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丛菁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余晓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会计界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尤其是《IAS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受到了各界的广泛质疑,其中对于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确认的已发生损失模型更被视为加剧金融危机的重要推手,一时间声讨不断。
人们对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质疑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已发生损失模型要求金融企业根据历史信息来评估贷款的价值,当且仅当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贷款已经发生减值时,才确认减值损失,导致会计对贷款减值损失的确认晚于减值损失的实际发生,这种滞后性极易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第二,已发生损失模型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在经济景气时,贷款质量的普遍提高使金融机构减少减值准备的计提,一味扩大信贷规模,从而助长泡沫经济,而当经济衰退时,贷款的违约情况增多,金融机构确认的大量坏账损失使它们开始紧缩信贷,企业普遍出现资金困难,经济形势连锁恶化。
基于此,2009年4月召开的G20峰会要求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尽快简化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规则,最大程度上减少其对市场波动的影响。面对这些批评和要求,预期损失模型在2009年11月IASB发布的《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中应运而生,在2011年1月IASB与FASB联合发布的《金融工具:减值》征求意见稿中得到补充,并于2011年6月和2012年4月相继出台的《金融工具:减值》意见稿中得到了持续的完善。目前,对于预期损失模型的讨论仍在继续。
IASB在2009年11月5日发布的 《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建议以“预期损失模型”(Expected Loss Model)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Incurred Loss Model)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确认。该意见稿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法的基本描述是:在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内分摊利息收入或者利息费用,提供关于金融工具实际回报的信息;实际回报要能反映出金融工具存续期内费用的分摊小信用损失准备。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核心区别就是,预期损失模型在相关金融资产出现减值迹象之前,就预先提取减值准备并确认损失,对损失的确认先于损失的实际发生,具有前瞻性而非滞后性。
因此,预期损失模型在理论上能够克服已发生损失模型的缺陷,较后者而言具有如下优越性:
第一,已发生损失模型在损失事件发生前夸大了利息收入和贷款的价值,没有对金融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进行反映,但预期损失模型克服了前者的缺陷,其对贷款的计量基于包含了风险的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有助于管理层提前识别和控制风险,也更符合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要求。
第二,预期损失模型能够缓解已发生损失模型产生的“顺周期”效应。在经济景气时期,对减值准备的计提高于已发生损失模型,在经济下滑时期,对减值准备的计提则低于已发生损失模型,这将使得金融机构的收益和信贷规模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助于缓解实体经济的波动。
虽然预期损失模型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合理性,与现有的已发生损失模型相比也存在一定的优越性,但是,要将预期损失模型真正应用到实务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理论方面亟须完善。预期损失模型要求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即估计未来期间的信用损失,但是在减值迹象发生之前确认的减值损失实际上并不真实存在,这种对于减值损失的确认方法并不符合会计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要同时兼顾真实性与相关性的要求,真实性是会计信息其他所有质量特征的基础。但预期损失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真实性,只关注相关性,这种完全面向未来预先估计损失的激进做法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完全失去效用。因此,预期损失模型在理论上还需要更多的支撑。
第二,构建实施体系难度巨大且成本高昂。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相比,预期损失模型实施起来非常复杂:首先,需要一个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储存所有相关的历史信息,作为预测未来的基准;其次,需要一个统一的模型和科学的评估系统,来预计金融工具整个生命期的现金流量和信用损失;再次,对未来现金流量和信用风险损失的预计还涉及到大量的专业判断,包括信用损失发生的概率、时间、金额等,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因此,构建预期损失模型的实施体系具有相当的难度。同时,实施预期损失模型需要进行的这些大量的工作,包括数据收集分析、业务处理、制度更新、系统建设及人员培训等,也导致了其高昂的实施成本。在信用风险管理越落后的机构、企业或地区构建实施体系的难度越大,成本也越高。
第三,信息的可理解性降低。预期损失模型对于减值损失的计算比较复杂,诸如损失的预测、现值的计算等程序涉及的知识广泛,可能超过普通信息使用者的可理解范围。即使IASB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减值损失的详细附注披露信息,但仍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无法达成IASB此次修改金融工具确认准则的目标——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容易理解金融工具的信息,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复杂性。
第四,信息的可靠性难以衡量。由于预期损失模型确认减值损失时不需要以确凿的客观证据为前提,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为企业管理层利用预期损失模型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方便。因此,如何判断金融机构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合理,是否利用预期损失模型调节利润,就成为金融监管部门和外部审计机构即将面对的难题。
基于前文对预期损失模型的分析可知,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情形并不适宜引入预期损失模型,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预期损失模型的实施依赖于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和科学的评估系统,我国有能力构建此条件的金融机构数量极少,贸然引入该模型会大幅度增加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可能导致经营风险或财务风险的集中爆发;第二,预期损失模型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需要提高;第三,我国当前的市场并不完善,浑水摸鱼者大有人在,企业利用预期损失模型进行盈余管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可能性极大;第四,预期损失模型增加了外部监管的难度,可能导致监管效率的降低,从而引发整个市场的混乱。
虽然我国目前尚不具备预期损失模型的实施条件,但是预期损失模型相对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优越性是客观存在的,其将是未来金融资产减值方法的发展方向。现阶段我们要正视已发生损失模型的缺陷,朝着预期损失模型的理想目标迈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准备:
首先,加强法制建设,优化市场环境。当前我国的法律机制与信用机制都不完善,违法违规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建设,营造出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以良好的市场氛围引导企业和投资者的理性行为。
第二,注重数据的收集与积累。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刚刚建立,企业内部评级体系也不完善,对于历史数据的积累远远达不到预期损失模型的要求。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企业自身都应该注重各项数据的收集与维护,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提供足够的历史信息支撑。
第三,加强对专业人员的教育。会计人员是贯彻准则的核心,实施预期损失模型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很高,所以要持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识别风险、准确判断风险,提升财务报告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
第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由于预期损失模型涉及大量的主观判断,为避免人为的利润操纵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监管部门要对金融机构进行持续有效地监督。
1.耿红斌.201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及其防范化解措施浅探.金融纵横,8。
2.李晓丹.2011.贷款减值新计提方式预期损失模型探讨——基于 《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 (征求意见稿)》.财会通讯(综合版),8。
3.刘建中、丁乾桀.2012.预期损失模型的应用局限及对策.会计之友,1。
4.郑伟.2010.预期损失模型缺陷与会计监管独立性问题.会计研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