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社会发展整体论的现实意义
——以江苏沿海地区为例

2012-08-15 00:50顾莉
关键词:整体论马克思经济

顾莉

论马克思社会发展整体论的现实意义
——以江苏沿海地区为例

顾莉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政治、文化等同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应当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该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不断得以演绎和诠释,尤其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社会发展整体论;经济发展;江苏沿海

一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整体论的阐述

1.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整体协调发展。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社会看成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在对社会系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后发现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起着决定作用,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来了。”[1]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同时马克思也发现,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很多,除生产力这一决定性力量以外,还有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并且这些因素会对生产力形成反作用,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学说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在内的整体协调发展。

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体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是紧紧围绕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将人的本质阐释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应当是人的发展史。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与实质。对此,马克思在关于工人劳动的阐述中指出:“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己的丧失。”[3]生产劳动最初是人试图通过对自然的改造来满足自身需求,但当劳动成为人自身发展的桎梏时,劳动则异化了,脱离了人自我发展的本质,这时尽管经济发展在量上得到提升,但这种经济的发展付出的代价是因劳动的异化而带来的人的异化,人自身并没有在经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的发展,而是丧失了自我,这样的发展就偏离了原来的轨迹,脱离了发展的终极目的,即人的自身发展。这种偏离目标的发展状况,最终则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即共产主义运动,来彻底改变人的生存现状。因此,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应当以人为中心,从人的需要出发,这是发展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发展本属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在现代语境中,为了更好地研究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往往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行剥离研究,这里的“社会发展”一般就是狭义的理解,特指“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发展”,[4]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即主要是与“民生”相关的各项社会事业。

二 马克思社会发展整体论的理论发展和实践验证

1.社会发展整体论的历史验证。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时,普遍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了其他问题自然而然就会解决了,即“经济馅饼”做大的理论。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在1960年提出了将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起飞前提条件”“起飞”“走向成熟”“大众高消费时代”五个阶段。[5]到70年代他又补充了第六个阶段即提高生活质量阶段,完善了他的经济发展阶段论。虽然该理论在经济学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真理性,但也反映出早期经济学家们的片面性,即把所有发展的希望都寄托在经济上,经济发展成了打开贫困之锁的唯一钥匙。这也导致后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困境,如60-70年代巴西经济增长率很高,甚至一度超越欧共体,跻身工业16国,但到80年代,巴西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农民极度贫困,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反对派遭到血腥清洗,巴西1.3亿人口中有7000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6]类似这样的国家并没有能够通过高的经济增长率而实现真正的“起飞”。这也再次证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整体论的科学性。

正因如此,后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反思并普遍认为发展应是一个全面的范畴,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社会发展却制衡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更多关注的是“量”,社会发展则注重的是“质”;经济是以“物”为直接价值取向的发展,社会则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但并不如罗斯托的假设中,认为经济发展到最高阶段才关注到生活质量,而是渗透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应当关注相应的社会发展。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是价值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是主客体的功能或功效关系,是双向的;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对主体的一种效应或功效,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7]经济发展的成就要落实到社会发展上才能体现出对人的价值,对主体人而言,社会发展是价值的直接客体,经济发展是价值的间接客体,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联动关系。

2.社会发展整体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历经百年的战乱和不稳定,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没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和提高,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着手经济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经验出现了一些挫折,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才逐步摸索到中国发展的道路,即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再次中国化。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8]这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符合当时中国贫穷落后的实际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地方在致力于经济发展时,人们满怀欢欣和鼓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充满向往和激情,但与此同时,却出现一些人在理解上的片面性,往往把目光局限于“经济强盛”上,在价值追求上出现偏离。其实,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他提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等科学的理论。“精神文明”的提出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意味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即关注物的同时,关注了人的发展。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状况,反映了该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社会成员对经济发展成果的认可度,即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带来人的幸福指数的整体上升,这些都直接表现在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上,而这种精神状态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因此说,邓小平同志在提出精神文明建设时,实质上就是在强调社会发展要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是马克思社会发展整体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十三大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集中体现对社会全面发展的追求,明确了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诸多因素的全面概念,其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学界,一些学者也在不断呼吁对社会的全面关注,如在8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就指出,“我们的研究还不应该局限于经济的范围,其他重要的社会领域,如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应该包括在内。所以我们把所要研究的问题叫做‘经济的’和‘社会的’发展战略问题,简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9]但经济改革的浪潮是巨大而充满诱惑的,从普通百姓到部分地方政府受着利益的驱动,希望以最高速度产生最大经济总量,出现“数字崇拜”,忽视质量、效益和整体素质,忽视对人的发展,出现了资源过度消耗、生态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发展滞后、人们幸福指数降低以及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现象,如不及时调整最终将引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环境恶化等严重局面。因此,“十二五”规划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 基于江苏沿海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的实证分析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整体论的观点,在区域发展中同样适用。对于江苏沿海地区而言,虽然地处长三角地区,南邻上海,北接渤海地区,具有先天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但从整个东部沿海地区来看,却是这条线上相对欠发达地区。因而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对提升长三角的整体实力、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江苏新的经济增长点。

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区际实际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过程。”“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政府提供给辖区居民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文化、环境生态等。”[10]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目标应当定位在社会整体发展上与其他较发达地区实现趋同。笔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整体论在江苏沿海发展中应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由单纯以经济为焦点的发展方式,调整为关注经济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江苏沿海地区属于长三角的经济相对落后区域,以前在地方发展时主要靠扩大投资,如有些地区为招商引资,出台多种优惠政策,甚至通过限制土地、劳动、资源环境的价格来吸引外来资金,这就使本地区的产业结构难以从劳动密集性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同时还会造成经济的发展与劳动力价格、资源环境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关键。就江苏沿海地区而言,要利用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如发展临港产业、提升优势产业、拓展新兴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产业,以此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笔者认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引进资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科技的支撑。江苏沿海地区有地理位置的优势,与南北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密集的城市较近,有条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同时本地也应加大人才的培养,支持企业、高校等技术开发和研究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新兴产业提升竞争力提供智力保障,真正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农村地区,同样要优化农业结构,利用自然优势和资源,发挥国有农场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利用港口优势,发展出口农业;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大力促进海洋渔业的发展。总之,利用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依靠科技创新,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呈现出稳定、和谐、宜居的社会整体发展态势。

其次,完善社会保障、改善民生是社会整体发展的保障。江苏沿海地区正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城镇发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城镇人口扩张、利益分配多元、社会阶层分化等社会问题,这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动力还是不稳定因素,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社会能否给成员提供一个公平正义的保障环境。当人口与现有城镇资源之间出现缺口,现有社会保障力是否能够满足人口的需求,让社会成员拥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分享住房、卫生、教育等社会福利,使社会成员感受到经济发展给自身的发展带来的福荫。因此,社会保障成为江苏沿海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关涉民生的重要问题。例如,在教育问题上,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尤其农村义务教育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入学率对人均GDP增长影响作用巨大,每增加1个千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可增加 0.4-0.6个百分点。[11]加大教育的投入,给社会成员提供均衡的受教育权利,提升本地区的居民素质和文化水平,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发优势。此外,江苏沿海三市还存在大面积农村地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的均衡配置,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都是江苏沿海地区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保障,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因此,基于公平正义的涵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又可以成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后发优势。

第三,关注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是社会整体发展的目标。马克思的社会整体发展理论始终是以人为中心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地区发展中也同样必须关注人的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和程度的衡量标准不是数字显示,而是社会成员对该社会的认可度、归宿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度等。例如,江苏沿海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关注人的发展,既要让社会成员分享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即收入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又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注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引导,提升本地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素养。同时,以行政部门为首的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为民服务的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各行各业的职业价值观。如江苏沿海地区各级政府在沿海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既要符合科学规律又要征求民意,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做好宣传、解释、反馈工作,使政府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公民的真实需求为行为指针,通过与公民积极、平等的互动,推进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总之,要将以关注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伦理价值观念,融入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各行各业的工作当中,让社会成员在生活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3-94.

[4]于光远.于光远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J].经济参考,1982,8(30).

[5][美]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郭熙保,王松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让-雅克·赛尔旺·施顿贝尔.人类的未来[M].商务印书馆,转自孟宪忠.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战略.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6.

[7]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9]于光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个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

[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60.

[11]胡鞍钢,邹平.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201.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lism of Karl Marx

Gu Li

Karl Marx holds that a society is an organic system made up of various components.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decisive factor in social development,while other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culture are also independent parts.So human’s overall development should be the center and purpose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 theory is constantly performed and interpreted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especially has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urrent transformation of our economy and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Karl Marx;Holism of so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coastal area of Jiangsu Province

A811

A

1672-6758(2012)05-0026-3

顾莉,硕士,讲师,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邮政编码:224053

Class No.:A81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整体论马克思经济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科学理论是整体论的吗?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从整体论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综合报告与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