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恩 “三教合一”思想中的佛道因素

2012-08-15 00:50庄恒恺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坛经内丹金刚经

庄恒恺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历史研究

林兆恩 “三教合一”思想中的佛道因素

庄恒恺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林兆恩是晚明的一位 “三教合一”论者。在他的思想中,蕴含着佛教和道教的因素。但是他对于佛、道二教的理解是有选择性的,这与他的个人经历和福建地区的宗教特点有关。

林兆恩;三教合一;佛教;道教

晚明是一个 “天崩地解”的时代。在社会和精神的双重危机下,身处这一时代的思想家们都面临着如何重建精神世界的问题。他们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同路径的探索,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其中 “三教合一”就是当时的一大思潮。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福建莆田地区的林兆恩 (1517—1598)就是 “三教合一”论者的一个代表。他以阳明心学为基础,摄取佛、道二教的若干因素,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林兆恩对于佛教和道教的领会,既受地域文化影响,又与自身经历有关。

福建莆田是佛教兴盛之地,位于其西南郊凤凰山(又称南山)的广化寺 (又称南山寺)规模宏大。林兆恩 “早岁弃去举子业,栖息于南山寺者数年”[1](P106)。需要说明的是, “林兆恩对佛教的了解,也仅限于禅宗一门,取其 ‘明心见性’以心传心的教法”[2](P161)。禅宗成为林兆恩对佛教理解的核心,客观上与禅宗在福建的巨大影响有关。因为禅宗五大支派的创始人或是福建人,或是福建籍僧人的门徒[3](P133)。林兆恩曾说: “释之一大枝,复分为五小枝:临济也、沩仰也、云门也、曹洞也、法眼也。”[4](P676)在林兆恩眼中,禅宗就是佛教,他直接将禅宗的 “五家”——临济、沩仰、云门、曹洞、法眼,看作佛教的五大派。由此可以看出林兆恩对于佛教思想的理解是有限的——“林兆恩能叫出佛经名字,除了引用 《金刚经》、 《心经》、《六祖坛经》外,尚有 《圆觉经》、《弥陀经》、《楞严经》、《大慧语录》、《维摩诘经》、 《庄严经》等,其他则泛称‘释氏’、‘释书’、‘佛书’等。足见林兆恩在佛学的素养上相当浅薄,其能完整地叫出禅宗五家分派的名称,反映其与禅宗的传灯传统较为接近。”[2](P162)

对于禅宗的经典,林兆恩尤其关注 《金刚经》和《心经》,著有 《金刚经概论》、《心经释略》和 《心经概论》。林兆恩之所以重视 《金刚经》和 《心经》,他作了如下的解释:

余尝览 《金刚经》,乃知释迦如来之所为作也,其言婉而微,其意叠而复,惟冀以发明佛性之如如、不变不坏之实义也。岂非老婆心切,欲以尽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以共荷担此如来也。后世之释之者甚众,惟有六祖直指,乃得 《金刚经》实义。余或剿拾套语,以为证据,而使释迦如来之秘旨,反晦而不明,故为撰著 《金刚经概论》。[1](P489)

余尝以六祖而下,佛法不明,而于所谓最上一乘。而为现成之一大公案者,鲜有知之。以故苦空顽空、避尘枯坐,而以断灭为寂灭者,比比皆是也。遂使释迦之至教,不明于天下万世,而每为儒流之所非者,余窃悲之,故复撰 《心经释略》与此 《概论》。[1](P550)

《金刚经》 “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认为万法缘起性空,无固定不变的自性,卷末四句偈文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 ‘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 ‘远离一切诸相’而 ‘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着或留恋。这里是用金刚为喻,以象征般若智慧如金刚锐利,可以去除众生的一切烦恼。在林兆恩的解释中,金刚就是佛性,佛性就是如如,如如实际上就是真如本性。《心经》,……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最后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证得菩提果。这两种经文在佛教都属于般若部,所谓般若,本义为智慧,佛教中则是指通达真如本性的无上智慧。这种智慧,在佛教看来是内在于一切众生的本心。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禅宗强调直指人心,明心见性,通过发现自己的本心,来体悟到真如本性。这个观念对于林兆恩的影响非常大,林兆恩在其作品中多次表达了相类似的观点”[5](P158),比如他曾说,“何以谓之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邪?不曰心,而曰本心;不曰性,而曰本性。岂所谓本心、本性,乃真心、真性耶?”[1](P204)

另外,从上文所引的林兆恩解释其作 《金刚经概论》、 《心经释略》和 《心经概论》原因的论述中,还可以发现林兆恩对禅宗六祖惠能的推崇, “六祖的明心见性,重视简易直截的顿悟工夫,其自性与本来面目的理论系统对宋明以来的心学有很大的启发,彼此即是在心性修养之学上相互折衷调和,林兆恩在宋明心学的文化传统之下,又能上溯到六祖的理论系统,承续其大乘般若思想的智慧,作为其心性工夫的禅定基础”[2](P164)。林兆恩对于惠能明心见性的顿悟工夫的推崇,出发点并不在于顿悟本身,而在于惠能对于本心的强调。 “林兆恩也正是在本心的基础上阐发其理论的 (当然林兆恩的本心不是佛教所言的本心,他说的本心就是本性,就是善性,依循的是人性本善的基本思路)。”[5](P158)而惠能在 《坛经》中重视自家体验的心性工夫,颇为符合林兆恩的心态。林兆恩引 《六祖坛经》以解说开悟的智慧法门,次数相当多,比如:

《坛经》曰:“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林子曰: “夫佛岂无法邪,若迷若妄,不即自除,而性中万法,岂能自现。” 《坛经》曰:“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而曰佛无有法者,余弗能知之矣,然岂曰未见性为然哉。至于见性,亦须有法,而修行依法,复当参求。 《坛经》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又曰:“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坛经》曰:“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或乃索之般若经卷,日夜庄诵,以求见性。”林子曰: “汝欲见性,其将索之般若经卷乎,抑将索之自性真经乎?”《坛经》曰:“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若也不识自性般若,终日口念,而以外求之,纵有所知,都属闻见,以此悟性,岂能见性?”[1](P206-207)

此外,在林兆恩所著 《坛经讯释》中,其取六祖慧能的词汇最多的是 “本心”、 “本性”、 “自性”、 “自心”[2](P165),由此也可以看出林兆恩在选择佛教思想资源时,重视自我体验的倾向。

柳存仁曾指出, “明代三百年的思想历史中,曾受很深的道教的影响”[6](P809)。当时的很多思想家,如王阳明、王龙溪、湛甘泉、罗近溪等人都受到了道教思想的显著影响。林兆恩在著作中也常常提到道教的思想和修行方法。不过与其对佛教的理解仅限于禅宗类似,林兆恩所理解的道教思想也比较狭隘。对他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道教的内丹学,这与福建道教的特点及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林兆恩屡试不第,三十岁时 “弃举子业而锐志于心身性命之学”[7](P557),“数年间,如痴如醉,如颠如狂。凡略有道者,辄拜访之,厚币之。或邂逅儒服玄装,虽甚庸流,亦长跪请教,故莆人咸以教主为癫。”[7](P557)林兆恩放浪形骸、虔诚拜访的首先是 “有道之人”,这与道教在福建的兴盛有关。道教于东汉初年传入福建,至宋、元二代达到鼎盛的地步。明代莆田、仙游二邑的道教持续兴盛,道观修建频繁,仅莆田一地在明代即创建了二十多所道观[1](P136)。福建道教在长期传播发展中,形成了包括道禅合混在内的一些鲜明特点,代表人物是宋代全真派道士白玉蟾。他堪称内丹学大师,其说融合道禅,对元以后道教修炼术以及福建的宗教思想影响深远。由于宋明时期福建道教的兴盛,文人士子与道士多有接触,儒者也常进行道教经典的研究与注释,例如宋代朱熹著有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考异》,吕惠卿著有 《道德真经传》,曾慥编有 《道枢》;明代则有李贽的 《易因》等道教经典研究著作。可以说自南宋开始,道教,特别是道教内丹学便在相当程度上渗入了福建儒学界。而道教的神话、仙话传说,在福建更是流传甚广,如在莆田、仙游地区,就广泛流传着何九真与九鲤湖的传说。林兆恩初次应省试之前,特意到仙游九鲤湖祈梦,他也写过不少涉及道教神仙故事的诗文,由此可以看出林兆恩本身对道教是颇有好感的。

在林兆恩三教合一论形成过程中,他与卓晚春和张三丰 (或称张三峰)两人的交往,对其接受道教内丹学思想有很大关系。卓晚春,莆田人,生于嘉靖年间,自号无山子、上阳子,时人称为 “小仙”。从文献中所载有关他的言行看,他应该属于道教的内丹派。他不谈妖说怪,不娶妻生子,提倡清修苦炼,对吕纯阳和白玉蟾十分敬仰,曾作诗加以颂扬。自嘉靖二十七年 (1548)卓晚春登门拜访后,林兆恩与之交往甚多,在当时有 “卓狂林颠”之名[7](P559)。通过卓晚春,林兆恩开始了心身性命的修炼。而使他最后完全接受道教内丹思想的则是张三峰。张三峰是明代著名的内丹理论家,也是一位三教合一论者,他的 “道一教三”思想对林兆恩产生了很大影响。林兆恩与他的交往经过是:“万历八年庚辰 (1580),……张三峰真人晦姓名曰桃文羽,来见教主。……有 《玄歌》、 《玄谭》,教主录而刻之。”[7](P600)按照这则记载,张三峰曾传修真要诀于林兆恩。而张三峰提倡内丹修炼,因此其所传于林的也应当是内丹修炼方法。通过 《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五卷中所载张三峰的 《玄歌》、 《玄谭》可知,其丹法接近于内丹东派陆西星的阴阳双修[2](PP95-97)。

需要指出的是, 《林子本行实录》中的记载已有将林兆恩神化的倾向,对于他与卓晚春、特别是与张三峰的交往的真实性,学界是存有疑问的。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林兆恩受到道教 (特别是内丹学)比较深的影响。这从林兆恩著作中所引用的道教文献也可以得到说明,“林兆恩对道教有所理解集中在性命双修的内丹仙道上,如其引用道教经典,能叫出名称没有几部,如 《梓橦化书》、《常清静经》、《阴符经》、《黄庭经》、《灵枢经》、《参同契》、《天宝金镜灵枢神景内经》、《西升经》等部,其他都仅称 ‘道书’或 ‘道经’,又其三教会编所介绍的道教人物也以修金丹者为多。故林兆恩所谓的道教往往仅是狭义的内丹道门。”[2](PP156-157)

林兆恩对于自己的三教思想,曾经有过明确的表示:

《平心论》尝曰:“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余则以为正而未有不尊,尊而未有不大者也。宋孝宗 《原道辨》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余则以为治世而未有不本于治身,治身而未有不本于治心者也。若李士谦之所谓“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张商英之所谓 “儒疗皮肤,道疗血脉,佛疗骨髓”,亦岂知三教之道同归而一致哉?近世有好持论自奇者,谓一日之间,能寂灭者佛也,能虚无者道也,能事事者儒也。岂不以三教之道合之一人之身,随时而为儒,随时而为道,随时而为释?余则以为三教之道混于一身之内,无适而非儒,无适而非道,无适而非释。盖能寂灭,便能虚无;能虚无,便能事事也。[4](PP397-398)

在这里,林兆恩认为三教均以心为本,所谓 “三教合一”是针对其本心来讲的,而不能从其功能或形式上去评判。由此一来,林兆恩也就确立了以心作为其三教合一的基础, “三教以心为本,而心则是本善的,那么以此本心去融合其余二教的时候,对于道教选择内丹学,对于佛教选择禅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无论是内丹学还是禅宗都是与心性相关,这是三教一致的地方。”[5](P160)

[1]林兆恩著,卢文辉编.林子三教正宗统论[M].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18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郑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M].台北:学生书局,1988.

[3]王耀华.福建文化概览[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4]林兆恩著,卢文辉编.林子三教正宗统论[M].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17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5]何善蒙.三一教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柳存仁.和风堂文集(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三一教主夏午尼林子本行实录[M].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49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8]何绵山.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B248.99

A

1674-3 652(2012)03-0 067-0 3

2011-12-27

庄恒恺,男,山东烟台人,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与闽台关系研究。

[责任编辑:曾 超]

猜你喜欢
坛经内丹金刚经
索宝
从敦煌写经看唐代《金刚经》的版本与流传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全真道圆明老人所述修性《十马图》试论
《敦煌坛经读本》出版
铸剑、剑解与道教身体观
《金刚经》六种译本差比句式研究
“金刚经”炼成记
慧能哲学思想探微
郑淑万