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教学“活”起来

2012-08-15 00:47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电流表氨气氯化钠

宋 靖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辽宁 大连116023)

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高中化学注重活学活用,要让学生学得活,教师必须教得活,那么如何让化学教学“活”起来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

思维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蕴含思维冲突,起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属于一种课堂设疑,设疑与解疑的良好结合,能明确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例如,在学习了胶体一课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我们的环境将会怎样?学生通过对胶体丁达尔效应的理解,可推知如果没有气溶胶,即便有太阳的光照,我们周围也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会是漆黑一片,人类将难以生存。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丁达尔效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让实验活起来——重视实验设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学家戴安邦教授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而不拘泥于教材,抓住契机,精心设计实验,使枯燥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在高中化学必修1的离子反应一课中,教材几乎没有做铺垫,直接就给出了电解质的概念,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为了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更容易理解电解质的概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在连有电流表的电路中,用一个固定阴阳极的电极分别插入氯化钠水溶液、氯化钠固体、蒸馏水中(更换物质前要洗净擦干电极),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变化情况。学生会发现,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使电流表指针偏转,氯化钠固体不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接入蒸馏水的电路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从而得出结论:氯化钠水溶液导电不仅仅因为氯化钠,也不仅仅因为水,而是因为氯化钠和水发生了相互作用。这个探究实验让抽象的化学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能更熟练地掌握电解质这个概念,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高中的化学知识晦涩难懂,教师应设计恰当的学生实验,使枯燥的化学实验变得有趣。例如,必修1的分散系及其分类一课指出胶体的性质之一是聚沉。教师可用学生非常熟悉的豆浆来设计实验:用豆浆做豆腐。课前试验发现石膏与氯化镁水溶液相比,石膏使豆浆聚沉的速率快,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选择加入的电解质是石膏。实验完成后将聚沉得到的豆腐用纱布过滤出来。经过这样的实验设计,胶体聚沉这个性质就很容易为学生所掌握了。实验是化学的魅力所在,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而不拘泥于教材,精心设计实验,让实验活起来,这样学生才会从实验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三、让化学知识活起来——从身边的化学开始

要想让化学知识活起来,化学教学一定要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利用化学思想去认识生活、科学、技术、社会中的有关问题,合理利用化学资源。让每一个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学科,并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还有解决与具体化学背景相联系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氨气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社会事件场景的图片:氨气泄漏时消防员用水枪向空中喷水救灾。通过这个图片,学生能够推测出氨气有毒、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通过消防员向上空喷水,可以推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等等。通过这样的场景呈现,氨气这个词跃出书本,来到学生的身边,学生对氨气就会有深刻的印象。这是学生认可的教学方式,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是能把知识教活的方式。

化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有责任让化学教学“活”起来,进而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味学习化学的乐趣。

猜你喜欢
电流表氨气氯化钠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试论电流表的改装、校准及其应用
丝兰属植物提取物降低养鸡场氨气排放的试验
直流小电流表校准方法的研究
例析电流表的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