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整理与钱基博研究——上海大学学术讲座

2012-08-15 00:51傅宏星邓盼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基博学风学者

傅宏星邓盼

今天很高兴能来上海大学历史系跟大家交流,我真的觉得非常荣幸!而且在我从湖南到沪的路上,就通过张京华教授的介绍,了解了一些咱们历史系的治学特色,尤其是陈勇教授带研究生的思路和他治学的方法,都引发了我非常浓厚的兴趣。因为我自己治学的经验,似乎与之有诸多相似的地方,我想通过这个展开一下。当然,我主要还是讲自己和钱基博研究结缘的过程,顺便也就把国内在钱基博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跟大家通报一下。

我的治学路子是这样的,先做文献整理,有了一定的文献积累以后,再做一些专题研究。我跟张教授在湖南的时候,也是带了一批学生,我们要求跟我们读书的学生是这么做的,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方向,即从个案研究做起,我本人对学衡派、无锡国专,还有以上海光华大学为核心的,就包括后来抗战期间国师(国立师范学院)的一批学者为研究对象。因此,我就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和学生感兴趣的,或是跟其脾气很贴近的学者让他们来研究。能跟着大师走,站在大师的肩上,或许进步会快一些。书肯定是一本一本地读,所谓“困学知闻”,你跟着大师走,当遇到有些不懂的知识的时候,你就去多啃些书,恶补,把一些学科方面的缺失就补充上了。我个人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说起来特别有意思,我本身是工科出身,学机械设计。记得当年上中学的时候,偶尔看了一部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围城》,就被剧中的幽默风趣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所吸引,我觉得太有意思了,怎么会有这种小说呀。于是就找来钱锺书先生的小说《围城》来读,读过之后就欲罢不能了,从此就走上了学术研究的自学之路。因为喜欢钱锺书,我就陆陆续续把钱锺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五缀集》,还有什么《谈艺录》,都囫囵吞枣式地啃了一遍。后来当读到《管锥编》的时候却停了一下,因为我发现自己基础太差,根本啃不动这部大书。当我大学上的是一所工科学院,业余则喜欢文学,在学校的时候,常常写一些散文和诗歌,算是一个标准的文学青年吧!后来因为醉心于钱学研究,自己有很多心得,但是当时钱学研究是一个什么情况呢?钱先生学问非常好,钱学专家的研究有些方面确实也很到位,但是有一点我特别不满意。什么不满意呢?钱先生学问很高明,但是,也并不像大家所夸的那样,三千年就出了这么一个杰出人物,好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架势,所以为了我自己的这么一个小意见,我就想看看钱锺书的学问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完全都是自己的独创和心得。因此我就去看他老师著作。大概是1997年的时候,我就研究起了他的老师吴宓先生。在吴宓研究方面,陕西开过四次研讨会,并且出版了会议论文集,其中集聚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一个后辈学者,我曾认认真真地去阅读和梳理了这些研究成果,最后,在2000年前后,我就完成了《吴宓评传》的写作。但是由于当时的出版条件不允许,主要是人为原因,这部书就没有及时出版,一直搁置到了2008年,当遇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我才拿出来出版。其实一般书写出来以后,应当有一段冷处理的过程,我觉得也是相当不错的。《吴宓评传》是我写的第一本书,但是我出的第三本书。

研究完吴宓先生以后,我对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大致的感性认识以后,就开始着手对钱基博进行研究。之前由于研究钱锺书,我对钱基博的东西也是浮光掠影地做了一些了解,但是这个人,他的为人也好,道德学问也好,其实有很多地方在吸引着我。我虽然是“70后”,但是上世纪80年代的学术氛围,其实对我影响很大。在这种很热闹的文化讨论当中,我也跟着我父亲的一些学生,生吞活剥地看了很多中西学的东西,比如国内的学者有李泽厚、宗白华;国外的文艺思潮如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派,以及尼采、叔本华的哲学著作,我都看,但说实话我没看懂。总的来说,原因还在于当时学术观点纷纭,莫衷一是,我实在找不到坚实的认识基础。后来,在研究钱锺书的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钱基博很有意思,他吸引着我,所以做完吴宓之后,我就全力做钱基博研究,白驹过隙,可以说是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在做。

现在当然开始把我前期做的文献整理方面的成果陆续推出了。这里就顺便给大家汇报一下喽。今年的8月,《钱基博集》第一辑由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作为该社“十一五”重点课题,以后每年将推出5本,共计20多本。因为最终还没有录完,不知道总量有多大,但是1200万字是肯定有的。在钱先生的遗著里头,有一些可能是学者很难看到的资料,非常珍贵,比如已出版的钱先生的《经学论稿》中,就有两部我们学者普遍不知道的著作,一本就是《春秋约纂》,还有一本就是《礼记约纂》。均为钱基博先生当年在三师的讲义,而这些讲义因为不是正式出版的,所幸铅印本都保存下来了。其中《礼记约纂》是张京华教授慷慨提供给我的。我跟张教授的认识也富有传奇色彩,我们是网友,去年 8月份认识的,就是因为一本书,就是因为《春秋论稿》中的这本《礼记约纂》,所以我们俩结缘了,走到一起来了。我到了永州之后,张教授也很高兴,因为在那个环境里头,真正对民国学术感兴趣的学者不多,很难找到很多知音,当然你们上海大学又另当别论,因为你们都搞民国学术,所以学术风气浓厚,令人羡慕。路上听到有位同学在做缪凤林的研究,我觉得选题真是非常好,非常有潜力。不仅仅因为我个人对学衡派(或称东大派)比较熟悉,其实也表明学术界对民国学术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按照张京华教授的观点,越是时髦的观点,过时得越快,越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世易时移,还不到百年的淘洗,我们已经发现只有那些保守的学者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视的东西,对我们后人是有启发的,通过他们的眼睛,其实我们看到民国学术的一些真实的景观,这个也是吸引着我一直对民国学术感兴趣的一个原因。所以我觉得同学们非常幸运,能够在陈教授的正确指引下,对当年的东大派,就是后来中央大学的这些著名学者做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有很多好处,通过一个学者,我们既了解他的学问,又知道了一些学术训练的方法。我个人以为,初次步入学术殿堂,课题不能做得太大了,因为从人出发再进到学科研究、理论研究,要相对的容易一些。除了缪凤林,东大还有一些著名学者如柳诒徵先生,陈中凡先生,梅光迪先生,吴梅先生,都可以做,搞历史的还有一个张荫麟,他当然属于后辈学者了,还有向达,这些都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学者,我们都可以从事这样的个案研究。我今年编了两本“学衡派”的学者的著作:一部是《刘伯明文存》,一部是《吴芳吉全集》。后者正在核对点校清样,前者还在编。吴芳吉是“学衡派”的一位著名诗人,英年早逝,不到四十岁就倒在了他非常热爱的讲台上,除了留下了一批好诗之外,他在文化上也有一些论述,因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观点难免偏激一些,但是我觉得还是很有保存的必要。吴芳吉的诗,介于传统的旧体诗和新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当然属于“改革派”。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吴芳吉一生的经历,都始终生活在社会的下层,所以诗中反映的大都是下层人民的一些呼声,因为这个原因,研究他的学者也还蛮多,但是研究态势目前局限在四川,现在成渝两地共有三个吴芳吉研究机构,成都有一个研究会,重庆政协有一个研究会,重庆文理学院还有一个吴芳吉研究所。我因为收集钱先生的东西,顺便把很多民国学术也顺带地收集了。我可以说是一个有心人,查资料不是说简单地为了某个人才去收集,有时候看到一些东西,随手就记下来。我曾经在上海图书馆,或是在无锡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比如碰到关于钱穆先生的东西,我就会随手把一些线索记下来,当然我可能后面马上讲。

我在大学毕业以后,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研究中哲,主要是以现代新儒家为阅读对象,其中钱穆先生的书就是我用心在读的著作,但是,读了这么多年,自己却毫无东西留下,因为去年跟张京华教授结缘以后,我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想编一本钱穆的东西。后来就根据我掌握的一些材料,编了一部《钱穆研究资料汇编(1913-1949)》。至于萌生编这本书的起因,源于我从网络上比较早地得到了经联版的《钱宾四先生全集》,后来也给了张教授。我匆匆地浏览了全集之后,就想知道十多年过去了,目前钱穆研究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所以,我从网上把港台和国内的相关的书籍,当然也包括陈教授的钱穆研究的著作,都下载来拜读。众所周知,钱穆先生因为长寿,而且在港台弟子众多,他的学生,像余英时、严耕望等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学者,因为弟子辈的弘扬,钱先生的学术是广为人知。我记得90年代以来,仿佛是不谈钱锺书和陈寅恪好像学术界就没什么可谈的了,随后的十年好像不谈钱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所以我看过之后,就发现一个问题,即钱穆先生虽然后期名声很大,学问当然好,但是对他50年离开大陆之前的学术活动,虽然多有涉及,但是主要依据的材料和线索,都是钱先生晚年的回忆录,很多一手的资料却没有掌握。在学术史研究方面,我还是主张回归到当时的学术环境中去把握,要有文献依据,在细节上的考证就会稍微落到实处一些。所以我就把钱穆先生刚开始步入学术界以来,跟同代的一些学者之间的书信、书评,以及学术交流的一些文章做了用心的收集。后来把它录完以后,发现1950年前在大陆的一些资料总共有25万字。(陈勇:没有发表还是?)还没有出版。(陈勇:这个我很有兴趣。我插一句,我收集,你的工作我在做,但是我就是除全集之外,还有很多遗漏了的东西,但是去年今年,我已经给钱逊寄了我掌握的,但是我有些不能给他,我给他寄了八篇东西,是全集没有的,他马上就寄到台北去了。)他可以作补遗。(陈勇:你说有25万字,我倒没有想到,你现在收集的东西里面,我们可能还有重复的地方。)我认为大陆学者从事钱穆研究,应该有自己的文献依据,不能光是从港台学者、钱先生自己的文本出发,更多的是要从当时钱先生的一些学术活动的痕迹出发,寻找一些可作判断的一些客观性的依据,这样才能客观地去评价钱先生1950年以前的在学术界的影响。那对他的学术定位非常有好处。所以,关于钱穆先生,我就做了这样一个属于基础性的工作。

从这个话题,我可以很方便地转到最早的那个话题上。我对学生个案研究的要求是这样的,比如说做冯振的个案研究吧,那么你就首先从冯振的著作编年目录做起,把他的散篇和著作统统收集起来编目,搞清楚版本渊流,如果有辑佚,当然是一件让人惊喜的事情。其次,做学者的研究资料汇编。有了这两个文献整理的基础以后,那么你再做这个学者的年谱,做他的传记也好,做他的专题研究也好,就水到渠成,相得益彰,我觉得就很方便了。我对学生是这么一个要求,我个人对钱基博的研究也是走了这么一个路子。

我做钱学研究的过程,有挑战,当然也有机遇。非常幸运的是2004年,我抓住了一次在无锡出差9个月的机会,可以印证“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

当时我在管道企业工作。刚好我们有一个工程项目,是新疆的一个大型引水项目,叫做“北水南调”引水二期工程,即从额尔齐斯河引水到乌鲁木齐。要穿越准噶尔盆地,其中在这个盆地的底端是采用钢管,国内公压最大、口径最大。钢管会热胀冷缩,所以必须要用伸缩管,我们新疆又做不了钢制伸缩管。伸缩管的设计,刚好我又是主要设计人员,我们企业就把这个合同交给了无锡的两家民营企业来做。我是作为甲方技术代表到了无锡,一共呆了九个月。我说这是老天爷开眼了,我都搞了几年的计划,要去收集资料,结果企业就把我派过去。我作为甲方代表,无须要天天盯在那两家工厂里,所以就有充裕的时间,把无锡、苏州、常熟,甚至包括咱们上图的一些资料做了很详细的地毯式搜索,我是有空闲就整天泡在图书馆里。两家企业如果有销售人员到上海、南京来办事的话,我也会跟着他们车来,车一来就把我撂在上面,去这些地方的图书馆里看资料,然后走的时候把我接上;如果当天没办完事的话,第二天我就继续在上图查资料,直到办完事才把我接走。所以钱先生的东西,我是一页一页从民国时期的旧报纸和旧刊物翻出来的,尤其是在无锡市图书馆收获最多。很多老先生很羡慕,他们说:“小傅啊,你在这个无锡的待遇,我们在这里呆了一辈子都没有。”因为我可以直接进无锡市图书馆古籍部的书库里去翻,他们的要求只是看完以后把书整齐地放回原处就可以了,不管是线装书,还是民国的一些刊物、稿本,我都自由地翻看。主要的原因倒不是我有什么背景或者什么的,原因是我天天在那看,工作人员几乎都在为我服务,时间久了吧,他们也嫌麻烦,那就干脆请傅老师自己就到书库里坐着找资料吧。说实话,我其实也没有想到钱先生的文字总量有这么大!因为在找的过程中总有很惊喜的发现。读,越读越喜欢,不断地有新的东西发现。苏南我找遍了,苏北我也去过,南通图书馆,包括博物馆,我都去了好多次。幸运的是,我在江南看不到的资料,都在国图得到丰富和完善。到了2006年的时候,刚好我去北京做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的应急工程。众所周知,整个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达到了93%,就是北京已经无水可用了。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又是绿色奥运,没有水也就谈不上“绿色”了。举个例子吧,北大的校园是美丽的,我们就看到,北大的未名湖绿波荡漾,是一直有水的,其它的湖呢?比如是朗润园前面的那几个小湖,我当年问过周辅成先生。他说这个湖呢一直没水,我是九几年就去了,忘了哪一年,他说我已经十年没有看到过我们朗润园前面这个湖里有水了。北京的确很缺水,所以,为了顺利的开奥运会,水利部决定临时把石家庄北面的三大水库的水调过来给北京,所以是一个应急工程,那个管道多大呢?内径是4米,管身长5米,壁厚是半米,每根管子重达72吨左右,我们企业就做这个玩意儿,它是钢管和水泥管的一种混合管。我们呆的那个地方,比较偏僻,在燕山脚下,就是燕山石化附近。虽说是在北京,但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因为工作也忙,但是我每周肯定要抽出一天的时间到国图,天不亮就起身,倒两次车,路上要将近两个半到三个小时的样子,只要不堵车,可以顺利到达。然后到北京四环换乘一趟公交车,到紫竹院的后门下来,穿过公园,紫竹院附近也有卖大饼油条之类的小贩,我就一并把早餐解决了。到了国图门口刚好国图开门,一直看到国图闭馆,这样前后坚持了这一年半的时间。所以能搜集到大量的钱基博的东西,和一些我感兴趣的文化保守派别的一些学者的资料。虽不能说“煌煌大观”,但资料量确实比较大,如何在短期内掌握如此巨大的资料,在公开场合讲可能不太好,但是,京华兄是希望我把这个诀窍能够给大家分享一下。(张京华:他不让我听,就是不让我学!)哈哈!大家都知道,很多的图书馆对古籍,甚至民国版图书,规定是只能看,不能复印,拍照的话则要交费,所以对于我这样的一个业余研究者,经济压力对我挺大的。后来我就找到了一个窍门——偷拍!偷拍其实也是技术活儿。首先,你心理素质要特别好。我大量的资料通过偷拍收集的,当然这也有些问题,就是偷拍有些个别的字它不是太清楚,将来可能还要找机会去再把它核对一下。通过这种方法,我拍了大量的东西,这对于我后来做民国学者的全集或文集的整理,其实帮助蛮大的。

我们今年编了一本《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的。梅光迪先生是学衡派的灵魂人物,我有一个不太形象的比喻,路上也跟同学们讲过。新文学有所谓的“三驾马车”,一般认为是蔡元培,胡适和陈独秀。蔡元培是一个行政首脑,做杂志是陈独秀,举学术大旗其实还有胡适的。而作为“学衡派”,也有“三驾马车”。就是行政上是刘伯明,精神领袖其实是梅光迪,做杂志是吴宓。由此也可见梅光迪在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我们之所以能出一本《梅光迪文存》,起因还在于我在南通图书馆发现了东大的一部珍贵的教材。熟悉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史的同学们可能会知道,1920年暑假,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办了第一届暑期学校。暑期学校是美国大学的一个办法。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因为大量的留美学者回国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地由模仿日本学制逐步转到欧美学制,1920年就是一个转变的关键点。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开办南高的暑期学校。这是国内第一次开办暑期学校。当时请了很多人,就包括梅光迪先生。梅光迪讲完了以后,学生就把它记录下来,用油印的方式,就分发给大家,最后完整地保存下来,别的地方没有,只有南通图书馆保存了三册,其中有一册是梅光迪的讲义。南通图书馆特别有意思,书都保存在书库里,防盗门一锁,你根本就看不到。我就是软磨硬泡,他们终于把那个尚未整理的手抄的这个目录给我看了,我发现这东西没见过,就借了出来。我说我复印一下行不行,他说不行,最后我只好把整本都拍了。拍完以后,我马上发给了南大的沈卫威教授,沈老师是研究“学衡派”的专家,他自然知道这本教材的价值。当然,对于“学衡派”的界定,沈老师的概念稍可能稍微扩大一些,他称之为“东大派”。确实,如果用“学衡派”来涵盖很多学者不是太合理,但是如果用东大派可能更合理一些。因为东南学风无疑是由当年东南大学开创的,而柳诒徵先生可称为这一派的开山鼻祖。“学衡派”也有一个流变的过程。早期的东南大学,后来的中央大学,抗战初期,竺可桢先生到了浙江大学,所以有一批东大的学者就跟着到了浙江大学,所以浙大其实也是秉持了东大的学风。梅光迪的讲义由三篇文章组成,我发现其中有一篇叫《文学概论》,后来又经过我的一个学生考证,可能是中国第一部《文学概论》讲义,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梅先生虽然学问很好,影响也蛮大,但是就是疏于著述,东西很少,解放前,只有当时浙江大学在他去世以后出版了一本薄薄的《梅光迪文录》。后来,辽教也出了本《梅光迪文录》,即以当年抗战时期的那个本子为底本,增补了少量的佚文,但是还是显得很单薄。像这样一个在现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我们看不到他的著作,这也是蛮遗憾的。研究新文学的人都知道,(陈勇:傅先生,我想问一下,《梅光迪文录》哦,我几年前指导我的一个学生写过“学衡派”的西方文化观,他引过像《梅光迪文录》,您是什么时候出的呀?)就是今年出版的。(陈勇:那当年我们引的那个大概是北大出的,北京出的?是不是有?)是辽教出的一个小册子。(陈勇:对对对,也引过。你们现在出了一个。)对,我们的文集是今年出版的。(陈勇:哦,今年出的,那就不是你们的。)今年出版的。(陈勇:因为三年前,我有个学生写过。)对对对,是北大汤一介先生的学生编的,名字叫罗岗,由辽教出版的。我们知道新文学的滥觞其实是在美国发生的,当时胡适和梅光迪同在美国留学,是安徽的同乡,大同乡,都是徽南的,他俩经常就一些文学的问题产生一些争论。由此,他新文学的一些主要的一些观点在他们的互相争论之中,逐渐地明晰起来。所以这个人,我觉得,研究现代学术史肯定不能绕开。这几天前,张教授也说了一个很好的课题,我觉得也值得我们大家去研究。外国文学在中国传播,也可以通过民国时期一些著名学者他们的一些遭遇,看出很多有意思的一些现象。

梅光迪就说到这里吧,下面就多说一些钱基博。我觉得钱先生之所以吸引我,第一,是因为他学术气象很大,经、史、子、集都有专门论著,而且门类非常齐全,研究也是很精深的,有些著作你别看它篇幅很小,但是读起来很耐人寻味,有原创性。我们沪上的一个学者叫高峰,他写的一本《大道希夷——近现代的先秦道家研究》的书,其中对钱先生学术的解读就很吸引我,他认为钱先生的书虽然很薄,但是有自己原创的东西,另外,钱先生作为一个古文家,桐城派对吧,他的语感很好,语义很好,所以他可以通过文体和语义方面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其实有自己的心得。钱先生有个重要观点,叫“文学通国学之邮”,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渠道,一种手段,认为文学可以很好的理解国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从解释学和语义学的角度来认识钱学,我认为是沪上学者治学的高明之处。第二,通过文献整理和辑佚,可以发现钱先生有很多可贵的东西,比如明年出版的五部钱先生的著作就可以充分说明问题。华中的这套《钱基博集》分辑推出的,刚开始我提出了一个按照经史子集,按大类来出版,整体推出,后来出版社有自己的问题,所以把它学科的界限完全打乱了。明年出的,其一是钱先生的《文范四种》。大家都知道,钱先生长期在中学、师范学校任教,在大学也是国文系,后来到武汉以后也还是在国文系,1949年以后,华中师范学院成立,他才到了历史系,所以一生中钱先生给学生编了很多国文教材。其中文范就有四种,前两种比较常见,一部是《模范文选》,另一部是《白话文范》。《白话文范》是1920年编的,流传也是蛮广。后来我又发现了两部文范,一部是《国师文范》。这里的“国师”,指抗战以后在湖南的安化县蓝田镇成立的国立师范学院。当时是国家民族前途危亡的时刻,鉴于国际形势,抗日战争的态势,国民政府教育部为了唤醒民众对抗战的支持,觉得师资还是需要重视的,就在全国成立了6所师范学院,其中只有一所独立的师范学院,即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而其他的5所则附属在其他的大学里头,后来第二批也成立了一些独立的师范学院,比如广西师范学院,办学地点在桂林,是现今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钱基博先生应光华大学的同事廖世承之邀,只身前往湖南任教,去的时候,因为图书都留在了江南,他就根据自己的记忆和能找到的一些资料,编了这样一本铅印的教材,即《国师文范》。后来,我从网上花了高价拍回来了。今年上半年,又从收藏界得到一个消息,无锡新近发现了一部钱先生的《酬世文范》。《酬世文范》是1920年元旦前后编的。是钱先生用传统的文体分类来编的这本书,可能不适合社会和学校的一些需要,未进入课堂教学,几乎无人知晓,手稿本篇幅不小。钱先生作为一个古文家,秉承桐城派的学风,所以他对古文的研究,也达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虽然古文在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失去了它作为工具的作用,但是,它作为几千年的一个重要的工具的话,还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的。而钱先生的文体研究,我觉得就提供了我们大家一个参照,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成果。除了《文范四种》之外,我还编了一部钱先生的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的著作,即《江苏学风》和《近百年湖南学风》的合集。可能很多同学都知道《近百年湖南学风》,但不一定知道《江苏学风》。大概1935年前后,钱先生应当时的《江苏教育》刊物的要求,编了《江苏学风》,字数有15万字。我之所以把这两部书放在一块出版,其实有我的一些考虑。大家知道,历史编纂之所以成为一门学问,关键就是编纂的体例很多,而钱先生编的这两部书,都是以“学风”来冠名的,我姑且把它称之为“学风体”,我在考察学风的时候,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知道“学案体”,但是谁也没听过“学风体”,以“学风”冠名的史籍也很少。钱先生编的《江苏学风》和《近百年湖南学风》,其实都是纪传体,合传,同一类别的学者放在一块儿,其实还是从《史记》那儿过来的。但是钱先生有他自己的视角,认为这是一家之学。有的学者认为属于方志体,即归类到方志,钱先生否定了。他说方志呢就觉得不完备,不完善,有很多遗漏,放到方志里头也不合适。你把它作为学案,也不合适。虽然它就是说限于一个地域文化,很多那个不搭杠的学者,比如说《近百年湖南学风》,有的是学者,那有的是良将,是不是,比如说《近百年湖南学风》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还有罗泽南,这当年就是湘军的一些将领,你把他归在学者行里面肯定不合适。还有蔡锷,还有章士钊,是吧,章士钊当时还在世,按照中国传统的著述的规矩,“盖棺”才能“论定”,在世的学者,你写这样的传记,难免有标榜之嫌。当时在国师任教的张舜徽先生就觉得不合适。但是钱先生坚持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在路上还跟张教授探讨,说钱先生对学风的深刻认识呢,其实跟当年章士钊先生在北洋政府任司法总长的遭遇有关。因为章士钊当教育总长和司法总长的时候,整顿学风实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虽然他最后的下场很惨,但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章士钊的出发点和他的一些想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所以我觉得钱先生延续了章士钊当年的一些思考。他做《江苏学风》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是《江苏学风》体例上相对来说粗糙一些,如果能把它作为一个“学风体”的话,《江苏学风》只能算做这种体例粗略的一个毛胚,到了他写《近百年湖南学风》的时候就是很完整了,就很完善了,就很圆融,体例上就很丰满了。钱先生还有很多当年就留在杂志报纸上的一些文章,连篇累牍,上万字的东西很多,如果一旦整理出来,并深入研究的话,可以对我们学习民国学术提供很好的一个参照。东西当然很多,包括明年出版的有钱先生对韩愈的研究。我们知道他有《韩愈志》、《韩愈文读》这两部著作。《韩愈志》也不长,将近10万字,《韩愈文读》稍微多一点,将近30万字,我也找到一些他关于韩愈的一些散篇文章,集中出版。因为在韩愈研究方面,钱先生的两部著作,一个是对他全面的一个研究,第二是对他的文章的一个精细解读。既注意到他的作品,又注意到他的这个学者的一个身份,所以我把它合在一块来出版。明年出的还有一部就是钱先生的《集部论稿初编》,以后还会出二编、三编,钱先生认为自己是“集部之学,海内罕对”,这个话呢,我以为不能简单说他很狂妄,其实钱先生确有自信。到了他的晚年,他常说我弄的是集部之学,但是钱先生的学问贯通四部,有很多作品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你比如我们张教授经常津津乐道的一个事儿。五四运动过后,钱先生编了一本名叫《国民外交常识》的书,这就很有意思了。钱先生作为一个老学者,他居然会有如此强烈的现实关怀,他认为我们在外交方面一定要讲策略,要有礼有据有节,不是大家上街游行一下,通过罢课罢工罢市就能做到的。我们要有自己的办法,钱先生是非常讲究这个东西的。他对西学的认识完全就是出乎我们很多人的想象,觉得这是一个老学者,他终身是用文言文写作的,学术也是局限在经史子集这个范围内,但是,钱先生对西学长期的学习和钻研,他是读通了中西以后,才开始写作的。他当年在三师的时候,他的文章里头讲到,说我读了很多年西学,现在终于有所心得,我再反过来看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这就很贯通了,他自己就这么讲。但是钱先生有一个好处,他绝对不生搬硬套一些西学的范畴和概念,能比较则比较,而不是用新的理论、新的词汇来唬人,钱先生他绝不做这样的事情,他宁愿用一些传统的东西来表达,这跟钱锺书先生晚年的治学其实有相通的地方。钱先生为啥把《管锥编》用文言来写?他说,一呢,我就借此考查一下古文对表达现代人的思想和现代人的学理,有多少弹性,而并不生搬硬套西学的一些东西来。这大概就是老一代学者的坚持,值得我们尊重。原先跟张教授说定,我就讲一个小时吧,剩下的时间留给大家交流。

猜你喜欢
基博学风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学者介绍
《钱基博集》出版座谈会观感
论抗战时期钱基博的殉国情怀
浅议国学大师钱基博论兵
——以《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为例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