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术团 ,周桂凤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2.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 蚌埠 231131)
我国创业板软件企业国际化研究
吴术团1,2,周桂凤2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2.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 蚌埠 231131)
对中国创业板软件公司现状的研究表明:资本撬动企业快速发展,“十二五”促进软件企业发展,但是国际化不高.本文提出我国创业板软件企业存在的规模小、创新能力低等问题,提出了创业板企业应该正确认识国际化、进行资源整合、加强人才培养等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创业板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及盈利能力的提高.
创业板软件企业;国际化人才;创新能力;行业联盟
软件企业是高收益、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新兴高科技企业,在初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来进行研发等工作,但是在我国,由于条件苛刻,软件企业难以通过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金融借贷融资等方式进行融资,因此软件企业发展所需要资本的融资问题,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创业板是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接纳的对象是中国境内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其特点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这就为我国软件企业创造了高收益的机会以及融资支持.自2009年3月31日创业板创立以来,软件类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先后有同花顺、超图软件、赛为智能等24家,上市之后,虽然有的公司业绩等出现下滑,但是从总体来看,多数公司上市后,通过融资,实现了利润的增长,业务规模等的扩大,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立思辰,公司在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33.3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59.62万元,同比增长26.22%,在净利润、利润总额方面,立思辰的表现也格外突出.
首先是国务院2月份发布的“进一步鼓励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随后的是发改委公布的“2010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名单”,规定当年未享受低于10%税率优惠的重点软件企业,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十二五”和“新4号”文件的颁布,中国软件企业以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背景下迎来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从上述政策可以肯定,政策倾向于大企业、龙头企业,软件行业可以通过行业内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立思辰3月付诸行动,开始了收购友网科技100%的股权,成为创业板换股并购“首吃螃蟹者”.
在诸多创业板软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只是专注于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发展良好,为电信、交通行业等相关行业提供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如东方国信主要服务于国内电信领域,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企业商业智能系统的核心合作厂商之一;东方载波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电能;神州泰岳向国内电信、金融、能源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和部门提供IT等,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走出进入国际市场,如金蝶国际集团客户遍及亚太地区,包括新加波、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总客户数量超过80万家;超图科技坚持发展国际市场,目前Super Map GIS成功进入日本、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创业板软件公司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化程度不高.
很多企业认为承接了几项海外客户的开发项目,就完成了国际化进程,而企业国际化包括六个方面:管理的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化;销售的国际化;融资的国际化;服务的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所以这些企业应该努力使自己变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企业,而不是简单的通过产品或外汇输出获取一些外汇收入.
我国创业板软件企业注册资本少,如超图软件12000万元;银江股份24000万元;同花顺13440万元,没有注册资本过亿的企业,这就说明这些创业板企业偏中小型,盈利偏低,如金蝶中间软件与用友软件相比,2010年金蝶中间软件的总体营业额为9.96亿,用友软件为23.47亿,这可以体现我国软件企业发展的问题“多、小、散、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无法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每股收益可以反映公司的获利能力,评价和判断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很多企业的每股收益都低于其刚上市时的水平,超图软件在2012年出现了-0.052的每股收益.从东软载波、东方电信等企业说明企业营业能力的指标:总资产利润率以及说明营运能力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递减.由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创业板软件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偏低的.
中国软件企业真正走出去不能仅仅停留在“made in china”,而是要达到“create in china”和“brand in china”,[1]也就是说创业板软件企业在不断加快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多注重跟踪和模仿,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影响我国软件产业的再发展能力,无法形成以市场导向型的技术创新体制;二是我国软件市场盗版猖獗,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使得我国在软件产业领域受制于人,影响了软件企业的经济效益,极大挫伤了软件企业的积极性.
与用友软件相比,金蝶中间软件由于走相对低端的线路,它的模块功能比较单一,售后服务也有但是质量和档次不够,收费偏低.企业对于先进的软件设计、国际市场信息和开发方式等没有全面的理解,缺乏严格的质量认证、规范化管理以及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导致产品质量不高,所以这些企业要遵循CMM规范,加大CMM、ISO等认证力度,提高企业开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对于软件行业来说,人才是最大的资本,同时也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国内软件人才匮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软件企业人才正常的结构应该是宝塔型,呈正三角型,应该有大量的规范、熟练的编程人员,而我国的软件人才队伍结构是中间大、两头小,缺少管理人才和高级软件设计开发以及熟练的编程人员,[2]这其中原因第一是由于企业发展迅速,对于软件从业人员总需求量大大增加,导致人才需求竞争激烈而我国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有效供给不足,二是由于外部高薪福利、缺乏必要的新技术以及其他培训、压力大,工作与生活之间难以平衡,导致企业人才流动率高居不下.日益加剧的国际化需要我们加速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交叉性”的软件人才.[3]
中国软件市场不大,但是80%的市场被外国产品退市,高端的、增值大的应用领域大部分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国外市场方面,美国的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印度开发服务出口模式、爱尔兰转口贸易模式都比中国软件发展要成熟的多.所以我国软件企业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有中国特色的软件发展之路,脚踏实地,发挥本土企业和中国地区的优势,提高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水平,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另一条腿走国际化软件发展之路,紧盯外包市场,看紧国外软件工程领域,中国目前软件外包的主要对象是日本,所以我们要发展中日软件外包合作,力争涉足日本最终客户的IT咨询和外包服务,同时要找准突破口,积极开拓欧美市场,可以走美国的标准产品和服务的模式从而扩展我国软件企业的发展空间,增加企业利润.[4]
我国创业板软件企业规模小,经济利益低,针对这一现状,软行业要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收购兼并来扩大企业的规模,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为企业带来利润增长.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单个企业的知名度低,无法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所以企业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形成紧密的行业联盟,如北京有“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广东成立有“广东软件外包联盟”,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5]
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学习在这方面比较成熟的印度的经验:第一,允许人才外流,即“走出去”,这样可以使本土人才国际化,适应国际化需要,同时吸引人才回流,即“请进来”,使国际人才本土化,满足本国人才需要;第二创办国际特色的普通高校、鼓励出口企业设立内部培训机构、开放外资创办职业技术院校,从而提高软件人才的素质,培养大量软件人才来适应国内国外市场的需要;第三,培养具备国际市场意识的人才,培养具备国际交流沟通能力的人才.[6]
人才是软件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从印度的人才培养经验中可以总结出印度软件能做到全世界的原因.我国软件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将人才培养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制定出适应本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企业人才培养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支持创业板软件企业的发展,第一,通过制定优惠的税收、贷款和投资环境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二,通过完善国家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来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第三,通过支持人才出国发展,回国服务、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育体系营造宽松的人才环境.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为创业板软件企业指引方向,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发展国内市场,拓展国外市场的积极性.同时,企业自身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7]
〔1〕吴强.跃海扬帆 展翅飞翔—解读中国软件企业国际化[J].中国电子商务,2004(07).
〔2〕杜建立.软件人才培养新挑战[J].中国远程教育,2004(02).
〔3〕蒋莉琴.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资源管理问题[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03).
〔4〕安迪.论中国软件企业的国际化战略[J].软件世界,2003(01).
〔5〕李俊.论我国软件企业国际化战略[J].安徽科技,2007(03).
〔6〕戴永红.印度软件企业人才国际化[J].南亚研究季刊,2006(03).
〔7〕戴永红,朱方明.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中的政府作用探讨[J].南亚研究,2005(03).
F832.5
A
1673-260X(2012)09-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