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捷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基于高校德育主体层面分析德育困境及其对策
陈 捷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注重道德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中的重点,但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种种困境。文章在阐述“德育”内涵的基础上,从高校德育主体方面分析了现实社会实现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总结超越困境的途径,对高校德育工作起到一定启示。
高校德育;德育主体;道德困境;信息时代;全球化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博大精深的道德教育资源,从孔孟之始,国人就开始了对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学习。人之本为德,这一理论的重要性贯穿古今中外。从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校训的小学生到以德育为考察对象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精髓在高校教育。但随着新世纪发展的步伐,信息网络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德育理论与方法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步入了道德困境,阻碍了德育发展。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德育的科学内涵,结合当代道德困境呈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即从高校德育主体研究与分析现实道德困境,并总结超越困境的途径。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现实道德困境,问题涵盖了“德育首位”的科学内涵、认识误区以及信息时代对德育的冲击三个层面:
首先,就“德育首位”的科学内涵来说。“德育首位”是现今道德教育的指南针,即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缺一不可,德育处于主导地位,但前提是全面教育。
德育为首是指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目标上,把德育放在首位。质量上,把社会主义德育标准作为首要指标。“德育首位”的提出是科学的,是响应时代号召的。德育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揭示和掌握德育规律。
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标准是清晰的,要点有二:其一是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遵循德育诸要素的规律,德育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其二是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强调工作到实处,重细节,要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消化吸收程度为检验标准。
对概念的解读,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科学内涵的对立面必然也有着误读或者认识上的误区,就“德育首位”这一概念,目前亟待厘清的观念首先就是德育首位并非德育唯一。必须清除德育首位就是“突出德育”的认识误区[1]。 “突出德育”这一理念是在“文革”时期的高校教育中所提出的。“突出德育”推崇的理念是德育“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冲击一切”。这一理论把德育的位置摆到了不适当的高度,造成目标过高,内容脱离实际,理论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的最终理念都将其定位在社会价值的实现上,单一的重视德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对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性塑造和素质培养的作用,即忽略了塑造人性本质的功效,强调了功利主义。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和对未来生存的困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功利主义也逐渐着重了色彩。以个人为中心,追逐短期利益,对社会政治理想和远大目标不做深入考虑。于是存在外在社会需求与内在个人需求的矛盾、价值观与道德观的矛盾,使德育工作难以正确实现。
同时,信息时代对德育的冲击影响也不容小觑。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巨大改变之一就是信息膨胀,在旧时代中,人们接触信息的途径有限,接触到的信息也是通过加工与筛选,删除了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负面信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积极方面。但在此信息时代,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时间迅速、方法多样、信息内容原始,舆论导向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仍然生活经历少,辨识能力有限,自然容易受到消极、反动、极端的思想所影响,迷失正确的道德方向。
此外,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下容易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得模糊,与之相应的就是道德弱化。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日系甜美风”、“欧美风”等盲目追崇外国主义,使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变成荒漠,引起价值观的蜕变。
网络语言逐渐转移到了舞台上、生活上,不可否认,这些词语对传统语言文化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更大部分是对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语言文化产生冲击。加之随处可见这些“时尚”词语,大学生不分地点、不分场合、不论恰当与否脱口而出,致使语言环境不伦不类,造成了对传统语言文化的亵渎。
网络资源丰富,共享与下载便捷,学生接受与发掘新事物的能力强,可以轻松的获取一些有关学术、学业课程的资料,来应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败坏了学风,破坏了学生读书上学的初衷。更有甚者,离开了计算机,变得无所事事,沦为彻头彻尾的电脑奴隶。
为找到解决现今社会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我们从事物发生的本质出发,即从高校德育主体分析道德困境。从以下三方面阐释,即高校德育主体含义的界定、高校德育主体观念困境和高校德育主体行为困境。
高校德育主体含义的界定。主体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是文化的存在者,本质由文化决定。
国内外学者对德育主体的界定各执己见[2-5]:学生单一主体论认为,德育是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成的过程。德育过程中,学生是唯一主体,教育内容是客体。这种观点则忽视了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地位。
互为主体论认为,师生之间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角度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习角度看则情况相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主体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关系是平等的。
主体转化论与互为主体论不同,它认为施教者在德育过程开始时充当主体角色,但当受教者把学习内容转化吸收并运用时,才称之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所以,德育主体是一个施教者向受教者转化的过程,两者的主体地位不可同时存在。
主体自我规定论认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主体性可以在发生德育过程前自我规定。
对主体的定义不同,都归结于我国教育工作中忽视学生地位所带来的问题。之所以有如此多对主体的界定,关键在于每一种观点都是重视了德育过程的某一方面,而没有从全局考虑。所以,首先应该明确德育的与概念和德育过程。
高校德育仅仅指道德教育,并不含有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过程是只涉及教师和学生关系的道德教育过程,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以德育客体为中介而进行的一种以塑造学生人格的实践活动。德育过程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参与的过程,是教师遵循客观规律,依据社会对受教者提出的要求言传身教,通过对教育内容输入输出,使受教者的道德修养得到提升的整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学习,道德教育内容由教师向学生转化。因此过程要素包括施教者、受教者和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缺一不可。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德育并非此四要素的机械叠加,而是建立在活动的基础上,此活动同时包括施教和受教。在活动中,各种要素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联系,构成德育的完整过程。
明确德育概念和德育过程,德育主体的界定便清楚了。主体,是一个关系的范畴和活动的范畴。人是主体还是客体,主要取决于人自身处在哪一层关系之中。当人积极主动时,人就是主体;人看做客体时,即成为活动过程中的对象。在高校德育施教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运作者和维护者,所以在施教过程中,教师是德育主体。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一个范畴,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学生和教育内容作为视角过程中教师所指向的对象,因而在施教过程中,学生和教育内容都是德育客体。
与施教过程相对应的是受教过程。学生在受教过程中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接受教育活动,是接受活动的维持着。因此,在受教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德育主体,相对应的,教师和教育内容是受教过程中的德育客体。
在不同的教育过程中,产生不同意义的主客体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视教育过程而定,但教育内容相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始终作为共同的客体。因此,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相对于不同场合,主客体的关系不定,可以相互转化。此时,我们强调,受教者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都是德育的主体。不同的是,一个是施教主体,一个是受教主体。主体在各自的角色中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明确了高校德育主体含义的界定之后,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就是高校德育主体观念困境,这一问题包含两个不同方面,即:施教主体观念困境和受教主体观念困境。
一方面,高校德育施教主体教师强调自身的主体地位,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自信意识、自尊意识等以我为中心的强烈思想,维护自己的主体地位和自身的权威性[6]。大学生则被动的位于被支配地位,虽然教师尊重大学生的自由,但在面对责任与自由的选择上,往往教师倾向于对责任的重视。教师在高校德育施教过程中,渴望自己的施教结果被社会和学生认可。但现今大学生对德育的轻视,让施教者无法在社会中得到满足感,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学生把德育课程列为不重要的学科,对课程的重要性已模糊不清,更有甚者,学生认为学校开设德育课程只是应对国家号召,课程考察年年试题不变,学生资料届届传承,使得高校德育教师对起初自我设立的价值观感到困惑和质疑,理想与现实相差巨大,致使施教主体陷入了自我矛盾的困境之中。以社会赋予的自我责任为目的施教,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完全实现,如若不顾社会责任,又将受到来自社会、甚至自我良心的谴责。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社会道德遭到质疑,致使施教者对教育内容产生怀疑,同时对自己的施教活动感到无所适从,从而陷入困境的矛盾状态。如教育学生诚实,在当今社会中太诚实又必将处处碰壁,凡事循规蹈矩,无法立足社会,这是教育失败;但如教育学生独立,又恐学生会挑战道德规范,挑战教师在社会中的权威。进退两难使施教者自我陷入矛盾之中。种种矛盾困境的积累,使得大部分施教者在德育教育时回避自己的责任,轻描淡写,草率了事,以完成上级任务的心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最终逐步放弃了原本崇高的高校德育教师的理念。
其实,高校德育教师不仅是被现代形式所迫放弃德育理念,而是自己本身挣扎于物质与精神的矛盾之中。面对改革开放后多重文化的到来,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改变,他们既看到了着重技术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同时也注意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带来的道德滑坡。很多教师在矛盾斗争过后,自觉放弃了人文精神,膨胀了物欲,蜕变成了金钱的奴隶,由原本精神的主导者演变成了科技的客体,由知识充实生活异化成了知识创造财富。在社会经济利益的熏陶下,开始习惯一切事物以物质利益衡量,精神的部分已变得不再重要。德育教育的施教者们利用自己的知识赚取额外的收入,谋取第二职业,重心也由提高自身修养与学历演变成了提高自己的财政收入。如此的学术作风已不再罕见,高校中已屡见不鲜。德育重视的精神世界与社会生存的真实世界是矛盾存在的,使教师们处于自我矛盾与分裂中。有人说过,人生辨识仿佛来自两个世界,身上充满了“二律背反”式矛盾[7]。
良师益友是教师们追逐的目标,但传统思想告诉教师应当充当一个具有威严的管理者,而现代思想又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教师很难挤充当一个处处关心,处处贴心为大学生都喜欢的一个朋友,又同时是一个学生不可侵犯,严肃威严的管理者。这种角色冲突使教师陷入良师与益友难两全的困境之中。
另一方面,相对于施教主体而言的是受教主体,困境不仅存在于施教主体,同时也困扰受教主体。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辩证统一,相互影响,形成可塑造的完整体系[8]。
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中最突出集中的表现则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差距的矛盾。大学生代表高素质队伍,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是佼佼者。大部分学生大学之前的生活是与父母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有部分学生大学仍是“天天回家,父母跟随”的情况。自己生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认为自己足够优秀,有能力处理所有问题,部分学生会有“只要学习好就是优秀”的思想,生活在自己想象的空间里。当离开家人,开始真正的独立生活时,种种问题与矛盾接踵而至,应接不暇,这时才发现真实的自我与理想中的自己差距之大。从而陷入自我意识矛盾之中。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造成这种理想自我与显示自我之间的落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如果调解不当,将会引发心理疾病,甚至精神分裂等多种问题。
同样,与施教者一样,大家都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有市场经济下的功利心,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存在,也有消极腐败现象的屡屡出现。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完美教育与现实中的种种现象背道而驰,使他们对教育活动的存在意义感到质疑,与此同时增加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上的困惑与矛盾。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集体利益和个人本位、精神价值的追求与功利价值追求、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索取精神与奉献精神等选择上出现了是与非,热心与冷漠、希望与失望、进取与彷徨同在的矛盾困境。
高校德育主体的行为困境,根据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可将此问题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施教与受教主体之间行为困境、施教主体之间行为困境和受教主体之间行为困境。
一是施教与受教主体之间行为困境。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以完整“人”的存在方式出现,而是以各自在德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出现,套上了角色的装扮,使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消失,从而没有真正意义的把对方看做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忽视了人性的尊重。换句话说,这就是把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片面的错误的理解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甚至是客体与客体的关系。因为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没有把彼此作为完整“人”对待去平等的交往,只通过片面的交往,师生关系早已演变为知识的主体和受体的关系。
教师喜爱优等生的思想早已不再新鲜,这也正是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的一个行为困境。在德育过程中偏向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发生此种行为已成为施教主体顺其自然的“下意识”,而学生心里也已有共鸣。与此相成的是教师幻化成了“思修老师”、“邓论老师”等诸多科目的形象化代表。
二是施教主体之间行为困境。高校德育教师具有职业特征,即独立性,对他人依赖程度弱。这种特征使得高校德育教师易于忽视其他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加之,教师不坐班,日常备课等工作大部分在家里完成,使得老师之间的见面机会大大减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相应也大幅减少。同时如果学校工作安排缺乏合理性、公平性、公开性等致使教师之间容易产生隔阂与矛盾,将会影响到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今很多高校德育教师在利益分配的诱惑下,造成教师之间的贬低和损害,为德育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
同时,高校的基本功能为育人。教师是育人的基本力量,行政人员视其为服务对象。但从高校管理这一层面看,行政人员又是管理者角色,教师是被管理者。从不同角度看的角色双重性,也为施教主体之间打来诸多问题。
三是受教主体之间行为困境。学生之间的行为矛盾较为单纯,多数矛盾产生于生活习惯、交往障碍等问题。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避免不了在诸多问题上的不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应逐渐减小,甚至消灭,这才是高校德育应达到的成效。
纵观上述道德困境,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不难看出,高校德育主体的矛盾困境主要是社会大发展,信息化膨胀,全球化带来的中西方文化摩擦引发的冲突所导致,是主体所处大文化与小校园环境差异所致。从而,我们寻找超越道德困境的途径有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要创新高校德育课程新思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下的教学方式已逐渐显现出与当今社会发展的不适应,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节,纸上谈兵现象严重;教学手段单一,方法不灵活,师生之间既缺乏平等又缺乏交流;教学成果只停留在输入并没有让学生消化吸收从而输出等等问题。创新高校德育课程,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思路,把拓展训练的理念引入德育课程,拓展训练的培训师与学员之间的师生关系引入课堂,把体验式的教学理念注入德育课程的设计思想之中[9]。把死板的德育用形式多样的活动表达出来,这不仅是对德育课程的形式上的改变,同时是发展其符合现代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其二,要注重高校德育主体角色定位。充分了解高校德育主体的科学内涵与准确界定,明晰三种角色关系:学校行政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尊重的教学”这一理念贯穿与整个伦理关系的协调过程中。不仅做到尊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同时要重视学生主体的存在地位与交往规则。
第三,要使德育视野全球化。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站在比他人更高的角度看待德育问题,充分发挥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德育工作提到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高度来看待。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仅凭政工人员难以完成德育工作的任务。因此学校同社会广泛联系形成相互影响的德育团队,共同完成德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全球化条件下的德育内容要在注重知识、技能、思维的培养,同时重视情感、兴趣、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树立全球化的意识,从全球视野看待问题,从全球角度思考问题。在现今开放的环境下,经济、社会等越来越多的方面受到来自国际的影响,这要求我们要从全局战略的角度来分析与把握形势,作出判断。在受全球文化影响的今天,我们要更加注重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继承发扬传统道德资源,同时嫁接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同时从横向、纵向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
最后,力求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是相辅相成的。在以德育工作的科学化为前提,注重德育过程的细细与周密,避免空洞说教。科学化与精细化的核心要求是要把握学生的各自特点与成长规律,要动态掌握学生的特点是确保德育工作科学化的前提。同时要合理安排德育教学内容,使德育工作管理不重复,不浪费,达到有针对性的精益效果[10]。不断深化德育内容,加强创新实践环节。注重育人资源各要素和整个德育过程的融合性,使之在每一个细节处衔接相扣。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全程要以情感管理为依托。
[1]陈捷.浅谈“德育首位”传统的现实挖掘[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3.(4):112-114.
[2]袁贵仁.哲学中的主客体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龚海泉.走向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李英林.高校德育主体人格的矛盾及其文化修正[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和科学版),2008(2):148-150.
[6]王林坡.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93-95.
[7]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8]边婷婷.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解决[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20):19-21.
[9]李宁宁,王海波.“体验式”德育:高校德育课程新思路[J].中国建设教育,2009,10(10):54-57.
[10]James P.Womack & Daniel T.Jones .Lean Thinking:Banish Waste and Create Wealth in Your Corporation[M].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6 :27.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social morality based on the subject of college morality education
Chen Jie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Morality education is the key of education in college however there is a mess of problems. By elaborating the concept of morality educ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morality education from the subject of college morality education. And the ways to get out of a morass which are of significance to college morality education were proposed.
college morality education; the subject of morality education; problems in morality; information age;globalizatio
D648
A
1673-9477(2012)01-0048-05
2011-12-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1JDSZ2024)
陈捷(1972-),男,福建仙游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王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