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恺
身体词汇「頭」在日语惯用句中的认知语义浅析
田 恺
意象图式是十分重要的语义结构。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人体词 「頭」的语义结构,可知人体词「頭」多义结构的形成是在具有自然联系的意象图式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手段来实现的。意象图式在多义词词义拓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意象图式;身体词汇;认知语言学
作为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图式在国外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国内对意象图式的研究日趋增多,但是国内的研究表现为极大的不平衡性,对意象图式的研究主要是英语语言学研究者对介词over、on等的多义研究,而日语语言学有关意象图式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框架,以意象图式为支点,探讨了作为语义结构形成基础的意象图式在日语人体词「頭」多义拓展中的作用。
人与自然的同源是人类古老的认知心理原型。隐喻是以自然的人化和人化身于自然为基础的。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基于自身在多维空间中的身体体验。人类具有与自然界相联系的身体和活动,在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各种联想机制把人体的各个结构、位置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感受相联。Lakoff&Johnson把这种与身体经验相联想而形成的与身体密切相关的认知模式总结为各种意象图式。Johnson首先对“意象图式”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意象图式是人类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反复出现的动态模式,可为我们的经验提供结构性及连贯性。Lakoff指出:意象图式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人类的经验中存在大量的意象图式,如容器图式、上-下图式、部分-整体
田恺/东北林业大学教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36)。图式、前-后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线性图式等。Turner指出意象图式来自感知和互动,是一个在我们感觉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框架模式。G·Rdenfors认知模型主要是意象图式模型,而不是命题模型,认知语义学中最重要的语义结构是意象图式结构,大部分意象图式与动觉经验密切联系。Langacker也强调意象图式是基于我们日常物理性经验之上的高度抽象的构型,如物体沿始源经空间途径移向目标、容器及其所容物等。Saeed则说,意象图式是基于我们在世界里的存在、行动,感受环境、运动身体、发力和受力等经验而形成的基本概念构造,我们可以用它们来组织更抽象领域的思想。尽管上述各时期认知语言学家对意象图式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表达,但其核心是一致的,即意象图式来自人体经验,是先于语言和概念的抽象结构,语义概念的某些基本构造其实是基于前语言性的意象图式构造,意象图式不断抽象概括逐渐形成语义结构。这为从意象图式视角探讨日语人体词「頭」的语义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撑。
认知语义学中最重要的语义结构是意象图式结构,因此,本文对「頭」的语义结构将重点探讨「頭」的意象图式结构。人们对人体词「頭」的体验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意象图式。
(一)容器图式
容器图式的形成是有其生理和物质基础的。源于人们对自己身体是一种容器的认识和总置身于某个空间的经验。人体有「吃进」、「排除」、「吸入」和「呼出」等生理现象,还有「走进」、「走出」等一系列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物理空间关系,因此,人体被看作是一个三维容器,由此形成了一个抽象的图式,即容器图式。作为人体的一个部分「頭」不仅常被看作是一个实体容器,具有所有物体的特性,如重量「頭が重い」、体积「大頭、小頭」、形状「花梨頭」等,而且「頭」常被视为一个具有长、宽、高以及容器的边界-里和外的三维容器,由此形成了「頭」的抽象容器图式。「頭」的容器图式包括内-外图式、容器与容器内容图式和满-空图式。
1.内-外图式。在日常经验中房子作为一个具体的大容器,人可以从房间走进走出,于是形成内-外图式。当这个基于内外关系的图式投射到人体「頭」时,「頭」被喻为具有「内」「外」之分的容器。如:
例1.「電報」と聞いて、すぐ妹の千恵子の死亡のことが頭に来た。
一听到电报,马上就意识到妹妹千惠子故去了。
例2.あの日の大惨事のことが頭を離れない。
那件悲惨事件一直留在记忆里。
例3.「耐え忍ぶことが美学」と国民の頭に植え付ける。
向国民灌输忍耐就是美德的思想。
例4.先生のおっしゃったことをしっかりと頭に置くこと。
要把老师说的话牢记在心中。
因为「頭」被看成一个容器,自然可以进入这容器中(例1),也可以从容器中离开(例2)。当然也可以往里面存放东西或种植东西(例3、例4)。
2.容器-容器内容图式。容器与容器内容之间的意象图式是人的概念系统中所固有的,它们之间的转喻关系通常是以容器转喻容器内容。头是大脑神经中枢所在的部分,因此,容器「頭」也经常转指其内容物“脑神经”。如:例5.私は風邪で頭が痛くなっちゃった。
我因为感冒而头疼。
头是人类的思维器官——大脑的寓所,人们用脑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记忆,因此常用「頭」来表示“头脑”、“脑筋”。而脑筋就是人们常说的思考记忆的能力。「頭がいい/鋭い」指“脑筋好”,「頭が悪い/弱い/鈍い」指“脑筋不好”。
例6.いくら頭を絞ってもいい知恵が浮けばない。
尽管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主意来。
例7.大統領は時局問題に頭を使わずにやけくそになっています。
总统对时局问题不动脑筋,破锣破摔了。
3.满-空图式。当容器里盛满物品或液体,物品会掉出,液体就会溢出容器,如果容器里没有放任何物品,那就是空的。基于这种经验,人们形成满-空图式。这种意象图式投射到人体域,就形成了「頭」的满-空意象图式。如:
例8.あいつは頭が空っぽで、いくらヒントを与えても気転が利かない。
那个家伙没有头脑,怎么启发也不开窍。
例9.酒に酔いつぶれたと見えて昨夜のことはぜんぜん頭になかった。
似乎烂醉如泥,昨晚的事情完全不记得。
日语表达感情时常把「頭」比作容器,把「頭」变成盛满沸腾气体(湯気)或液体(血)的容器,而愤怒则是「頭」容器中的一种气体或液体。如:
例10.彼は信頼していた部下に裏切られて頭に湯気を立てる怒っている。
他被信任的部下背叛非常生气。
例11.頭に血が上って、カッとなったときがある。
有时候火冒三丈气得发昏。
(二)上-下图式
按照Lakoff&Johnson的观点,人类常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开-关、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上下是表示垂直方向的。当人在站立时,头处于身体的最上端,脚处于最下端,人们很自然地把空间概念的上-下图式与人体相联系,并依照空间位置的相似性,进行隐喻映射。在日常经验中,“上”表示空间意义的高处、上方,也比喻物体的上边、社会地位较高。当人们用上-下图式构建人体词「頭」的意义时,处于人体上端的「頭」经常用来指示物体的最高处。如:
例12.山の頭に月が出る。
月亮爬上山顶。
例13.鼻の頭が真赤にした四五人の工夫が学生服の私をいぶかしそうに見る。
四五个鼻头通红的工人,带着惊讶的神色望了望身穿学生服的我。
「頭」还可以表示事物的上端、顶端。「網頭」是指置、罪等词的首部。「頭注」就是指在正文上边一栏里加的注释。相类似的词还有「頭書」、「案頭」等。
例14.ひとつの画面で、頭注、古典本文、現代語訳が一度に読める。
在同一版面可以同时读到头注、古典文本及其翻译成现代日语的译文。
人们还会在不知不觉中用上-下图式来理解抽象的事物或现象,如社会等级结构或状态程度。头处于身体的最上端,相应地,「頭」表示社会地位高。「教頭」就是指日本中小学的教导主任。还有「地頭」、「船頭」等。如:
例15.泣く子と地頭には勝てぬ。権力のあるものには無理でも従うほかはない。
胳膊拗不过大腿,对于有权有势者,纵然不讲理,也只好服从。
例16.船頭多くして船山に登る。
头儿多反而误事。
这里「船頭」指船老大。“上”的隐喻义还表示“处于较好状态”。投射到人体域后,「頭」也具有相似的意义。由于头处于人体的最上端,没有什么人体部位可以超越它,因此,日本人常用「頭」来表示难以超越的某种状态或限度,具有了抽象义
49“到头了”、“到顶了”。
例17.株は大手の思惑で頭を打った。
由于大户头投机,股票涨顶了。
(三)前-后图式
前-后图式是基于人们这样的生理基础和身体经验:当人躺下时,身体处于水平方向,头位于身体的一端,这端被称为前部,人们由此形成前-后图式。由于人类身体和动物身体上的相似性,依据这种图式模型很自然投射到动物域,用来比喻动物身体最前的部分,由此「頭」的语义得以扩展,可以表示“身体的前部”。如:
例18.日本では魚の頭はあまり食べない。
在日本不太吃鱼头。
头的前-后图式还有另一种身体体验。人类在生物进化的初期阶段采取的是头在前,脚在后的运动方式,后来演变成直立行走。动物典型的运动方式也是头在前,尾在后,头部的移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先于尾巴。人或动物在运动时,头必定在空间上处于最前端,而在时间上比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都更早出现。基于这些生活体验,「頭」不仅表示空间范畴的前面,也可以表示时间范畴的前面。如:「陣頭」指队伍的最前头。「頭出し」表示找出录音、录像、唱片等开始的部分。「頭文字」一般指的是欧洲语言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相似的有「頭語」、「頭句」。如:
例19.売り子が店頭に立って客を呼び入れている。
店员站在店门口招揽顾客。
例20.確かに「頭金0」は貯蓄の少ない若年層や、シングル層にとってはありがたく感じるものだ。
确实零预付金对于那些存款少的年轻阶层和单身族来说是感到庆幸的。
(四)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
人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时,总是头先出来,人们在走动时有始源、路径和目的地,基于这些体验,「頭」可以表示“首先”、“开始”。「頭から」从头开始,「頭ごなし」从开始就严加斥责,不分情由。从上到下、从头到尾可以说成「頭から尻おまで」或者「頭の天辺から足の爪先まで」,还可以说成「徹頭徹尾」如:
例21.頭から爪先まで若い英雄そのものであった。
从头到脚都勃勃有生气,一派英雄的气概。
例22.それは徹頭徹尾うそだ。
那从头到尾是个谎言。
例23.到頭丑松は言おうことは言わなかった。
最终丑松想说的还是没有说。
「頭」在例21、例22中表示的是始源而例23中表示的是结束、末尾。
(五)部分-整体图式
部分-整体的身体经验来自人体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及身体中的存在状况并能操作这些部件。「頭」的部分-整体图式有两种相反的转喻扩展方向,即部分代替整体和整体代替部分。
1.部分代整体。头是人体的一个部分,在整个身体部位中占有凸显位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把“脑死亡”作为判断一个人死亡的标准。基于这种经验,常用「頭」转喻“人”,这是“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模式。如:
例24.教員の待遇を改善して、頭脳流出を防ぐ。
改善教师待遇,防止人才外流。
又由于头位于身体的最上部包括脑、耳等重要器官,这些器官的运行控制着整个人体的动作、思维和感觉。因此,「頭」的转喻义“人”还可以特指在群体中起重要作用的人。「頭」转喻为“头目”、“首领”。词语「頭株」、「雅楽頭」、「右馬頭」、「内匠頭」中的「頭」都是“头头”、“长官”的意思。如:
例25.官房長官は内閣の顔で番頭といわれた。
官房长官可以说是内阁的脸面、总管。
例26.頭動かねば尾が動かね。
头不动则尾不应,比喻领导不率先行动,下边的人就不行动。
当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无法辨清人的具体相貌,只能凭攒动的人头估计人数。因此,人们常把「頭」作为人数计量单位,点头的个数即是点人的数量。其实质是用部分「頭」来指代整体的“人”。「頭割り」意为“按人头分摊”。如:
例27.一人頭9000円で都合2万7000円払ってしまった。每人9000日元,合计付了27000日元。
人们把这种经验运用到动物中,「頭」也可以作为体积较大的动物的计量单位,隐喻为“头”、“匹”。如:
例28.いま障害者を助ける犬はこの一頭しかいない。
现在帮助残疾人的助犬仅有那么一只。
2.整体代部分。人类的头发长在头上,依据邻近性相关性原则,人们常以「頭」转指“头发”。「頭が白い」指头发白了,「頭を刈る」指剪发。如:
例29.頭剃るより心を剃れ。
落发不如修心,治表不如治里。
显然这里的「頭」是指「髪の毛」。头发又可以转指「髪の毛の形」。如:
例30.二人とも頭は短い角刈にしている。
两个人都剪了短平头。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意象图式是动态的,意象图式是可以转变的。意象图式的转变是指人们在利用意象图式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中注意焦点的变化。人们可以适当调整以适应众多基于同一个图式之上的相似而又不同的情景。上述「頭」的各个义项基于同一部分-整体图式之中,但由于人们常常根据语境把容易观察和记忆到的事物中比较凸显的方面作为参照点,参照点的变化最终导致图式的变体,「頭」的多义通过转喻机制得以进一步拓展。
基于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作为语义结构形成的基础的意象图式在日语人体词「頭」多义拓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人体词「頭」的语义结构模型主要是容器图式、上-下图式等意象图式模型,这些意象图式之间存在着非常自然的联系,人们以这些意象图式中的各种关系为路径和依据,通过隐喻和转喻机制展开联想推理,认知那些新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现象,由此构成了人体词「頭」的语义网络。因此,认知意象图式对词义的拓展所具有的释义作用对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大有裨益。
[1]耿占春.隐喻[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杨秀杰.隐喻及其分类新论[J].外语学刊,2005,(3):41-45.[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张维鼎.意义与认知范畴化[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5]徐德.日语人体词汇惯用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文旭,叶狂.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1-7.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高航,严辰松.“头”的语法化考察[J].外语研究,2007,(2):7-11.
[9]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80-85.
责任编辑:郭一鹤
H36
A
1671-6531(2012)02-00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