英语教学;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
在我国改革开放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与世界各国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想做到英语运用得体、恰当,就必须通晓与英语相关的文化。不了解其文化背景、民族习俗、思维方式和词语内涵,即使语音、语调和语法再好,也难以进行有效沟通。
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视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实际社会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过分注重英语词汇,语法及句型等基础知识的输入,从某种程度上说,忽视了向学生传授西方国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及常用表达法的知识。同时,不少学生也仍把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当作英语学习的全部。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理解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学习效果。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应是同步的,对一种语言的习得和教学,不能脱离对该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将导致学生无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公共英语的教学任务不能仅仅局限于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更要注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每一篇章的教学都重在培养学习语言知识和操练语言技能。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对文章中文化的理解,以便为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操练设定特定的情景,确定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避免形式的单一,克服盲目,解决贫乏及空洞的问题。公共英语的综合性强,教学内容丰富,师生双方的任务繁重,要想提高教学效果,体现课程的特点,则须以文化为主线,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2.1 实用性原则
在双向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中不难发现,成功的交际不仅要靠较高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导入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实用性原则,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这种交际能力,而非仅仅作为一种语法意义的语言来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把语言的学习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学习当中,不至于僵化。
2.2 对比性原则
所谓对比性原则,指的是把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特点进行比较、对照,找出其共性和个性来,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和掌握语言。其中,通过比较两种文化的特殊性来进行文化教学是重点。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语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颇大。文化的对比学习是语言教学中经常遵循的一个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采用对比性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教学。比如在大学英语听力中有关西方饮食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就可以完全采用文化对比的方式比较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文化差异,包括餐具的摆放及使用,食物的类别,进餐的次序,饮酒的方式,付费的习惯等等,使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交际能力同步增长。
2.3 灵活性原则
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导入应灵活多样。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相对容易,但要使其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自如却并非易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观看相关的文化短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娱乐中,通过多样的学习形式来提高其文化交际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2.4 辩证取舍的原则
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淀,各自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背景,而中英两种文化都带有深刻的民族特点,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发展不均衡,存在南北差异的情形下,经济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广泛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对待西方文化既不能自卑又不能盲从,这种态度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比较客观地以无歧视、无偏见的态度来对待异族文化。在经济与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完善与发展的问题,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才能达到共同繁荣,实现双赢的目的。所以相互尊重原则是双向文化导入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摒弃过时的、不健康的文化信息,重视正面的、积极的文化信息,吸收英语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
文化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文化的敏感性,使其能自觉地吸收并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
3.1 注重课前文化知识的讲解
传统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上课大多讲解词汇语法等知识,如此定会让学生觉得寡然无味,所以课前应抽出 5~10分钟讲解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享受文化知识的熏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一些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和语言的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3.2 加强课文背景知识的教学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育学者对如何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新编的各种公共英语系列教材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每一单元设一主题”的形式,既包含了成长、友谊、爱情、梦想、代沟等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人文主题, 还涉及到人权、环境、安全、教育、恐怖主义等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甚至还揽括克隆技术、虚拟世界等等时尚话题。这些教材的目的在于以这些主题作为切入点,在其上覆以必要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形成一张网,期望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毋庸置疑,这些教材的编者考虑了许多的相关因素,并力图在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强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3.3 重视多媒体辅助
利用多媒体辅助是当前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文化导入如果能借助多媒体,就可以把文化背景知识用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方法形象直观,为学生呈现全方位立体式的英语世界,学生不仅能听到地道的英语,而且还能仔细观察英语民族人们说话时的语音语调、神情动作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让他们体验异国文化,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调动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的学习,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化信息含量丰富的网站,让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收听英语新闻,用英语聊天,在一个真实的语境中交流,进行不同文化的交际体验,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4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
不同文化群体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渗透文化知识还要培养英语思维。英语思维能力是指排除本族语言或本族语言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储存在记忆里。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主要手段和途径。
总之,由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不能忽视文化元素的导入。导入文化元素时遵循适当、实用及辩证取舍的原则。尽管文化导入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教师应该紧紧围绕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安排,避免罗列文化现象,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隐含在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1] 梁镛,刘德章. 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符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
[3] 徐英辉.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Analysis on Culture Introduction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IAN Shang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host culture of the language for leaner. Therefore, an English teacher should teach not only language knowledge but also cultural knowledge in the English clas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importance and principles of introducing cultural knowledge to the English class. The paper 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improving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English Teaching; Cultural introduc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G71
A
1008-7427(2012)02-0035-02
2011-12-03
作者系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公共课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