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研究

2012-08-15 00:52董晓慧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董晓慧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 130052)

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研究

董晓慧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 130052)

作为一种传统的意识形态,传统文化浓缩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宝藏,并且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延续的必然性,尤其在当下大环境中,传统文化更可为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建功立业。当代教育是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播平台,也只有借助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当代教育方能功德圆满。

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放眼海内,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像中华民族一样,靠着一种文化傲视世界五千年,也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像中国传统文化一样能博得世界的目光,迎来不同族群的赞许。这是一种骄傲,它昭示着我们民族血液流淌的浓度;这是一种力量,它澎湃着中国历史的伟岸,教人奋然;这更是一种伤逝,传统文化的长卷中字字泪下,款款深情。

一、传统文化概念的再认识

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古已有之。从广义上讲,孔子对诗经的解说,孟子对儒学的开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两汉魏晋时期,更是传统文化大融合时期,一方面,有统治者的重视、学者的参与;另一方面,复杂的社会环境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相容相克提供了深化的平台。步入隋唐以后,传统文化的概念越来越复杂。传统文化涉及学科复杂、领域广的特点,决定了其内涵的丰富性,忠君爱国、与人为善、自强不息、坚贞勇敢等词语都可成为传统文化的表征。尽管如此,笔者仍然认为,传统文化应该有自己的定义。

首先,在时间上,传统文化应该有一个历史时期的限制。如果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任期,笔者认为应该从先秦时期开始,到清朝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理由是:先秦出现的《诗经》、《楚辞》将现实和浪漫带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此后的两千年,我们一直在这两种感觉中周旋,因此又萌生了许多情愫和品味,这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之滥觞是从先秦时期开始的,先秦以后的历朝历代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传统文化又有了补充和创新,所以,我们今天见识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可谓蔚为大观。那么,到什么时候才能算是传统文化的终结时代呢?笔者认为,应该是鸦片战争前夕。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将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的分水岭不无道理,那时,曹雪芹去世已经近一个世纪,从曹雪芹去世到1840年之间,在清朝文坛上,只有龚自珍一人还可称得上成就斐然的作家,然而独木难支,清中叶以后的文学相比前代,还是逊色不少。《红楼梦》中就涵盖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主人公的服饰、饮食、中国古老的建筑、殡葬,中国古典诗词、音律歌赋等等,后世学者衷情于红学,实际上体现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舍之情。

其次,在内容上,传统文化应该被划分为优秀和糟粕两部分。鲁迅曾经高扬打垮传统文化的旗帜,这就使得鲁迅的许多追随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不该有的误解。但事实上,鲁迅先生并不是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只是想消灭传统文化中那些吃人的封建思想,因先生深知这些思想就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要将这些封建毒瘤割除,必须要忍痛割爱,连根拔起,这样才会毁得彻底。而对传统文化中好的部分,先生还是要继承的,比如文学和书法,鲁迅先生的古典文学造诣很深,同时,他又是一位书法家。历史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中确有糟粕思想灭人良知,害人性命,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精华部分,那些坚韧、诚挚、舍生取义的优秀品质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必须辩证地去看待。

笔者认为,从先秦到鸦片战争爆发前,一切有利于锻造积极民族品质的文化元素,都可称之为传统文化。显然,此处定义的传统文化由两大元素构成,一是积极,二是文化。“积极”一词好解释,基本可以理解为能够促进自然、社会、人类和谐发展的一切好的品质。“文化”一词就比较宽泛了,中华大地上曾经存在过的一切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都可称之为文化,我们民族的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建筑、雕刻、饮食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部分都可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分析

当代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下半叶,那时的教育学已经呈现出边缘化、综合化、专业化的趋势,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创造了课程结构理论,将课程的层次深化更系统地提了出来。与他同时期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人类需求,他的需要层次原理将人的需要作为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确立开了先河。在中国,也有诸多执着于教育价值的开拓者在做系统研究,黎锦熙、陶行知、陈望道、叶圣陶、张志公等人都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肯定了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当下,很多人追求金钱名利,使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个时候只有传统文化才能唤醒社会的良知,也只有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民族之魂获得重生,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传统文化为当代教育提供教学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非常广,包括古代诗词歌赋、民族音乐、戏剧曲艺、建筑美术、国画书法、对联灯谜、行酒令、歇后语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都可作为当代教育的教学内容存在,在文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中,传统文化涉及的内容一直是相当重要的内容,无论从学科教学大纲中,还是从课程目标上,都能体现出这一点。比如在初中语文九年义务教育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并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里面涉及了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

第二,传统文化为当代教育提供教学方法。建国后,我国沿用的一直是前苏联的教育方法,红领巾教学法曾经盛极一时,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教委,各个高校分别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有关于教法研究的讨论,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直到上个世纪末,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才被开发了出来,比如师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教学风气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形式大于内容的事情时有发生。笔者认为恰恰是由于在教学方法中过度强调求新求变,从而舍弃了传统的一些老方法,才使得教育有了不该有的尴尬。传统文化注重对人心灵的涵养,它提倡通过诵读、模仿、感悟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教学方法对当代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恰恰忽视了这些传统方法的运用,才使得当代教育出现了根基浅、易破碎的状况,从而变成了空中楼阁,不堪一击。

第三,传统文化为当代教育提供动力之源。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教育价值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在这样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能会表现出迷茫甚至失望的情绪,因为教育终究逃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社会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它对教育的影响是不自觉的。当教育界和从教人员出现迷茫失落时,它需要一种动力来支撑它继续前行,传统文化恰恰是这种动力之源。

第四,当代教育为传统文化提供传播平台。在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以文字为主,作为辅助传播的说唱艺术还是到了宋元以后才有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传播的内容及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波及到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越发体现多元化特点,人们追逐传统文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成为了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然而不管媒体如何发展,它始终无法完全代替最原始的文字传播,我们可以把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内容都融入到课堂的教学内容当中,使他们成为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值得欣慰的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全国上上下下都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国家在制定大的教育目标、方针,政策的时候,都充分地考虑到了这方面因素。在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着广泛的受众,政府重视加上个人努力,当代教育已经成为了传统文化最有力的传播平台。

第五,当代教育为传统文化提供继承人。前文提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既有民族的特征,又体现着世界性的特点。纵观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可以见证整个世界自有文明以来人类的全部智慧。而这些优秀的民族智慧需要继承者,我们的民族更需要接班人。当代教育会为我们培养大量的人才去继承民族的优秀品质,据不完全统计,自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为我国培养了近1个亿的人才,如果再加上成人教育、高教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远程网络教育,当代教育为我们培养的人才数量更是无法计算,在这巨大的数字背后,传统文化分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厚重。

三、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关系之研究现状

目前,可搜录到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论文有近12万篇,研究涉及文学、史学、哲学、法学、艺术学、社会学、民俗学、军事学、教育学、经济学、建筑学、医学等诸多领域。其中,涉及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关系的论文有2万余篇,在整个传统文化问题研究的领域里,占有很大的比重。

问题主要集中于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及实现途径问题、传统文化与教师人格化问题、传统文化与教法改革问题、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问题等。可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它的价值与内容,而是力求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虽然研究此类问题的人数多,却鲜有高质量的论文出现,大多数论文都只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只有少部分论文发表在了核心期刊上。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还没有被提到日程上来,比如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如何克服,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应对西方文明的挑战,传统文化如何影响自然科学,成为主导社会形势的一支力量等问题还少有人论及。这就需要我们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再次细分,投入更多笔力。

四、传统文化的未来命运纠葛

随着西方文明传入我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悄打响了。西方世界主张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显然与我们传统文化中主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国论相背离,然而在现实中,前者更容易被人接受。同时,西方文化主张科技创新,重视自然科学在人类社会中发展的作用,也与传统文化重视人文的理念大相径庭。自然科学挑战人文科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不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更是发人深省。中国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西方节日却备受关注;中国传统的饮食茶道无人问津,西方的快餐咖啡文化却方兴未艾;中国传统服饰受众少得可怜,西装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传统文化受冷落,传统文化在学校受冷落已经是当前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令很多学者扼腕叹息的切肤之痛,然而这绝不是文化本身造成的,而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诸多因素有关。小而言之,个人、学校、政府难辞其咎,大而言之,社会各个行业部门都要对当前传统文化出现的境遇萧条负责。因为拯救传统文化不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群体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不是要全盘接受,而是要辩证地继承。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发挥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孙美堂,杜中臣.文化即“人化”——文化概念的一种诠释及其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6).

[2]郭慧.传统文化与高校行为文化建设[J].武汉学刊,2005(3).

[4]耿利敏.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12(3).

[5]徐红林.继承和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J].前沿,2012(10).

G64

A

1008-178X(2012)11-0134-03

2012-08-14

董晓慧(1980-),女,辽宁昌图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讲师,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