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黎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外语系,湖北 十堰 442002)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
马东黎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外语系,湖北 十堰 442002)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和写四大技能中,听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学第一学期,教师和学生都应重新审视听力课程,扬长避短,采取相应措施,最终取得双赢。
听力;心理;策略
本研究是在工科大背景下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进行。由于学生生源地不同,学习背景各不相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采取了分级教学制度:根据学生入校第一周的分级考试成绩将其编入A班、B班或C班。其中A班为成绩优秀者,开课3个学期;B班为成绩中等者,开课4个学期;C班则为基础稍弱者,开课5个学期。该课程分大学英语读写译、大学英语听力和大学英语口语分别授课;人数分别为120人,80人和40人;授课分别为42课时,14课时和14课时。大学英语课程共计70课时。
本研究以2011级B班15班学生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其使用教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第一册)。
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一个处于清醒状态的人,70%的时间用于各种交际。而在交际中11%的时间用于写,15%用于读,32%用于说,42%的时间则处在听的状态。[1]从各项交际技能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看出:听力在日常交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对于一个语言学习者来说,必须掌握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里面,听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在这四大基本技能里面最基础的,最难掌握的非“听”莫属。
经统计,该班78人当中,在以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均未接受过专门的英语听力课程,没有系统的听力学习策略和技巧。因此,在其接受系统的专业的听力课程的“黄金期”的大学第一学期,教师和学生都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1.教师教学心理分析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或自身水平有限,一些教师把听力课简化为教师放录音,学生做练习,再对答案的过程,没有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兴趣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教师模糊了教学目标;学生则弄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听力。听力学习甚至英语学习陷入死胡同。
2.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首先,在听力练习过程中,笔者发现,此阶段的学生毫无系统的听力学习策略和技巧,甚至有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归纳起来,学生的听力理解过程为:听到——翻译——理解——表达(做题)。“翻译”是影响听力理解的最大障碍,表现为:学生听到材料,第一反应是在心里将其翻译成汉语——心译。这一阶段无疑浪费了时间,错过了接下来的材料,最终影响到听力理解能力。
另一个误区为“每词必究”。听力材料中的单词不见得都“有用”。任何语言在表达过程中都有“冗余信息”,即多余的字、词、句。[2]英语的冗余成分很多,如:Two dayslater a message came in from the North Carolina Marine Corps base informing the Brooklyn Red Cross that the real son was on his way to Brooklyn for his father’s funeral.删掉“多余”的成分后则为:A message came.在听力中撇开冗余信息并不影响对材料的理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过分纠缠个别单词,往往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想抓住一切所听到的内容,遇到生单词就害怕的心理大大降低了信息接受率。
3.语言困难分析
如果将一篇听力材料给学生读,则不费吹灰之力;问题在听的时候则难点重重。一些看似没有任何生单词的句子或短语往往会影响理解。比如:
A: We always used to get snow in January.Now winter is more like spring!
B: You are telling me.
句中的You are telling me意为:I strongly agree with what you’ve said.
又如:
A: You look like you’re on cloud nine!
B: I can’t believe it! I got an A on my biology test!
句中的You look like you’re on cloud nine
意为:You look very happy.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总是能反映特定的文化内容。中英语言不同,二者所表达的文化自然有别。比如: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horse;a busy body并非大忙人而是“好管闲事的人”;红茶并非red tea,而是black tea;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类似于汉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而如果根据字面直译就会闹出大笑话。
除了上面提到的表达方式不同、内涵不同之外,此阶段学生遇到的有关英汉语的差别的问题还有:语音。
汉语方言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学生英语语音的多样性。英汉语音最大差异在于:部分英语语音在汉语里找不到对应的语音。比如:
/θ/ /ð/
大部分中国英语学者在学习初期,没有意识到这些差别,会用相近的汉语语音代替。比如很多学生会将上述两个音发为:/s/ /z/,结果就有了:Sank you!由于自己语音不标准,以至于听到这个单词也意识不到。
1.从教师角度出发
从教师角度来说,首先,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意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一种教学方法到底好不好不能简单判断。它对某些问题处理可能有效,对其他无效;能激发某些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一些不然;因此教师应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其次,语言学家R.Lado 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3]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可忽视文化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听之前对材料所涉及的文化进行介绍,那么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所听内容。
再者,教师应将语言学理论联系到听力教学实践当中来。Krashen[4]的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在英语学习五大技能里,属于输入(input)的为听力和阅读。如牙牙学语的婴儿,就是在周围不断强化所听到的内容(输入)才学会说话(输出)。理清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2.从学生角度出发
学生要从纠正观念做起,走出“心译”和“每词必究”的误区。
其次,听力练习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一次上课意味着学生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一个半小时,老师应采取措施让学生不分神,学生也应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
大学阶段的学习和以往重语法的学习不同,学习重心应该改变:大学阶段更侧重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应明确学习目标,处理好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清楚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自主学习,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网络,多媒体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广播等。
3.教材的选择
目前国内听力材料种类繁多,多学校来说选择很多。一本好的听力教材是什么样的呢?笔者认为,它应具有以下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新颖,有语言特色,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时代在变,语言也在变化,新的词汇不断出现,旧的词汇逐渐消亡;更重要的是听力材料听起来应节奏鲜明,掷地有声,而不是语调平淡无奇,让人昏昏欲睡。毕竟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1] 严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胡郑辉.英语学习策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G632.41
A
1008-7427(2012)02-0139-01
2011-12-27
2009年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2009B007)“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研究”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