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012-08-15 00:52:1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蚁族毕业生大学生

葛 晖

(集宁师范学院教育系,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论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葛 晖

(集宁师范学院教育系,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的分析,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拓宽就业渠道,调整就业的期望值,实现自己的价值。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就业矛盾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国家的统包统配制度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制度。20多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因此,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也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大学生择业的误区,进一步提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随着每年大学生入学人数的增加,毕业生人数也相继逐年增长。有数据显示:2005年毕业生人数338万,而到了2011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60万,将近翻了一番,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总体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1.“蚁族”的生活。“蚁族”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许多“蚁族”都来自小城市或农村,在他们的意识中大都市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认为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这无疑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

2.为逃避找工作而考研。伴随着就业压力,近年来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而其中女大学生考研比率要远远高于男生,专家称这是许多女生借考研来逃避找工作,结果有人一路考到博士,却未对就业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3.啃老族的产生。“啃老族”是指已经成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薪资较低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部分大学生吃不了苦,期盼找到挣钱多而且轻松的工作。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当前就业压力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啃老族”有扩大的迹象,这必将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应该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也应该为其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就业矛盾的存在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一些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员工。企业大多觉得大学生不能吃苦,缺乏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而且又极不稳定。大学生则抱怨企业给的薪水低,要求苛刻,找不到合适的企业,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就盲目地去考证,以增加择业的砝码。另外,许多大学生将目光投向了教育、科技、国家机关的相关岗位,而这些岗位数量有限。一些私营企业却职位空缺而无人问津。这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造成就业矛盾的产生。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为:1.理论与实际脱离。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工作,知识和能力很难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很多企业必须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职前培训,员工才能上岗。另外,也不排除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虚度光阴,没有真才实学,即使经过培训也仍然难以胜任工作,由此带来“企业招工难”的现象。2.择业观念陈旧。年轻人的择业观念与社会用人需求之间、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对未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指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三、毕业生择业的误区

1.观念陈旧。有些毕业生和家长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择业观念,把毕业生的去向仍放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上,把到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作视为为别人打工,不算是正式工作。在新的时期,必须打破这种陈旧观念,才能拓宽就业门路。

2.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志向,忽略社会需求。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3.敬业精神差,缺乏职业稳定性。有的大学生自恃才高、好高骛远,对企业的忠诚度很低,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跳槽。大学毕业生需要有敬业意识,不能把用人单位当成跳板和训练班,要踏实肯干,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4.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缺乏主见。一些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对择业没有经验也没主见,容易受周围环境和亲朋好友的影响,即使被用人单位选中,也迟迟不肯签约,总盼望有更理想的单位青睐自己。结果,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导致就业良机擦肩而过。

5.心理素质较差。有些毕业生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对进入人才市场感到胆怯,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灰心丧气。这种自信心不强、自卑的择业心态,根本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四、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大学生对职位、工资水平要求过高等心态导致了人才供需错位。为此,大学生必须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1.面向基层就业,牢固树立基层服务意识。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基层地区和中小企业急需人才,是大学生经受锻炼、快速成长的重要天地。大学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性工作做起,需要秉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

2.适时调整期望值,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大学生应转变观念,从“一步到位”到“骑马找马”,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大学生应抓住每一个机会,先落实一份工作,有了机会再重新选择。

3.利用所有资源推销自己。大学生应广泛收集信息并及时、主动地推销自己,面对合适的就业机会要尽早签约,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犹豫不决的心态往往会丧失良机,也会消耗和减弱自己的竞争力。

4.勇于创业,由被动就业向自主创业转变。创业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创业者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而且不同程度地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其他人的就业。所以,年轻有作为的大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当前,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希望大学生能抓住机会主动创业,当然一定要考察好市场,做好规划,保证创业的成功。

5.学校要正确引导,积极服务。高校应将学生的就业工作置于重要地位。目前,各高校已经开设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部分高校也开展了一些促进学生就业的活动如校园招聘会等。建议各高校继续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加强信息服务,增强就业指导的时效性,实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和个性化,使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面对越来越难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只有学会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审时度势、脚踏实地,才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1]欢颜.蚁族:蚁穴中安放的青春[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

[2]蚁族[EB/OL].[2011-09-24].http://baike.baidu.com/view/2806199.htm.

[3]调查显示:逾九成女大学生就业受性别歧视困扰[EB/OL](2009-09-16)[2011-09-2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9/16/content_12059138.htm.

[4]肖强.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引导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9(3).

[5]苏子微.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5).

G647

A

1008-178X(2012)04-0122-03

2011-12-15

葛 晖(1972-),女,内蒙古集宁人,集宁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蚁族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的存在问题分析——以“蚁族”为例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
“蚁族”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
青年与社会(2014年1期)2014-02-28 08:37:49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