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生荣
做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是保障宏观政策落实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行财政监督关口前移、全程跟进,有效预防违纪违法行为和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监督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督工作,成为财政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财政监督岗位工作实际,认为财政监督工作应做好“六个结合”。
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财政工作的价值取向。以青海省为例,仅2011年青海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72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以上,增长31.8%,今后民生支出的规模和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而且资金投入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将更为凸显,社会关注度将越来越高,随着这些支出的不断增加和民众监督意识的不断增强,财政支出管理已由“重分配”逐步向“重绩效”转变,这对财政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所以无论是研究部署工作,还是深入实地现场开展检查工作,财政监督只有与财政管理紧密相连,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从财力配置的角度确保改革大局必需的经济基础,及时反映政策执行或调整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财政改革、财政管理、领导决策服务,才能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保驾护航作用。
再好的政策和思路,不落实、不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落实不力、执行不力也如同一纸空文。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是保证各项财税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有效预防违法违纪行为、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具有治标与治本的双重功能。
开展监督检查要在查找和解决问题上下工夫,要把严格执行纪律作为推动整改落实、确保检查实效的重要手段,对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快查严办。对发现的严重问题和典型案件,要通过文件通报、媒体曝光等形式对外公布,形成声势,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从而增强财政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财政监督做到有为、有位、有威。
财政监督职责任务的不断丰富和拓展,决定了财政监督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这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现有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条件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包打天下”。因此,财政监督工作应在日常检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找准切入点、突破口,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树立“财政监督绩效”理念,逐步推进,确保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不断提高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检查的方式方法及内容上,监督检查工作不能仅满足于单纯的专项检查,而是要树立“重实效、出精品”的意识,将资料搜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调查取证和整改规范相结合、政策执行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坚持寓调研于检查之中,带着问题开展检查,边工作边学习边思考,一线调研一线检查,使得检查与调研相得益彰,通过检查调研发现财政分配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反馈决策部门,为财政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当好参谋,在制度创新层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全面监督”、“全民监督”的时代背景下,要求“预算公开”、“民主理财”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财政政策的出台、资金的分配等都将置于群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之下。能否通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向社会、向百姓交上一本明细账、放心账,财政部门将面临很大的压力。这对财政监督管理的现有工作模式、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仅仅就检查论检查、就账查账,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和财政改革的需要,也失去了财政监督检查促进管理和服务改革的本意。因此,必须依托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和调查研究三个平台,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机制,注重解决影响政策有效贯彻落实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发挥监督检查的治本功能,建立健全保障中央和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长效机制;同时,把监督检查工作与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统一起来,不断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自觉地将财政监督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紧紧围绕 “做大蛋糕”、“切好蛋糕”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主线,将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及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监督检查新路径。逐步建立并完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会计信息及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公共财政阳光真正惠及到千家万户。
要逐步建立起与财政业务部门监督检查成果利用协调机制,与被检查单位建立情况通报沟通协调机制,与相关执法单位建立协同执法机制,提高监督成效和监督成果利用水平。通过健全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以监督检查提升管理、促进改革、推动发展。
监管与服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统一于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过程。
监管是本职,服务是宗旨,财政监督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以监管为手段,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管理的过程。离开服务的监管,财政监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基础和意义。所以,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工作,要着眼于更加主动地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财政监督不仅仅是“查”和“改”,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实践中,要坚持“在监管中服好务,在服务中监管好”的监督服务理念,通过监管及时发现财政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反馈和政策指导,促进业务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更好地服务财政决策,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财政监督检查的过程也就是检查财政监督干部精神面貌、思想作风、工作纪律、执法能力、执法形象的过程,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无论是财政执法的过程,还是转变工作作风的过程,都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精神结合。如,作为青海财政监督人,要努力弘扬“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伟大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以及“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只有继承并弘扬这些时代精神,并将此融入到各项工作任务当中,财政监督工作才能保持其经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